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木讷的编辑?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冯远看着舞台上的表演,眼里闪过一丝意外,忍不住小声说:“没想到这小品还挺有新意,跟以前听的不一样。”


    郎雪琴:“确实,比之前好看的太多了。”


    ……


    剧场观众席里,几乎满堂喝彩。


    旁边的王科宝也跟着激动起来。


    他在一旁静静听着两人对话,心里头十分得意。


    能在老丈人和丈母娘面前有这样露脸的机会,确实爽。


    尽管他们不知道作者是谁。


    继小品《扶不扶》之后,之后的小品大多都响平凡凡。


    扶不扶》给马志带来的触动实在太大,让他满脑子都是这部小品。


    马志已无心再看。


    于是对秘书说道


    “小谭,回去之后和作者约个时间,给《扶不扶》做个专题。”


    “是要登报吗?”谭婉慧有些意外,毕竟这作品里的讽刺意味相当浓厚,她没料到会得到这么高的重视。


    “嗯”


    “好的,领导,我记下来了。”


    领导做了安排,她自然不会反驳。


    “然后你再对《扶不扶》的演员和创作小品的小年轻跟踪采访下。”马志又补充了一句,生怕有遗漏。


    “知道了领导。”谭婉慧爽快地应了下来。


    “这件事要重视,千万别马虎!”马志又叮嘱了一遍。


    谭婉慧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进《文汇报》工作没多久,就被分配到了马主任当秘书。


    一头短发,一副厚厚的眼镜,让她看起来有些木讷,不太起眼。


    此时,和马志一样没心思看后续节目的,还有王科宝老丈人:冯远。


    “雪琴啊,《扶不扶》的剧本写的实在太好了,不知道他在不在现场,真想见见这样的大家。”


    郎雪琴一听,立刻有了主意:“科宝在生活馆上班,一会儿让他打听打听,作者叫什么,这事应该不难。“


    “我怎么没想到呢!”冯远眼睛一亮,立刻转向王科宝:“科宝,刚才的小品《扶不扶》,它的作者你知道吗?”


    人前显圣的机会到了。


    此时不装逼何时装逼。


    “叔叔,《扶不扶》的作者其实是……”


    维修组组长王东升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科宝,徐馆长找你有急事,快给我走。”


    “组长,我这儿正忙着呢,有事儿要跟叔叔阿姨说。”


    王科宝无语,好不容易有机会表明身份,偏偏被打断了。


    “科宝啊,你先去忙吧,回头我们再聊。”冯远见状,示意他不用在意自己这边。


    王科宝推脱了两句,只好点头答应。


    很快,王科宝就在后台见到领导马志、徐馆长、秘书谭婉慧。


    和白鹏、唐畅、扶不扶配演。


    “各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文汇报》的负责人马志马主任。”


    “马老,这是《扶不扶》主演:白鹏和唐畅。”


    “刚才的小品演绎的太棒了,你们辛苦了。”徐馆长介绍完,马志就主动走上前,跟几人一一握手。


    “这两位是大家,我认识,以前看过他们不少表演,功底很扎实。”


    “谢谢主任的认可。”


    “谢谢主任的认可。” 白鹏和唐畅脸上难掩兴奋。


    马志随即看向了王科宝,带着几分探究问道:“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就是创作《扶不扶》这个小品剧本的小年轻吧?”


    “领导,你好,我叫王科宝。”王科宝立刻点头回应。


    《文汇报》的负责人主动跟自己搭话,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好机会。


    他最近正愁自己的长篇小说没地方投稿,要是能跟《文汇报》搭上关系,那可就解决大问题了。


    如今文艺圈,谁人不知《文汇报》。


    谁人不识马志。


    当年爆火的《痛苦》小说,就是在《文汇报》上发表的,那篇作品堪称痛苦文学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


    而且马志为人向来有魄力,做事干脆,干净利落,在文学界口碑很好。


    至于之前王科宝打趣司明远。


    让他帮忙找一个文坛大家。


    眼前的马志不香吗。


    “真是一浪更比一浪强啊!你写的这个小品,确实太出色了,既有深度又有温度。”马志毫不吝啬地连连称赞,语气里满是欣赏。


    “领导,您能喜欢,是我的荣幸。”王科宝谦虚的回道。


    “不卑不亢,这孩子,嘴真甜,不错。”马志听了,眼里的欣赏更浓了。


    接着,马志转头看向徐朗,笑着说:“徐馆长,你刚才说王科宝同志在维修组工作?”


    “你们这儿可真是藏龙卧虎,连这么有才华的年轻人都能挖到,就是没把人用在合适的地方啊!”


    徐朗脸上露出几分尴尬的笑容,连忙说道:“马老,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是我之前有眼不识泰山,看走眼了,没发现科宝这孩子的才华。”


    “好了,不开玩笑了。”


    “说正事。”马志收起玩笑的语气,认真说道。


    “我打算在《文汇报》专题报道《扶不扶》,回头我让小谭同志好好采访一下几位,特别是王科宝通知,到时候还希望徐馆长多多支持。”


    “放心吧,马老,我们全力支持。”


    徐朗也很高兴。


    毕竟能《文汇报》这样的全国极具有影响力的大报纸,对生活馆来说也是一件长脸的事,他怎么可能不乐意。


    其他都都很高兴,唯独王科宝谭婉慧不高兴。


    谭婉慧也是个摸鱼佬。


    报到意外这就要出差、加班。


    王科宝被报道。


    无法写长篇小说赚零花钱。


    虽然才领了30元奖金。


    不用再为温饱发愁,但王科宝还是想多写点小说多赚点钱。


    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不仅是家里需要钱,家里靠母亲一人难以供养弟弟妹妹上学。


    并且高考在即,后面更需要钱。


    “科宝同志,你怎么看着不高兴?


    “领导,我刚刚只是在想事情,有点走神。“


    ”哦?什么事情?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我最近在构思长篇小说,还没有合适的投稿平台。“


    ”不知道我能不能给《文汇报》投稿”


    “小说?”


    王科宝点了点头。


    “没问题,这事我答应了。只要稿子质量没问题,我们欢迎。“


    “而且小谭是小说责编,你可以找他沟通沟通。“


    ”谢谢领导。“


    谭婉慧闻言,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朝着王科宝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请你多多指教,谭编。”


    王科宝连很有礼貌,上前握手。


    不过他看着眼前的女孩,感觉她有点木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