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作品:《国宴主厨的降维打击

    演播厅内,属于姜柠的品鉴环节已然结束,


    但那股由她掀起的、名为“震撼”的余波,却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所激起的涟漪,


    一圈圈扩散,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最终冲破了演播厅的物理界限,在更广阔的网络世界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直播录屏的传播速度是病毒式的。


    #姜柠豆腐雕花#、#二十四桥明月夜#、#真正的降维打击#等话题,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牢牢霸占着热搜榜的前列,


    后面甚至跟上了代表热度爆表的“爆”字标签。


    各大社交平台,尤其是以年轻用户为主、对内容和技艺极为挑剔的B站和知乎,瞬间被姜柠和她的“玉簪花”刷屏。


    B站上,各种角度的直播录屏剪辑,配上或激昂、或空灵、或充满考据精神的背景音乐和字幕解说,播放量以百万为单位疯狂增长。


    弹幕里不再是质疑和嘲讽,而是清一色的


    “膜拜大佬”、


    “给跪了”、


    “前方高能预警”、


    “这手我能看一百遍”。


    ...


    评论区更是变成了大型“考古”和“技术分析”现场。


    【纯路人,之前没关注过节目,就问一句,这真是直播?不是特效?】


    【回复楼上,千真万确直播!我亲眼看着它从豆腐块变成花的!现在人还是麻的!】


    【我是学食品科学的,从专业角度简单分析一下难度:


    第一,豆腐含水量极高,雕刻时需要对抗其自身重力与内部水压,力道控制要求变态级;


    第二,油温控制必须极其精准,过低无法定型,过高直接焦化破碎;


    第三,内部镂空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热力学分布,否则受热不均瞬间解体……


    总结:非人力所能及!】


    【我是美术生,这已经不是厨艺了,这是雕塑!是空间艺术!她对形态、比例、动态的把握,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只有我注意到姜老师那双神仙手了吗?稳得像机械臂,但又充满了艺术家的灵气!】


    【之前骂她‘江郎才尽’、‘只会基础款’的出来走两步?脸肿了吗?】


    【这波反转太爽了!实力打脸,看得我热血沸腾!】


    【‘开水白菜’级甜品实至名归!国宴水准,不,是超越国宴的想象力!】


    知乎上,相关问题“如何评价《爱心私厨》选手姜柠的‘二十四桥明月夜’?”


    迅速登上热榜榜首。


    高赞回答从传统文化(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出处、玉簪花的意象)、烹饪技艺(失传的油泼雕花技法考据)、美学价值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度剖析,将其抬升到了文化传承与技艺复兴的高度。


    回答末尾通常还会附上对之前网络暴力的反思,呼吁大众对真正的技艺与匠心给予更多尊重。


    微博上,姜柠的个人账号粉丝数如同坐上了火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百万、两百万……


    并且还在持续疯狂增长。之前那些不堪入目的辱骂评论和私信,早已被淹没在新涌入的、海量的赞美、道歉和崇拜声中。


    她的最新一条微博(还是节目开播前官宣的那条)下面,评论数量爆炸式增长,变成了大型“忏悔现场”和“粉丝表白墙”。


    【姜老师我错了!我有眼无珠!我是傻逼!】


    【从今天起我就是姜老师的死忠粉!谁黑她我跟谁急!】


    【姐姐好帅!姐姐用实力教我做人!】


    【求问姜老师收徒吗?985毕业那种(狗头)】


    【节目组之前是不是恶意剪辑了?必须给姜老师一个道歉!】


    甚至连一些官媒和权威文化机构的下属账号,也转发了相关视频,配文称赞“青年厨师展现传统技艺魅力”、“匠心独运,文化自信”,无形中为这场口碑反转的龙卷风,注入了更强大的公信力。


    《爱心私厨》节目组的官方微博,彻底沦陷。不过这次,评论区不再是要求淘汰姜柠,而是排山倒海的质疑和声讨。


    【垃圾节目组!之前是不是恶意剪辑姜老师了?!】


    《为了热度不要脸!把大神剪成小丑!》


    【必须给姜老师道歉!增加镜头!】


    【要是再敢欺负我们姜老师,全体‘柠粉’抵制节目!】


    【赵思源出来挨打!】


    监控室内,赵思源看着后台那堪称恐怖的流量数据,以及官微下完全失控的评论区,脸上早已没了直播刚结束时的狂喜,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火辣辣的尴尬和深深的忌惮。


    数据的飙升是他梦寐以求的,但这数据的导向和附带的要求,却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试图引导的“黑红”路线,在姜柠绝对的实力面前,脆薄得像一张纸,被轻易撕碎,反弹回来的力量几乎要将他反噬。


    “赵……赵制片,现在怎么办?”


