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买渔船,赚的还没有赔的多

作品:《重回1983小渔村,从退婚女知青开始

    “成,就这么说定了,等把渔船修好,请师傅过来看看。”


    一艘大的渔船,请师傅来修,估计要十几二十块,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能省一点是一点。


    贺云东难得迷途知返,不再整日跟在江时月屁股后面转,有时间和堂兄弟们唠唠嗑。


    无形之中也拉近了三家的关系,最欣慰的莫过于贺父。


    贺家三兄弟坐在院子里喝着酒,嚼着花生米,看着说着荤段子的孩子们。


    贺老大不禁感慨:“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了,云东脑子突然就好了!”


    “是啊!”贺父长舒了口气,半开玩笑的说着:“早知道让这个混小子溺一次水,把脑子里的水抖出来,我应该在半年前就把他摁在水里,让他多泡一会。”


    贺老大和贺老二这才知道,贺云东为了凑齐彩礼,拼了命的赚钱,不放过任何一丝机会。


    上午,两父子出海捕鱼,因为渔网不小心刮破,差点导致那一兜鲐鱼全都付诸东流。


    恰好附近有漩涡,为了那点钱,贺云东连命都不要,跳下去,将裂开的鱼网口子并拢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不让里面的鱼冲出来。


    鲐鱼是拉上去了,贺云东却不小心,被卷进了漩涡之中,要了半条命,贺父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把人弄到岸上。


    贺老大吸了一口旱烟,吐出浓浓烟雾,瞟了一眼,靠在院子角落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吊儿郎当的贺云东。


    他们这些做长辈的,也已经大半年没有瞅见贺云东这么生龙活虎的一面了。


    贺老大不禁语重心长道:“闹这么一出,让他脑子正常,也算是好事一桩。”


    “我呸!”贺老二一口浓痰吐在土壤上,骂骂咧咧的吐槽着:“江时月那个臭婆娘真不害臊,自个都多大的年纪了,还tmd老牛吃嫩草,咬着云东不放,真不要脸,云东咋可能玩得过这老狐狸。”


    江时月在村子里的风评很差。


    虽然没有听说过她和村里的男人发生过实质性的关系。


    但这女人就跟钓鱼一样,吊着那些单身同志,为自己谋取利益。


    这一呆就是十年,一些回城无望的女知青早早的就选择了嫁人。


    知青所里就只有江时月一人,还没有认清现实,盼望着拿到回城指标。


    甚至不惜借用手段,狮子大开口要五千的彩礼。


    人要是老实本分,贺家几兄弟也不会说啥,偏偏人还是个不本分的。


    今天贺云东请客吃饭,一点猪蹄和海鲜肯定是不够的。


    贺云东借了村里的牛车,带着几位堂兄,打算去县城转转,多买点荤菜,做下酒菜。


    这一下午的功夫,贺云东和江时月婚事取消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渔村。


    没有人指责贺云东,反倒有多少人,背地里吐槽江时月不要脸,村口的大树阴底下有不少的中年妇女吐槽着。


    “唉!也就云东那傻小子才会被江时月这个狐狸精骗的团团转,要真是个老实本分的,早就和云东领结婚证了,说不定娃都揣上了。”


    “可不咋滴,俺听说云东都快把五千块钱的彩礼钱凑齐了,偏偏江时月还是个不知足的,要这要那,真以为自己是资本小姐不成,活该人家贺家人伺候她似的!现在好了,到手的鸭子都没了。”


    ……


    一时之间,江时月没敢往外面瞎溜达,生怕被人指着鼻子骂狐狸精,不要脸之类的话。


    反倒是贺云东这边,为了能够大伙吃好喝好,把这些年舍不得用的肉票,全都给换了。


    又多买了四个大猪蹄,还有一些排骨,还有一些猪下水来煮汤。


    虽然现在已经取消了粮票兑换粮食的制度,但肉票和电器票,还是存在的。


    一时半会儿把所有的粮食票制度取消,恐怕会乱。


    除了买猪肉,贺云东又买了一些捕鱼的用具,譬如一些渔网,还有鱼竿,钓鱼网…


    这些该补的都得补上,省得来来回回跑。


    贺老三家请客,贺老大和贺老二的媳妇儿,领着闺女,也全都过来帮忙。


    至于男丁们,被贺老大带到渔村的安置废弃渔船的山洞里。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贺老爷子留下来的那一艘大渔船,给整了出来。


    渔船的破损程度,远要比他们想象当中的严重的多。


    贺云东仰头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还有扑面而来的浓浓灰尘。


    木质渔船破了好几个大洞,里面的一些机子,严重受损,就算是换新船体也无法承重。


    贺云东:……


    贺老大甩了甩手里的电筒,看了一眼呆若木鸡的贺云东等人:“这船,再咋修都废了,咱们另想办法。”


    无奈几个大男人只得把洞口重新封上。


    路上,贺云东脑瓜子灵活一转,眼睛亮晶晶的。


    “实在不行,咱去县城买一艘钢制的渔船回来,咋样?”


    话音刚落,头顶就传来了浓浓的父爱。


    贺父一个爆栗砸在贺云东头上,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儿子:“你真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不成!那种大渔船,可得要不少的钱,就算是5000块钱也买不着。


    到时候钱还没赚着,个个都赔的连裤衩子都不剩,你这混小子,净干坑爹的事儿。”


    贺父气得吹鼻子瞪眼,这混小子真是啥话都说得出口,一点都不怕得罪人。


    贺东洋也在一边赞同的点头。


    “堂弟,咱们听说现在的钢制渔船价格贵的很呢,十几张嘴等着吃饭呢,全都把钱押上去,到时候血本无归咋整?”


    这毕竟是笔大开销,可不兴当冤大头。


    贺云东摸了摸被敲痛的头,嘴里嘟囔着抱怨:“我还没把话说完呢,咋就动手了。”


    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大海,贺云东这才悠悠开口。


    “我记得县城有卖二手的渔船,现在经济开放了些,多少人家抛弃老本行,都去城里头赚钱了,咱村里也有不少的男同志出门打工。


    明天我去县城码头,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碰着,要是真碰不着,再另想办法。”


    随着经济大爆发,除了那些指数不达标,还没有拿到回城指标的知青,多少年轻人争先恐后的涌入城市,就是为了能够赶上暴利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