第3章 关系
作品:《观雪》 周一早上,宋简言没来学校。
下午上课,他拄着双拐。“宋简言,你怎么了?”江落雨十分惊奇。“没事儿,我逛超市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了。”
“你要小心一点,楼梯容易踩空。”
“嗯嗯,下次注意。”
苏玉书默默把上午的笔记递给了宋简言,宋简言接过,微微点头:“谢谢。”苏玉书轻握了一下他的手。
上周日,苏玉书准备去墓园时,宋简言母亲正准备敲门,“刘姨,您怎么过来了?”他问。
“我做了一些菜,我和简言吃不完,咱们挨得近,给你送过来一些,应该不是很能吃。”刘英笑着说。
“谢谢刘姨,”他回答。“那就不打扰你了,我先走了,你忙吧。“刘英说。
“嗯嗯,好,刘姨慢走。”
他打开饭盒,发现里面有梅菜扣肉,豆芽炒肉和韭菜。微微一愣,那天他给宋简言讲述母亲的故事,并告诉宋简言,自己打算在21日这一天去看一看她。宋简言默默听着,始终没有说话,一直握着他的手,轻轻拍着他。没想到他一直把这些话记到了心里,在21号这一天,让母亲送来了羹饭。
他五岁时便和宋简言一起上学,他们陪伴了对方六年的时间,那时他们无话不说,宋简言告诉他,他和弟弟不喜欢吃猪肉,家里也很少炒猪肉。
苏玉书知道,宋简言是一个很细心的人。
晚上回家时,苏玉书默默走在宋简言的旁边,他轻轻扶着宋简言的背,两人都没有说话。
刘英看着宋简言下楼,欣喜又担忧。她像往常一样,嘱咐着宋简言要小心,感谢苏玉书对他的照顾。
他回到家,发现家里多了一双鞋,他便知道弟弟过来了。
“哥,你的腿又受伤了吗?”宋简知抱了抱他,问。
“没事儿,就是骨折了,缓两天就好了。你怎么过来了?”
“有个比赛,要到县里举行,我就上来了。”宋简知上初二,在镇里的中学,父亲也在中学里教书。爷爷奶奶在村庄里,种着两亩地,家里小院也有个小菜园,每年夏秋两季,一家人有吃不完的豆角,西红柿,辣椒等等。
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幸福。
“哥,你的学习压力大吗?你每天回来的好晚。”“适应就好了,压力还是很大的。”“哎呀,你这么说,我又不想上学了。”“你三天就要说一次,马上十一点了,快去睡吧。”“明天十点才比赛呢,我等你,咱们一起睡。”
于是宋简言早早洗漱上床。宋简知看着哥哥说:哥,我不想你有太大压力,你学得那么努力,肯定能考上好大学。
宋简言揉了揉弟弟的头发,吐出一口气,说:好,你也是。
宋简知笑了:晚安,哥。说完闭上眼睛,不过三分钟便睡着了。
宋简言看着弟弟熟睡的脸,生出一丝羡慕,弟弟的眼睛里一直有光,说话总是不用顾忌太多。
比赛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很快结束。遗憾的是宋简知没有获得名次,但他依然很高兴。在奶茶店买了两杯奶茶回家,他说:妈妈,我回去啦,这两杯珍珠奶茶,你和哥哥喝吧。我坐十二点的班车。
吃完饭再回去吧,你和哥哥再说会儿话,刘英看着小儿子说。
我现在回去,十二点四十到家,爸爸应该已经把饭做好了,也可以赶上下午第一节课。你马上要去接哥哥了,妈妈,不用管我的。宋简知轻轻笑着说。
好,路上小心。
走啦。
刘英忽然感到难过,因为小儿子的懂事。
