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要不要当编辑?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春日的上午,阳光带着柔和的暖意,穿过《燕大日报》办事处的玻璃窗,在木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王科宝坐在桌前,脊背微微弓起,全神贯注地埋首于一叠厚厚的稿件中。
他手中的钢笔像是有了生命一般,在纸页间灵活地穿梭游走,笔尖与纸张摩擦发出的 “沙沙” 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连贯得几乎没有间隙,快到形成一道模糊的虚影。
自他坐下开始改稿,这支笔就没停下过片刻,仿佛与他的思绪紧紧缠绕在一起,一刻也不愿分离。
坐在对面的黄佳放下手中的校对笔,目光不自觉地落在王科宝身上,眼神里带着几分怔忡。
她在编辑这一行已经摸爬滚打了两年多,见过不少作者在编辑部里伏案修改稿件的模样,有人字斟句酌、反复涂改,有人冥思苦想、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可像王科宝这样改稿速度快得惊人的,她还是头一次遇到。
看着那不断移动的笔尖,黄佳心里忍不住暗叹:这效率,怕是没人能比得上了。
就在这时,办事处的门被轻轻推开,大二的实习编辑吴小珍抱着一摞刚从资料室整理好的文稿走了进来。
她刚一进门,就被桌前那专注改稿的身影吸引住了。
好奇心像小爪子一样挠着吴小珍的心,她悄悄绕到黄佳身边,探头朝着王科宝的稿件看去。
当看清那笔尖在纸上飞速移动、一行行文字快速成形的模样时,吴小珍忍不住轻轻 “哇” 了一声。
黄佳听到声音,立刻朝着吴小珍摆了摆手,同时把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个 “嘘” 的手势,压低声音说道:
“小珍,别打扰他改稿。”
吴小珍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了态,连忙用手捂住嘴,脸颊微微泛红。
她偷偷看了一眼依旧专注的王科宝,心里惊叹:
这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思路得快到什么程度,才能把稿子改得这么干脆利落,连一点犹豫都没有?
“王科宝,”
黄佳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等王科宝笔下的动作稍缓时,轻声开口问道。
“你昨天写稿子的时候,速度也像现在这么快吗?”
问出口的瞬间,黄佳的脑海里已经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王科宝昨天坐在桌前奋笔疾书的模样,那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王科宝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稿件上,手中的笔没有丝毫停顿,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
“差不多吧,写的时候思路顺,速度就快些。”
“差不多?”
黄佳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咋了咋舌,惊叹的说道。
“说真的,你真是我从事编辑工作以来,见过改稿最快的人了,没有之一。”
听到 “最快” 这两个字,王科宝握着笔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之前的速度。
他的脸颊微微泛起一丝热意,耳朵尖也悄悄红了.
对于年轻男人来说,被人用 “最快” 这样的词形容,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自在,像是被人调侃了一样,有点不好意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墙上的挂钟指针缓缓移动。
大约10分钟后,王科宝终于停下了笔,他向后靠在椅背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骨骼发出轻微的 “咔咔” 声,显然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有些僵硬了。
他拿起改好的稿件,仔细看了一眼,确认没有遗漏后,才起身递给黄佳,语气带着几分客气:
“黄编辑,稿子改完了,您看看这样修改还合适吗?要是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您再跟我说。”
黄佳下意识地抬眼看向墙上的挂钟,当看到只过去了10分钟时,再次被这速度惊到了。
忍不住感叹道:
“这才10分钟就改完了,也太快了吧!”
她接过稿件,低头认真核对起来,一行行仔细查看王科宝修改的地方。等核对完那十处修改后,黄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着王科宝点了点头:
“改得很好,逻辑更顺畅了,语言也更精炼,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我来做吧,你放心。”
“那就麻烦您了,黄编辑。”
王科宝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也随之放松了些许,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神情。
可就在王科宝转身准备离开办事处时,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脚步猛地停住,又折了回来,从黄佳手中拿回刚递过去的稿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抱歉啊黄编辑,我差点忘了算字数了。”
黄佳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看着王科宝认真数着字数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
这是在计算能拿到多少稿费呢。她没有打扰,就静静地看着王科宝在稿纸上写写画画,计算着总字数。
片刻之后,王科宝放下笔,脸上露出了一丝欣喜:
“算出来了,总共两万二千字,比之前预估的多了一千字呢!”
说话间,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一个细微的弧度,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光亮。
黄佳看在眼里,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带着笑意。
就算是再出色、改稿再快的人,也有这般务实的一面,会为多出来的一千字稿费开心,倒也显得真实可爱。
“对了黄编辑,”
王科宝把稿件重新递给黄佳,忽然开口问道,“这篇改好的稿子,能不能投给《解放文艺》啊?你之前说《解放文艺》的影响力挺大的,想试试。”
黄佳接过稿件,放在桌面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皱着眉思索了片刻,随后抬头看着王科宝,认真地回答道:
“依我个人的看法,这篇稿子的质量是没问题的,投给《解放文艺》很有希望。不过最终能不能通过,还得看那边编辑的审核标准,毕竟每个刊物的偏好不一样。”
听到 “很有希望” 这几个字,王科宝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笑容。
他心里暗暗盘算起来:
之前自己的稿子投给谭编辑,稿费标准是千字六元,要是这篇能成功投给《解放文艺》,说不定能拿到千字七元的稿费。
一千字多一块钱,两万二千字就能多二十二块,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补贴好几天的家用了。
“对了王科宝,我倒有个想法想跟你说说。”
黄佳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看着王科宝,认真地开口说道。
“你有没有兴趣来《燕大日报》当编辑啊?我看你对文字的敏感度很高,改稿能力也强,要是来当事务编辑,肯定能帮上不少忙。”
王科宝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眼睛微微睁大,显然没料到黄佳会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
他张了张嘴,想说话,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时之间没有给出答复。
黄佳见状,连忙笑着解释道:
“你也不用急着给我答复,回去好好想几天,考虑清楚了再说。我跟你说,当编辑不仅不会影响你的创作,反而对你有好处。”
“你能看到更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稿件,说不定还能从其他作者的作品里学到不少优点,对你自己的写作也有帮助。”
坐在一旁的吴小珍听到两人的对话,手里整理文稿的动作停了下来,眼神里全是羡慕。
她心里暗暗想道:
自己熬到大二,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实习的机会,每天小心翼翼地做事,就怕出一点差错。
可王科宝刚刚开学,就得到了黄编辑的邀请,能直接当正式编辑,这机会也太好了吧,实在让人羡慕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