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说曹操曹操就到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午后的阳光勉强穿透厚重的云层,在生活馆门前结着薄冰的路面上投下一片淡金色的光斑。


    王科宝裹了裹棉衣,便回到了办公室。


    刚刚结束的座谈会虽说是交流,实则大半时间都在说些无关紧要的场面话,处了苏碧巧的三个不舍。


    白白耗掉了他本可以用来打磨《牧马人》舞台剧剧本的功夫。


    推开办公室木门的瞬间,一股混杂着煤炉暖意与墨水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


    见王科宝进来,司明远停下手里的动作,抬眼打趣道:


    “哟,咱们的‘舞台剧大忙人’回来了?今儿这座谈会感觉怎么样?”


    王科宝伸手把棉服往门后的衣架上挂,他朝着司明远摆了摆手,烦躁的说道:


    “聊什么啊,纯粹是浪费时间,又不给钱。”


    ”我那剧本还等着改呢,这一小时要是用上,第三幕的冲突戏都能顺完了。”


    司明远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跟王科宝同事大半年,太清楚这位搭档的性子了:


    干活麻利、脑子活络,不管交给他什么任务都能做得又快又好,可唯独对“钱”这件事看得格外重,不管什么场合都先琢磨能不能有实际收益。


    虽说有时候显得有些计较,但转念一想,谁不是为了多攒点钱,把日子过得宽裕些呢?


    两人正闲聊着,桌角的老式电话机突然“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司明远离得近,伸手一把拿起话筒,只听了两句便朝着王科宝递了个眼神,把话筒往他那边递:


    “找你的,《文汇报》的人,听声音像是之前跟你对接过的那个女编辑,叫什么……谭婉慧是吧?”


    王科宝接过话筒:“您好,哪位?我是王科宝。”


    “王先生您好,我是谭婉慧。”


    “冒昧给您打电话,是有两件事想跟您沟通一下,不会耽误您太多时间,你看方便吗?” 谭婉慧一如既往的问好。


    “您说,不耽误。”王科宝回道。


    “第一件是工作上的事,想看看你没有想法开一篇小说。”


    “我们报社最近新开了一个现实题材的文学专栏,专门刊发反映生活百态的作品。“


    “我之前读过您写的《牧马人》,特别喜欢您笔下细腻的情感和扎实的故事,觉得您的风格特别契合这个专栏。“


    “想问问您有没有现成的短篇作品,或者近期有没有新的创作计划?” 谭婉慧斟酌合适的措辞说道。


    王科宝心里立刻盘算了起来。


    其实他早就有动笔写新东西的想法,只是没打算再写短篇。


    短篇字数太少,也就意味着稿费太低,费心费力写出来,不如长篇的钱多。


    他想试着冲一冲中长篇,一来中长篇的稿费比短篇多不少,能多攒点钱;


    二来要是能写出点名堂,说不定还能在文坛里留下点印象,为以后的创作路铺个好底子。


    更何况,再过两个多月燕大就要开学了,他和冯镜先一旦入学,就再也拿不到现在的工资,只能靠学校发的那点微薄补助过活,到时候全是用钱的地方。


    虽说学校有带薪上学的政策,可那要求工龄满五年才行,他俩上班才半年多,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


    这么算下来,写一部上中下三部的长篇,无疑是眼下最稳妥的“长期饭票”。


    好在开学前还能领两个月工资,多少能缓解点经济压力。


    心里把这些都想清楚后,王科宝才缓缓开口,语气诚恳又带着几分歉意:


    “多谢谭编辑看重,真的特别感谢。”


    ”不过我最近手头确实没有新的短篇作品,一直在忙着把小说《牧马人》改成舞台剧,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实在抽不出空写新稿,怕耽误了您的专栏进度。”


    “舞台剧改编?”


    “《牧马人》的故事那么有深度,人物也鲜活,改成舞台剧肯定特别有感染力。”


    ”到时候演出了,我一定第一时间去现场支持您,好好独拜下你的大作。” 谭婉慧的惊喜的说道。


    “谢谢您,到时候要是确定了演出时间,我一定提前跟您说。”


    王科宝客气地回应着,心里却没太多波澜。


    上次《牧马人》的稿子在《文汇报》发表,前前后后等了三个多月,流程拖得太长,他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这样的等待。


    “那没关系,等您忙完舞台剧改编,有新的创作计划了,咱们再聊约稿的事也不迟。”谭婉慧很识趣,没有继续在约稿的事情上纠缠,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行,到时候我再跟您联系。”


    王科宝答应得有些敷衍,心里已经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满脑子都是舞台剧剧本的修改细节。


    就在他准备跟谭婉慧说再见,挂掉电话的时候,谭婉慧的语气突然沉了下来,带着几分犹豫和急切:“王先生,还有件私事想跟您说。”


    ”这件事可能有点唐突,也有点麻烦您,但我实在放心不下,还是想跟您提个醒。”


    王科宝愣了一下,脑子里瞬间闪过前两天在新华书店碰到她父亲的情景。


    当时谭志学还跟他抱怨过,说她母亲想让她去美国。


    难道谭婉慧说的这件私事,跟她母亲有关?


    “王先生,如果最近有个中年女人找您,不管她跟您说什么、问您什么,您都千万别理睬她,也别跟她多接触,最好直接躲开。”


    “那个女人是我母亲,她叫包秋荷。” 谭婉慧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慌乱,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慌张。


    “你母亲找我做什么?”王科宝皱起眉头,心里满是疑惑。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跟谭婉慧的母亲素不相识,从来没打过交道,怎么会突然找自己呢?


    转念一想,他突然明白了。


    按谭志学上次说的,当初要不是他帮忙劝着谭婉慧,让她留在编辑部,谭婉慧可能早就被她母亲逼着换工作了。


    这么算下来,在她母亲眼里,自己说不定就是“拦路的帮凶”,这次找过来,八成是要找自己兴师问罪。


    “您别多问原因了,总之您记住,千万别见她就好。”


    “我母亲性子比较执拗,认死理,万一跟您说些不好听的话,影响了您的心情,耽误了您的工作,那就太不好了。” 谭婉慧反复叮嘱。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王科宝没再多追问,他心里还惦记着没改完的舞台剧剧本,实在没功夫纠结这些跟自己无关的人和事。


    挂了电话,他揉了揉有些发紧的眉心,立刻坐回桌前,重新拿起那叠写满批注的《牧马人》手稿。


    ……


    阳光透过窗户上的玻璃,在稿纸上投下一片淡淡的光斑。


    王科宝一页一页地翻着手稿,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牧马人》的小说内容太丰富了,许灵均从迷茫到坚定的成长历程、他与牧民之间的深厚情谊、还有面对人生选择时的挣扎,这些都需要足够的篇幅才能完整呈现。


    之前计划的四幕舞台剧根本不够用,至少得改成六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