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深入学习?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冯朝阳往王科宝身边凑了凑,脸上带着几分狡黠的笑,语气却透着笃定:


    “姐夫,这话我可没半分掺假,我哥给那位女同志画了张肖像,可漂亮了。像个大明星似的。”


    “哦?还有这事儿?那姑娘模样到底咋样?是那种清秀好看的,还是看着肉乎乎可爱的?”


    “朝阳,你这么一说,我倒真想瞅瞅那画儿,能让大舅哥特意动笔,肯定不一般。”王科宝好奇的问道。


    “那模样,用咱街坊邻居的话说,就是顶瓜瓜的。”


    “姐夫,我觉得不比赵雅芝差。”


    冯朝阳说道。


    “姐夫,我哥跟我夸的时候,眼神痴迷的很,说在他眼里,这位女同志比我姐还要漂亮几分。” 冯朝阳又继续说道。


    “是吗?”


    王科宝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


    “这么看来,这姑娘确实好看。要是往后有机会,我可得见见本人,瞧瞧是不是真像大舅哥说的这么好,也替大舅哥把把关。”


    “机会多着呢。”


    冯朝阳雀跃的说道,“我哥说了,那位姑娘本事大着呢,考上燕京的大学了,过年后就开学,到时候想见面还不容易?说不定往后过节,我哥还能把人领回家呢。”


    王科宝闻言,朝着冯春和递了个赞许的眼神:


    “大舅哥看不出来啊,你这平时闷不吭声的,居然悄悄跟人家姑娘处上了,藏得够深的,怪不得最近总见你对着本子写写画画,原来是在琢磨肖像呢。”


    “科宝,你可别听朝阳瞎起哄。”


    冯春和连忙摆了摆手,耳朵尖都红了,语气也有些急切地解释,“我跟那姑娘才刚认识没多久,就是上次下乡偶然碰上的,聊了几句觉得投缘,哪儿就到处对象那步了?”


    “画肖像也是随手一笔,我想着练练手,才画的。”


    “大舅哥,这有啥好不好意思的。”


    王科宝伸手拍了拍冯春和的肩膀,鼓励的说道。


    “老话说得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只要你真心喜欢,多主动点,慢慢跟人处着,用点心,大舅哥你肯定能成。”


    他心里打着小算盘,如今冯朝阳跟自己亲近,往后想在冯家站稳脚跟,多跟冯春和拉近关系准没错。


    至于冯麦冬,性子冷得像块冰,像个闷葫芦一样,平时话都少,拉拢的事儿还是算了,免得自讨没趣。


    冯春和听着王科宝的话,眼睛亮了亮,重重地点了点头,原本还有些局促的神情也坚定了不少:


    “科宝这话在理,‘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我记在心里了。”


    “往后我会常跟人家姑娘聊聊,多关心关心,慢慢处着看。”


    “哥,咱别光说这个了。”


    冯朝阳忽然凑到录音机旁,手指轻轻碰了碰机身上的按钮,眼睛亮晶晶地看向冯春和。


    “咱再听首歌呗?就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上次在同学家听了一次,太好听了。”


    “行,没问题,想听就放。”


    冯春和这会儿早被邓丽君的歌勾住了魂,先前还听人说这是靡靡之音,可这会儿只觉得那歌声柔得能化进心里,管它旁人怎么说,好听就行。


    于是,冯春和小心翼翼地拿起磁带,慢慢放进录音机里,手指刚要碰到播放键时。


    院子里忽然传来冯远洪亮的大嗓门,隔着木门都听得清清楚楚:


    “春和、朝阳。你们俩在书房里磨蹭啥呢?快出来,该回家了。太晚了,别在这儿耽误科宝和镜先休息,人家小两口刚结婚,得早点歇着。”


    “爸,来了来了。”


    冯春和连忙应了一声,手忙脚乱地把磁带取出来收好,转头看向冯朝阳,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爸妈催了,别磨蹭了,赶紧把东西收收,咱回家。”


    冯朝阳撇了撇嘴,脸上满是不情愿,伸手挠了挠头,嘟囔着:


    “真是的,刚要听呢,这一催多扫兴致啊。早知道刚才就该早点放的。”


    他转头看向王科宝,又露出几分期待的神情:


    “姐夫,那我改天再来听啊,到时候咱把所有磁带都听一遍,好好过过瘾。”


    “没问题,随时来。”


    王科宝笑着点头,心里却暗自松了口气。


    老丈人这时候催着走,可太合他心意了。


    新房就是要点休息。


    嗯,两夫妻在床上好好休息。


    ……


    四合院门口的路灯亮着昏黄的光,把几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冯远站在台阶下,双手背在身后,看着冯镜先,眼神里满是不舍:


    “镜先啊,我们就走回去了。你在这儿好好跟科宝过日子,要是受了委屈,别憋着,赶紧回家跟爸妈说,知道不?”


