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这什么速度?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从 40 号楼出来时,暮色已经漫过了校园的树梢,晚风裹着几分凉意,吹散了方才与郭坤谈话时的些许滞涩。
王科宝和郭坤没再多说一句话,便各自朝着宿舍的方向走去。
郭坤那点藏在话里的较劲心思,王科宝压根没往心里放。
眼下他满脑子被一件事占得满满当当:
自己写篇短篇小说。
如果投给《解放文艺》能挣多少钱?
对他来说,稿费月稿越高越好。
现在需要解燃眉之急的救命钱,家里等着用钱的地方太多,每一分都得算计着花。
他手头正啃着一部长篇小说,稿纸已经攒了厚厚一叠,可长篇这东西,就像慢火熬汤,耗时长、见效慢,远水解不了近火。
要是不趁课余时间写几篇短篇投稿赚点外快,家里的日常开销都快周转不开了。
从前他还会悄悄在枕头底下藏点私房钱,想着偶尔给冯镜先买点小惊喜,可现在他满心满眼都是跟冯镜先把小日子过安稳,给她添件厚实的新棉袄、买块她最爱的桂花糕,都得靠实打实的稿费支撑。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被郎雪琴女士看轻。
郎雪琴女士总觉得他一个穷学生,给不了冯镜先安稳日子,他心里憋着一股劲,总想做出点样子来,让冯镜先在家人面前能抬得起头。
这么一来,那笔稿费就成了他心尖上最牵挂的事儿,连走路时都在琢磨投稿的细节,琢磨着编辑会不会喜欢自己的文风,会不会觉得故事不够扎实。
……
回到宿舍,刚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陈建和中天就跟一阵风似的从各自的床上弹了起来,快步凑了上来,眼睛里满是急切的光。
“科宝,咋样啊?跟编辑谈完了没?定好这次要写啥题材了没?”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连坐都没顾上坐,就围着王科宝打转,陈建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晚饭窝头,中天则把刚脱下的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
王科宝把肩上的旧挎包往床沿一放,挎包带子磨得有些发白,他抬手拍了拍包上的灰尘,语气平静地吐出四个字:“乡村题材。”
“不过我准备写乡村教育题材。”
这话刚落地,中天就立刻摇起了头,脸上带着几分无奈的苦笑:
“老陈,这活儿我是没办法了,只能靠你了。你也知道,这十年我大多都是教的城里的孩子,但是乡村的教育和城里的教育完全不一样。”
“农村教育那档子事儿,我是一点门道都摸不着,连农村学校是不是有正经教室都不知道,哪能瞎掺和?万一写跑偏了,反而给科宝添乱。”
陈建也跟着挠了挠头,手指蹭过额前的碎发,一脸为难地推辞:
“我比老中还不行呢!以前我在蓉省煤矿上上班,天天钻煤窑、跟机器打交道,手上的老茧厚得能磨破布,除了知道怎么检修采煤机、怎么算煤层厚度,其他的啥也不懂。”
“农村教育?我听都没怎么听过,更别说写了。这题材也太偏了,咱们仨里,也就你平时看的书多,还能琢磨琢磨,我和老中真是帮不上忙。”
“唉,这么说,那1个月的饭就没了?”
中天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惋惜,他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饭票,原本还想着要是能拿下这事儿,说不定能多换点细粮,这下好了,到手的好处眼看就要飞了,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儿。
陈建也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角,一脸无奈地抱怨:
“这燕大日报的负责人到底是咋想的?出的什么题啊!也不看看咱们擅长啥!我下午还特意去图书馆转了一圈,书架都快翻遍了,里面的故事或者杂志也没有这些啊。”
“里面全是讲工业技术或者历史的,这不是明摆着为难人嘛!”
“对啊。”
中天转头看向王科宝,语气软了下来,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安慰。
“科宝,你也别太上火,就算这次输了也没关系,咱们也没损失啥,大不了下次再找机会。郭坤要是想靠这事儿让你难堪,咱们不搭理他就是了,犯不着跟他置气。”
“老中,不可能的。”
陈建又叹了口气,眼神里多了几分了然,他往王科宝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说。
“我明白了,郭坤这哪儿是出题啊,他就是故意的,想让你在冯镜先面前丢脸!”
“你想啊,男人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那脸面多重要啊,郭坤一直跟你较劲,肯定是想借着这事儿压你一头,让冯镜先觉得他比你强,才故意弄这个赌注,就是不想让你出彩。”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中天恍然大悟,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也跟着激动起来,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这家伙也太坏了!为了跟你抢风头,居然用这种阴招,也太不地道了!咱们平时也没招惹他,他至于这么针对你吗?”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觉得泄气,原本还带着点期待的心情,这会儿早就凉了半截,连宿舍里的空气都仿佛变得沉闷起来。
正说着,中天忽然注意到王科宝半天没出声,只是坐在床边,手指轻轻敲着膝盖,低头不知道琢磨着什么,赶紧又凑上去,说道:
“科宝,你可别往心里去,就当这次吃个亏、长点经验,以后离郭坤那号人远点就是了,犯不着跟他一般见识。”
就在这时,王科宝忽然抬起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轻松的笑容,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笃定地说:
“我好了?”
中天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吓了一跳,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连忙追问:
“好了?什么意思?你倒是说清楚啊!别跟我们卖关子了!”
“还能是什么,就是怎么写这篇农村教育题材小说的思路啊。”
王科宝看着两人满脸惊讶的表情,语气依旧平静,仿佛刚才琢磨的不是什么难题,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什么?”
中天这才回过神来,刚才还以为王科宝是在为题材犯愁,没想到人家早就琢磨起思路了,他忍不住瞪大眼睛,凑得更近了些。
“科宝,没这么快吧?这才多大一会儿啊,前后也就十几分钟,思路就有了?这也太神了吧?”
陈建也一脸震惊,伸手拍了拍王科宝的胳膊,生怕他是在硬撑:
“科宝,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农村教育这题材本来就难写,没点生活经历根本写不真实。你可别为了跟郭坤较劲,硬逼着自己瞎琢磨,要是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反而落了他的话柄,不值得。”
“老陈,你放心,灵感这东西,可能就在一秒钟出现,转瞬即逝,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王科宝随口解释了一句,当心里却门儿清。
他自己的灵感向来是随叫随到,只要他想,就可以随时爆发。
但是可这话不能跟陈建和中天说,不然他俩肯定羡慕嫉妒恨。
说不定还会追问来追问去,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到时候解释起来更麻烦,还不如少说两句。
“那你说的对,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
陈建听他这么说,点了点头,也觉得有道理,他以前写工作总结的时候,偶尔也会有灵感爆发的情况,就是那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没什么逻辑,全是一堆没头没尾的句子。
这么一想,他心里又犯起了嘀咕:
王科宝这么快想出来的思路,写出来的东西会不会也是一堆废料啊?
可看着王科宝笃定的样子,他又不好意思把心里的疑问说出来,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心里盼着他能真写出点东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