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蹭课?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上午9.30,阳光透过教学楼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王科宝和陈建踩着上课铃的尾巴走进教室,这节是燕大乐云教授的《现代文学》课,两人特意选了靠过道的位置,方便课后随时和老师交流。
刚坐下没多久,辅导员刘芳洁就抱着一摞表格走了进来,她站在讲台前,轻轻敲了敲黑板边缘,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说几句话,咱们班刚组建,得选个班长负责日常事务,像收发作业、组织班会这些活儿,有没有同学愿意主动站出来承担?”
话音刚落,教室里大多数的学生举起了手。
那时候的年轻人都带着股冲劲,总想着在大学里多做点事,既能锻炼自己,也能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
陈建也想举手,他悄悄碰了碰王科宝的胳膊,小声说:
“要不咱俩都试试?当班长能多跟老师打交道,说不定对以后有好处。”
王科宝却摇了摇头,他低头翻了翻刚发的《现代文学》课本,指尖在书页上轻轻划过:
“我就算了,班长要管的事太杂,我没时间。”
“不过,班长可以不当,当个学习委员或者文体委员还行,能搭把手,又不耽误自己的事。”之前在生活馆,好歹还有点收入。
现在上大学了,一分钱都没有了。
要是再不写小说,要饿死了。
刘芳洁看着满教室举起的手,心里盘算着:
刚开学大家互相都不认识,要是搞投票,还得一个个介绍、统计票数,太费时间了。
不如就从主动举手的人里选一个,先试试看,要是不合适,以后再调整也不迟。
她的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最后停留在陈建身上。
她看着眼前的此人年纪比她还大,应该比较稳重,可以试试。
“陈建,”刘芳洁朝着他的方向喊了一声,“我看你挺不错的,这个班长就先由你担任吧,可得好好干,别让老师和同学们失望。”
城建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辅导员会在几十号人中选自己,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刘老师,我……我之前没当过班长,怕干不好。”
“没关系,谁都是第一次开始的,”刘芳洁笑着说,“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问我,同学们也会支持你的。”
旁边的王科宝立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
“行啊老陈,刚开学就当上官了,以后可得多照顾照顾我这个舍友!”
老陈坐下来,心里既紧张又有点期待,他朝着王科宝说:
“放心吧,以后班里有啥事儿,你要是不方便,随时跟我说,我帮你搞定。”
他想着,既然当了班长,就得负起责任,不能辜负辅导员的信任。
教室后排的郭坤看着陈建当选,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笔,心里很不服气。
他高中时就一直是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觉得自己比陈建更适合这个职位。
但他没把情绪表现在脸上,只是淡淡地瞥了陈建一眼,又低头翻起了课本,好像这事跟他没关系一样,只有同桌能看到他微微皱起的眉头。
刘芳洁又叮嘱了几句:
“以后大家有事儿找我,要是我不在办公室,就先找陈建。班级里的活动、通知,他都会及时跟大家说。”
说完,她收拾好表格,转身走出教室。
刚到门口,就碰到了赶来上课的乐云教授,两人互相点了点头。
乐云教授今年五十多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戴着一副细框眼镜,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说话时声音轻柔,自带一种文人的儒雅气质。
她站在教室门口,先朝里面望了望,看着满教室年轻的面孔,眼里满是欣慰。
接着她迈开步子走上讲台,脚步稍微有些发颤,却走得很稳。
不是腿脚不好,是这十年来她一直没机会站在讲台上讲课,现在终于能重新回到课堂,心里太激动了,控制不住地有些紧张。
“同学们好!我是欢迎乐云教授,你们可以叫我乐云老师,现在我们打开《现代文学》。”
乐云教授的声音虽然轻柔,却清晰地传到了教室的每个角落。
“这学期,咱们就一起走进现代文学的世界,聊聊那些经典的作品和背后的故事。”
陈建坐在下面,一眼就看出乐云教授有些紧张。
她手里的课本捏得有点紧,眼神偶尔会飘向窗外,好像在给自己打气。
于是他立刻带头鼓起掌来,手掌拍得通红。
其他同学看着班长鼓掌了,也跟着鼓掌,还有人朝着讲台喊:“乐教授,我们都特别期待您的课!”
王科宝凑到陈建身边,小声说:“行啊老陈,刚当班长就会活跃气氛了,没看错你!”
陈建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想着:
既然当了班长,就得多为班级着想,让课堂氛围好一点,大家也能更专心听课。
乐云教授抬手示意大家停下,眼里带着感动,声音也比刚才更柔和了:
“谢谢同学们的支持。在正式上课前,我想跟大家商量个事。除了我平时讲的知识点外,我还想额外加一些国内外知名作家的内容,比如他们的生平、创作背景,还有作品里的细节,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啊!”
陈建第一个站起来支持,声音洪亮,“这样能多了解点课本外的知识,比只盯着课本有意思多了!”
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赞同,有的还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教授说的内容。
郭坤却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语气里带着点质疑:
“乐教授,您说的这些额外内容,会不会影响咱们正常的教学进度啊?要是考试的时候,因为这些内容耽误了课本知识的学习,怎么办?”
陈建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他立刻反驳:
“郭坤,你这话就不对了!多了解点作家的故事和作品背景,能帮助咱们更好地理解课本里的内容,怎么会影响教学进度呢?再说了,学习又不是只为了考试,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
教室里的同学也跟着议论起来:
“就是啊,我觉得教授加这些内容特别好,能让咱们更全面地了解现代文学。”
“我之前就想读一些作家的传记,可惜没时间找,现在教授能讲,太好了。”
“郭坤就是太看重考试了,学习本来就应该多方面发展。”
看着教室里吵成一团,乐云教授轻轻敲了敲讲台,让大家安静下来,语气里带着点犹豫:
“既然有同学有顾虑,那这事就先放一放,等咱们再商量商量,找到大家都满意的办法再说。”
她怕因为这事影响班级团结,也怕给自己惹麻烦。
陈建看出了乐云教授的顾虑,他站起来,朝着教授说:
“乐教授,您别担心!郭坤只是担心考试,并不是反对您加这些内容。咱们可以把额外的内容安排在课后,或者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您就放心讲吧,我们都想听!”
“对!咱们可以利用课后时间,不会耽误上课的!”
“教授您就讲吧,我们都特别期待!”
“郭坤,你也别太担心,考试的内容咱们肯定能学好的。”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郭坤坐在座位上,脸色越来越难看,却没再说话,只是把头扭向了窗外。
乐云教授看着王科宝和其他同学支持的眼神,心里暖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支持我,那咱们就这么定了。以后每周我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跟大家分享这些额外的内容。”
她没想到,这个刚当选的班长这么有担当,不仅能主动为自己解围,还能带动其他同学,看来自己没看错人。
接着,乐云教授开始讲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从鲁迅的《狂人日记》讲到茅盾的《子夜》,讲得绘声绘色,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
王科宝坐在下面,一边认真听课,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重点,偶尔还会抬头看看其他同学,要是有人走神,就悄悄提醒一句。
他想着,既然当了班长,就得让大家都能好好听课,学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