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学坏容易,学好难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单论作品本身的质量,称得上是相当出色,至于稿费的事,先不着急。”听到这话,王科宝脸上立刻浮现出几分笑意,知道稳了。


    “小谭,你觉得《牧马人》和之前那篇《痛苦》比起来,是不是要更胜一筹?”


    田兴怀话锋一转,提起了另一部作品。


    “《痛苦》不管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故事内核的挖掘,都显得有些仓促,没能完全展现出应有的深度。”


    “我也是这样觉得的,田主编,。”


    “但有一点需要考虑,《痛苦》毕竟是痛苦文学的开山之作,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开创意义,和《牧马人》直接放在一起比较,似乎不太合适。”


    “你说得也有道理。”田兴怀轻轻点了点头,不再纠结于两部作品的比较。


    “那咱们接下来就重点聊聊《牧马人》不足地方。“


    ”我建议把主角父亲人物在细化一下,适当加入一些感情线会更好一下。就能形成更强烈的对比,人物的选择也会更有说服力。” 田兴怀建议。


    “您说得太对了,这样修改确实能让人物弧光更完整。”谭婉慧立刻应和,显然也认可这个修改思路。


    “小谭,你在审稿过程中,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说说看,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许灵均第一次见到多年未曾谋面的父亲时,反应显得有些急躁了。换个角度想,面对一个从来没有感情,没有尽过父亲责任的人,任谁心里都会有芥蒂,怎么可能就选择原谅呢?我觉得这里的情绪转变可以处理得更细腻些,多一些挣扎和犹豫,会更贴近现实。” 谭婉慧略微思索了片刻,条理清晰地说道。


    “你分析得很到位,确实是这个道理。”


    “科宝,刚才我和小谭分析的这些问题,你听了之后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你们分析太多了。”


    王科宝心里暗自高兴,一方面是觉得编辑的眼光专业,提出的修改方向确实能让作品更出彩;


    另一方面,按照这些建议修改,篇幅自然会增加不少,稿费自然也增加不少。


    对自己来说也是件好事。


    就在这时,谭婉慧忽然皱了皱眉,带着几分担忧说道:


    “田主编,不过有个问题得考虑一下。要是按照咱们刚才说的进行修改,整篇文章的字数估计得超过两万字左右。你也知道,报刊发表作品对篇幅把控得比较严,这么长的篇幅,怕是很难通过。”


    “谭编辑!”


    “你们刚刚分析的非常好,给的意见也都特别好,修改后至少能让作品的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就算发表起来有难度,也必须修改,这对作品来说太重要了,字数不能省。” 王科宝立刻接过话头,语气十分坚决,


    谭婉慧没料到王科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下意识地轻“啊”了一声,眼神里带着几分惊讶。


    因为很少有作者会这么干脆地接受编辑的修改建议,甚至还愿意为了完善作品而主动承担篇幅超标的风险。


    田兴怀看着王科宝的态度,心里也多了几分感动。


    “科宝你放心,既然这些修改内容有必要,你好好修改,剩下的我来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协调出大篇幅来刊登这篇作品,不会让你的心血白费。”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王科宝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又聊了几句修改的细节后,王科宝终于还是忍不住问起了稿费的事:“田主编,我还想打听一下,要是这篇稿子修改完成后符合发表要求,给多少稿费?”


    田兴怀低头思索了片刻,给出了答复:“如果修改得好,质量能保持住现在的水平,千字稿费可以给到6块。你也知道,一般新人作者的稿费标准大概在千字3块到4块之间,老作者也是5元的样子。6块这个标准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王科宝没接话。点了点头。


    虽然脸上风平浪静。


    但是心里开心极了。


    按照2万字,千字6元,那就是120元稿费。


    等于三个月工资收入,不错。


    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解决不少生活上不少难题。


    “科宝,修改的事可得抓紧点,争取早点把定稿拿出来。”田兴怀笑着叮嘱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您放心,我一定尽快。”王科宝连忙应下。


    “王先生,按照您的计划,修完什么时候?” 这时,谭婉慧也开口问道。


    她平日里习惯这么称呼王科宝,显得既礼貌又不失距离。


    “给我一周时间吧。”王科宝心里暗自盘算着。


    谭婉慧这性子也太急躁了,还想着催进度。


    不过他这一世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拼命赶工,只想好好享受生活。


    况且明天休息还要给冯镜先补一下数学,根本抽不出太多时间。


    冯镜先对这书嗤之以鼻。


    毕竟他只是个初中学历,却要教高中生数学,说出去都要笑掉大牙。


    没办法,信不信都要给她看看。


    谭婉慧听到“至少一周”,点了点头。


    因为对于一篇接近2万字的短篇小说精修,一周时间也差不多,是比较合理的了,不算拖沓。


    结束后,王科宝给了谭婉慧12元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数理化自学丛书》。


    果然有渠道,往事都不难。


    看着口袋里的7元钱,想着这几天不能大鱼大肉了。


    要省着点化。


    不过也快了,马上也要发工资了,还有不到2个月也要转正了。


    转正就能复婚。


    复婚就能生大胖小子。


    王科宝心里就美滋滋的。


    ……


    离高考还剩3个月时间。


    王科宝从办事处出来后,就找了个邮局把书给邮寄回了向阳村。


    他之所以昨天答应谭婉慧今天交稿,就是想让大姐早点拿到书进行复习。


    毕竟时间很紧张。


    已经进入了高考倒计时了。


    并且今年是恢复高考第一年,人数肯定会特别多。


    竞争肯定会很激烈,必须分秒必争。


    他心里清楚,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农村必须走向城市。


    不能让大姐在农村浑浑噩噩过一生。


    虽然他已经记不清1977年高考的具体数据了,但也知道那一年的高考难度极大,录取率低得吓人。


    丈母娘不相信他能高考,考上大学,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可王科宝并不觉得这是件坏事——压力大,反而更能激发人的潜力,要是能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他忽然愣了一下——自己怎么又开始想“内卷”的事了?


    算了,不想这些了,先回办公室补个觉再说


    为什么不会宿舍?


    因为这是上班时间,被人抓住不好。


    回到单位办公室,王科宝看到司明远正在座位上整理文件,便走过去说道:


    “明远,我实在撑不住了,昨晚通宵,我先睡一会儿,吃饭的时候你再叫我。“


    说完,他就直接睡了。


    在梦中,还忍不住暗暗对比了一下——还是田编辑的沙发睡着舒服。


    司明远看着他这副疲惫的样子,忍不住调侃道:“科宝,你就放心睡吧,有什么事的话,方老肯定会帮你的,不用这么紧张。”


    “你现在可是越来越坏了,明远,你居然还学会调侃我了!” 王科宝闭着眼睛,有气无力地反驳。


    “这叫学坏容易,学好难。跟你待久了,我也会调侃了。”司明远笑着说道。


    “呵呵,是吗?你尽诬陷我。“王科宝有气无力的说道。


    “不说了不说了,咱们可都是好人,可不能说那些不吉利的话,免得影响心情。” 司明远连忙摆了摆手,笑着解释。


    他话音刚落,办公桌上就传来了猪叫的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