宋简言十二点三十回到家中,看到家中少了一双鞋,饭桌上多了两杯奶茶。他什么话也没有说,拆开吸管,喝了一口,淡淡地说:他会不会买啊,太甜了,一点也不好喝。说完,他便发起了呆。
简知的衣服太单薄了,妈妈,给他买一件羽绒服吧。他喃喃说。
好。刘英回答。
十二点五十他吃完饭,喝完了那杯奶茶,躺在床上准备休息时,陡然忆起苏玉书一直在奶茶店打工。这份工作并不好干,机械地忙碌,强度太大,偶尔还要应付不讲理的客人。
一点四十他坐在小三轮上无精打采。“简言,怎么了,你没有休息好吗?”妈妈轻轻地问。
“妈妈,学校附近可以找到比较轻松的临时工作吗?最好是夜班。”
“你要工作吗?咱们家里供你和弟弟读书的钱还是有的。”刘英温和地说:“我也找到了一份工作,给小孩子们做午饭,早上七点到十点半。一个月工资也有2000呢。你不要担心。”
“妈妈,我只是问一下嘛。”他轻轻地把手放在母亲的肩。
“好,我知道了,你不要操心钱的事。轻松的夜班工作还真有一个。”刘英想了片刻,“学校旁边的舞蹈室最近在招人,给学生们拍几张照就好了,之后可以做自己的事,但晚上10点45至12点不能离开。工资是1800一个月,全勤奖有600。因为太晚,没有人去。”
聊着聊着,很快到了学校,刘英把宋简言送到教室门口,笑了笑,轻轻地握了一下他的手,便离开了。
张康和王家辉看他来了,一人一边扶着他的手臂,把他送到座位上,张康递给他一小袋花生。宋简言谢过他们,打趣张康说:“康康哥口袋里怎么什么都有呀,有没有神丹?让骨折一下子就好。”“你别调侃我了,你的腿慢慢就好了,你不要急嘛。”“好的,我一定听康康哥的话。”宋简言用拳头轻轻碰一下张康张开的手心,笑着说。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班主任李l建l国进来,温和地说:“回到自己座位上吧,准备预习一下数学课后习题,上课要讲。”“好的,老师。”两人迅速回到座位,掏出课本,对着习题发呆。
“宋简言,以后还是要小心一点啊,可以慢慢走,安全是最重要的。身边尽量有人陪着你,你可以和伙伴约定好一起做某件事……”班主任絮絮叨叨地说,他静静地听。
他想:真好啊。
晚上放学时,他和苏玉书边走边聊:“你还在奶茶店里工作吗?”
“嗯。”
“哦哦,好。我也想赚钱,”宋简言缓缓地说,“但我身体还没好,肯定没人要我。”他的神情稍稍难过,而后忽然抓紧了苏玉书的胳膊,“你知道学校那家舞蹈室吗?那里在招上夜班的人,很轻松,拍照就可以了。我三中的好朋友秦子越托我给他报名,原本都通过了,他忽然不去了,老板看我身体抱恙,不好直接说,每次对视都好尴尬。你能不能帮我个忙啊?”
说完这一大段话,他紧张地看着苏玉书,手心沁出了汗。
谎话太拙劣了,他怅然:这个故事一听就是假的,老板咋可能那么小气,好朋友也无辜躺枪了。
两人对视,宋简言眼睛不停地眨,终于率先扭过了头。
“好。”苏玉书平静地说。
他的手一下松了力道,而后面色如常地点点头:“谢谢,那你什么时候去呀?”
“明天吧,奶茶店的工作我今天晚上就辞了。”
宋简言十分欢喜,面上不显,故作忧虑地说:“不会对你有不好的影响吧?”
“不会的,放心吧,简言哥。”他微微笑着,捏了捏他的手心。
很快到了楼下,刘英看着大儿子,笑着说:“什么事这么开心?”