    “爸,您放心吧,科宝对我好着呢,我不会受委屈的。”


    冯镜先听出父亲语气里的怅然,连忙上前一步,轻轻挽住冯远的胳膊,指尖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柔声安慰:


    “爸,我又不是远嫁,这里离家也有4里路,往后我一有空就回家看您和我妈,周末还能回来帮我妈做饭呢,您别担心。”


    “好,记得经常回来,这可是你说的,爸可记在心里了,到时候可别找借口不回来。”


    听着女儿的话,冯远脸上的不舍才淡了些,慢慢露出了笑容,伸手轻轻摸了摸冯镜先的头发,那动作里满是疼爱:


    “你小的时候,总黏着我要糖吃,这一转眼,都成别人家的媳妇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看着冯远这副模样,王科宝心里忽然泛起一阵暖意。


    他想起后世常听人说的一句话:


    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出嫁的时候,最舍不得的就是爸爸。


    以前他还觉得这话有点夸张,可现在亲眼看着老丈人这副既不舍又欣慰的样子,才觉得这话一点不假,心里也暗下决心,往后一定要好好对冯镜先,不让老丈人担心。


    “爸,您这话说得也太煽情了,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冯朝阳在一旁听得浑身不自在,连忙搓了搓胳膊,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被您这么一说,我都不想回家了,想住在这里了。”


    “感觉我姐好像要去多远的地方似的,其实也就隔了几条街。”


    “朝阳,不想回家就在姐这里住。”


    冯镜先看着弟弟这副别扭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反正离得近,明天起来去买个肉,让你姐夫又给你弄红烧肉。让你吃个够。”


    “我倒是想哦,可惜……”


    冯朝阳随后看向王科宝,又带着几分玩笑的语气说:


    “要是姐夫往后能添台电视机,那我就天天来看你和姐夫,到时候咱一家子围在一块儿看电视,比听收音机有意思多了,多热闹。”


    “你呀,就知道想美事儿。”


    冯镜先伸手点了点冯朝阳的额头,语气里满是无奈又带着宠溺:


    “朝阳,我看你白天晚上干脆躺床上睡觉得了,做个白日梦,梦里啥都有,别说电视机了,就是想吃啥、想要啥,都能梦着,多好。”


    这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本还有些伤感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了不少。


    王科宝听着冯朝阳的话,心里却动了心思。


    这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平时除了听收音机、看报纸,也没啥别的娱乐。


    要是家里能有台电视机,不仅自己和镜先能解闷,逢年过节家里人来了,也能一起看看节目,热闹热闹,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往后得慢慢攒钱,把这事儿提上日程。


    又说了几句叮嘱的话,冯家众人才转身往家走。


    这会儿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路边的路灯稀稀拉拉的,只能勉强看清路。


    公交车早就停运了,好在从这儿到冯家不算远,4里路就能到,走路不到20分钟。


    三个小辈(冯麦冬、冯朝阳和冯春和)走在前头。


    冯朝阳一会儿跟冯春和聊几句画儿,一会儿又转头跟冯麦冬说两句话,可冯麦冬话少,大多时候只是点点头,冯春和则耐心地应着;


    两个大人跟在后面,脚步慢了不少,慢慢走着,偶尔能听见两人的低语。


    “雪琴,有件事我得跟你说,我之前问过镜先了。”


    走了一段路,冯远忽然开口。


    “问啥了?”


    郎雪琴转头看向冯远,眉头微微皱起,语气里满是疑惑,“你倒是把话说清楚,别跟我打哑谜。”


    “我是说科宝家里那台录音机,还有客厅里的沙发。”


    冯远连忙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