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船,我能修
作品:《重回1983小渔村,从退婚女知青开始》 “贺云东,你别后悔,到时候就算你跪着求我,我也不会再松口嫁给你。”
贺云东嗤之以鼻,压根不把江时月的话放在心上。
肩膀忽然被人一拍,贺父语气欣慰。
“不愧是我儿子,有魄力,说到做到。”
贺父两口子刚才一直贴着门,听着院里的动静,生怕儿子说的话全都是开玩笑的。
不过好在,这混小子还没有混球到连爸妈都不认的地步。
贺母也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膛:“云东,这样真的没事吗?”
贺云东扬唇一笑:“妈,您别担心,我说到做到,我和爸先去把大伯和二伯家的账给归了。”
方便还债,贺父老早就让人传话,把贺老二一块叫到了贺老大家。
这会贺老大院子里聚了不少男丁,贺老大家的两个儿子,还有贺老二家的三个儿子,全都挤在院子里。
瞅着贺云东从袋子里掏出一沓钱,几人这才相信,这小子这次来真的。
贺老大皱着眉,压住贺云东数钱的手,语重心长。
“云东,你可要想好了,这几千块钱可是你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到时候全归了咱。
想要咱们再吐出来可就难了,婚姻可不能当儿戏,甭因为两人吵架,说不结婚就不结婚。”
年轻人意气用事,该劝还得劝。
贺老二也掺和了进来。
“你大伯说的对,虽然咱们都看不惯江知青,但好歹也是你喜欢的女同志,你要是真喜欢,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几位堂哥,堂弟也点头附和着,希望贺云东别意气用事。
看着长辈们个个都为自己着想,贺云东心头一暖,语气坚定地解释着。
“大伯,二伯,我说的是认真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再说了,江时月在村子里待了十一年左右,她是什么德性,几位长辈们恐怕比我更清楚吧。”
他接触江时月的时间比较短,在高中没毕业之前,他一直都在县城读书,直到毕业之后才回乡。
这才造成他对江时月一见钟情,非对方不娶。
贺老大,贺老二沉默了。
江时月在小渔村呆了十年有余,因桀骜不驯的性格,还有比小渔村姑娘们优秀的相貌,确实吸引了不少的青年。
这些年来可没少占村里男同志的便宜,就喜欢吊着胃口,不乐意给个准信。
江时月有这么些花花肠子,贺家三兄弟,才对这女人有意见。
再咋说贺云东还是初出茅庐的小雏鸟,喜欢一个大十几岁的女同志。
再咋样,都玩不过江时月,只有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份。
见长辈们无话可说,贺云东这才掏出钱,一张一张大团结的数着,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归还给了长辈们。
“这些都是这几个月欠堂哥和堂弟的,您们数一数。”
贺老大两兄弟笑呵呵的把钱收了起来。
“这还数啥,咱们的关系,还不至于这么生疏。”
债还完了,贺云东表情严肃,手握成拳放在唇边轻咳一声,闷声瓦气的喊了句:“爸。”
贺父将修复大渔船的想法,以个人名义托盘而出。
“现在经济动荡,和以前比,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我就想着把咱爸的那艘船给整出来修一修,到时候咱三家合作,每到月底,就拿钱出来分一分,一式三份。
至于后辈们的钱,就得看自家怎么分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气,道理懂的都懂。”
贺父絮絮叨叨的解释着,只要是从渔船上走的货,不管是哪家钓的,每月所得盈利,到月底就分三份。
贺老爷子留下来的那艘渔船,要比普通的小渔船大上好十几倍,那就证明,每天捕鱼的数量也得往上翻一翻。
可到底是二十几年都没有启动的老物件,贺老大和贺老二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反倒是问起了安全隐患的问题。
贺父如释重负的拍了拍贺老大的肩:“大哥,二哥,这个我都想过了,这修船的费用,咱三家匀一匀,求个公平公正。
咱三兄弟虽然不分你我,但有些事咱还是得拎清,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或者发生一点小矛盾,咱也不好说些啥。”
贺家三兄弟从来都是有啥话说啥话,从来不藏着掖着。
贺老大,贺老二都懂这个道理。
现在制度改了,经济收入也没有前几年稳定,现在都得自给自足。
正所谓兄弟同心,其义断金。
贺老大沉吟片刻,当即拍板定案。
“成,就照你说的办,今天下午咱也甭出海捕鱼了,先把那艘老渔船给整出来,仔细瞅瞅,看哪里出了问题,明天就让小洋去县城里头请个修机械的师傅回来,安全最重要。”
小洋全名贺东洋,是贺老大的大儿子,贺云东的大堂哥,为人憨厚本分,打小就跟在贺老大身边,出海捕鱼没读过书。
大渔船重新启动,哪哪都需要资金。
重新将那些机子换新,也是一大笔开销。
这下,就轮到贺云东发挥用处了。
“不用请师傅,机子我能修,一些需要换新的咱换就行,请师傅来修,可得花不少的钱。”
这功劳还得归功于上辈子。
自从身体患病后,起初他闲来无事,便每天钻研渔船捕鱼钓鱼之类的,一些海域等也有研究。
一不小心,就拿到了华国zf亲自颁发的渔船高级机械师证书,修老旧渔船,手拿把掐。
贺老二狐疑的盯着贺云东。
“云东这安全隐患的事儿,可不经开玩笑,在海上的安危,咱谁也拿不准,这一个修不好,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到时候咋个向家里人交代?”
捕鱼人最注重安全隐患问题,每年出海捕鱼,葬身海洋的渔民数不胜数,没人敢拿性命开玩笑。
贺云东虽然是贺家几兄弟里知识储备最高的,但修渔船的事儿,可不是开玩笑的。
贺云东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向几位长辈保证着。
“二伯,您放心,我在县城读高中,一有空闲时间,到专修渔船的地方学了一阵子,我心里有数。
您要是实在不放心,等明天咱修好,让县城里的师傅过来跑走一趟,给个跑腿费,检查检查,有备无患嘛。”
理解长辈们的心情,毕竟出海捕鱼可不是开玩笑的,人命关天的事。
在贺云东的再三保证下,贺家人经过十几分钟的交流,终于是松了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