“不告诉你,妈妈,快回家吧。”他的眼睛很亮。
他们和苏玉书到楼底下告别,苏玉书说:“刘姨,明天我就不和你们一起回家了,我去学校附近的舞蹈室那里。”刘英与他对视,一瞬间她明白了宋简言高兴的原因。他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苏玉书最后说:谢谢简言哥。宋简言微微点头,而后摆了摆手。
他换了工作之后,开启了晚上十二点半休息,早上五点三十起床上学的平淡生活。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宋简言班级排名第十,苏玉书第五。
宋简言看到名次,稍稍有点难过,但又知道这个成绩排名很正常。父母对他的成绩没有进行批判,只是说:下次继续努力。而后揉了揉他的头发。
宋简知看到哥哥的名次,高兴地说:哥考得真好,我们去下馆子吧!
大家都笑了。
你就知道吃。父亲宋安故作严肃地说。
那天,他们还是去饭店点了菜。
出成绩单的那天中午,苏玉书去火车站接姐姐回家。
姐姐看着苏玉书,捏捏他的手又拍拍他的肩,围着他转了一圈,小声地说:你瘦了。
苏玉书轻轻地笑了一下,说:还好。
他们并肩慢慢走着,一时间谁都不说话。
“爷爷还好吗?”苏玉宁突然问,她每周周末都会给爷爷打电话,她知道一切都好。
苏玉书正要回答,远处一辆大卡车鸣笛驶来,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苏玉宁笑了一下,她明白弟弟不会回答了,她静静地看着卡车远去,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卡车原来这么吵啊。
苏玉书怔住,意识到姐姐在问他:爸爸还好吗?
父亲曾经是有一辆卡车的,每天跑很远的路,装货、卸货。姐姐刚出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被卡车送到过很多美丽的地方。
那时候父母的感情非常好。
但两岁时,她突然病了,要做脑手术,那真是好大一笔钱,爸爸妈妈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
后来发生的一切极其自然。
这些,都是姐姐告诉他的,但她不可能有一岁时的记忆,那这些,是谁告诉她的呢?
姐姐看他发愣,拍了拍他的手,他猛然回神,漫不经心地说:是啊。
苏玉宁明白他不想说了,便不再言语。
他们一直沉默地走。
爸爸家离爷爷家并不远,步行四十分钟就到了,但爸爸没有看望过爷爷。父亲家在小巷子里,苏玉书陪着姐姐到巷口,便要转身离开。
“玉宁,你回来了!我今天特地杀了只鸡,刚煮好,你……”他忽然像是卡了壳,直直地盯着苏玉书。
今天天气不错,但一直吹着冷风。风把停靠在树上的一只麻雀惊得飞起,而后慢慢落至地面,随心地走。它好似不怕站在这里的人,从他们旁边慢悠悠地绕过。它站在前面,歪头看着他们。
过了片刻,苏胜反应过来,讪讪地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要吃好。”他没说名字。苏玉宁抬头看着弟弟,忽然感到惊诧:他已经长这么高了吗,我刚开始怎么没注意到呢?
苏玉书与父亲对视,看到他发白的头发,凹陷的眼窝,干裂的嘴唇,佝偻的身体。
他先于父亲错开了目光。
进去吧,他平静地说。他是把手插在大衣口袋里的,没有人会看到手里的动作,而他神色如常。
苏胜一下不知所措,他感到心慌,隐约觉得:如果苏玉书不进来,他们可能很久不会再相见。
你会进来的吧?苏胜小心翼翼地说。
苏玉书没有说话,看向姐姐,牵住了她的手。苏玉宁感到手上有湿意,意识到弟弟在发汗。她忽然抬头,对上苏玉书无措的目光。
他是我的弟弟,我不能让他陷入两难。她心想。
她温和地看向苏玉书,慢慢松开手,轻轻地对父亲说:时间不早了,玉书承诺与简言约好一起做题,他不能失约。
苏胜“啊”了一声,颤抖着说:哦哦,这样,那快回去吧。
苏玉书看了姐姐一眼,沉默片刻,抱了抱她:姐姐,好好吃饭。
说完便转身离开。
父女二人吃饭时,苏玉宁像住常一样分享学校的趣事,苏胜应和着,他们不提苏玉书,好像他只是匆匆路过的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