    助理看着他阴晴不定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思源烦躁地松了松领带,眼神闪烁不定。


    他盯着屏幕上姜柠那张平静无波的特写照片,像是在看一个突然失控的、却拥有巨大价值的核反应堆。


    打压?已经不可能了。


    现在的姜柠,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再搞小动作,节目和他本人都得被观众的唾沫星子淹死。


    捧杀?


    他脑中瞬间闪过这个念头。把她捧得高高的,让她犯错,或者让她在后续比赛中遭遇更强劲的对手而失败……


    但一想到姜柠那恐怖的技术实力和沉静如海的心态,赵思源又觉得这招成功的几率渺茫。


    最终,现实的利益考量压倒了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对助理吩咐道:


    “立刻,以节目组官方名义,发布一条声明!


    内容……就写‘为姜柠老师精湛绝伦的技艺深感震撼与敬佩,节目组始终致力于展现选手最真实、最优秀的一面,


    后续将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姜柠老师的比赛历程’。


    语气要诚恳!


    另外,通知剪辑部门,把之前关于姜柠的、有争议的片段,能删的都删了!


    后续她的镜头,按……按最高规格给!”


    “是,赵制片!”


    赵思源看着助理匆忙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屏幕上那依旧在不断攀升的、属于姜柠的搜索指数和正面评价比例,心情复杂地咂了咂嘴。


    他知道,他不得不暂时改变策略了。


    这个姜柠,已经从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棋子”,变成了一个他必须小心供着的“收视菩萨”。


    ...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端。


    姜柠回到了她那间充满书卷气和香草味的小公寓。


    她没有立刻去开灯,而是先将那个装着剩余“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食盒轻轻放在客厅的桌上,然后走到窗边,静静地看着楼下。


    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车流如同不息的光河。


    与以往不同的是,她口袋里的手机,从离开录制基地开始,就一直在不停地振动,屏幕上闪烁着无数个陌生号码和社交媒体通知。


    她知道,外面已经天翻地覆。


    但她心中,却奇异地平静,甚至比之前被全网辱骂时,更加平静。


    辱骂不曾使她动摇,赞誉同样不会让她迷失。


    她追求的,从来不是这些虚名与浮华。


    林妙妙的电话几乎是掐着点打了进来,声音兴奋得几乎要冲破听筒:


    “柠宝!你看到了吗?!


    热搜!全是你的热搜!


    炸了!彻底炸了!


    我的后台私信也爆了,全是问我跟你是不是真闺蜜的!


    哈哈哈!太爽了!


    让他们之前骂你!打脸了吧!”


    姜柠将手机拿得离耳朵稍远一些,等林妙妙激动的声浪过去,才轻轻“嗯”了一声。


    “你就这反应?”


    林妙妙不满地嚷嚷,


    “我的宝!你现在是顶流了!


    顶流你懂吗?!


    你得支棱起来!”


    “妙妙,”


    姜柠的声音透过电流,依旧平稳清冷,


    “热搜会下去的,流量会转移的。重要的是,我证明了我想证明的东西。”


    电话那头的林妙妙沉默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柔软:


    “好吧好吧,就知道你是这个调调。


    不过……我真的为你高兴,柠宝。


    你的才华,终于被看见了。”


    “谢谢。”姜柠补充道,


    “也谢谢你一直相信我。”


    挂了电话,房间内重新恢复寂静。


    姜柠没有去翻看手机里那成千上万条的信息。


    她走到书桌前,打开台灯,暖黄的光晕驱散了一角黑暗。


    她摊开那本看到一半的《山家清供》,手指拂过书页上关于“蟹酿橙”的古法记载,眼神专注。


    仿佛窗外那因她而起的喧嚣世界,与这一灯如豆下的安静书桌,存在于两个平行的时空。


    她知道,这场逆转,只是一个开始。


    赵思源不会甘心,节目组的规则和导向依然存在变数,新的挑战者和更复杂的局面还在后面。


    她用自己的技艺,强行撬开了一扇门,赢得了入场券,以及一片为她欢呼的声音。


    但这仅仅是踏上了起跑线。


    真正的传承之路,道阻且长。


    她微微吸了一口气,指尖在古老的文字上轻轻摩挲。


    风波暂歇,然青萍之末,风已起。


    新的征程,就在脚下。


    而她,已准备好继续前行。


    窗外,夜色渐深,城市的灯火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星海。


    属于姜柠的传奇,于此,画下了一个短暂休止符,却也为更波澜壮阔的篇章,拉开了序幕。


    口碑反转,不是终点,而是她以食为笔,书写传奇的,一个全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