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作品:《国宴主厨的降维打击

    直播间的信号虽然已经切断,但由那朵在油锅中盛开的“玉簪花”所掀起的风暴,


    却如同失控的海啸,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了整个网络,


    并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了《爱心私厨》节目组的核心。


    当姜柠清理完操作台,将那朵晶莹剔透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小心地放入特制的保温食盒,


    平静地走出个人直播间时,门外走廊的气氛已然不同。


    之前那些或明或暗的审视、嘲讽、幸灾乐祸的目光,此刻大多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震惊、难以置信、探究,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工作人员看她的眼神也彻底变了,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热情,仿佛她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拿捏、制造话题的“过气厨师”,


    而是一尊骤然降临的、不容亵渎的大神。


    没有人上前搭话,她身上那种浑然天成的清冷与疏离,在这种时候,


    反而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所有试图靠近的试探与恭维。


    她目不斜视,拎着那个小小的食盒,如同来时一样,安静地穿过人群,走向接下来的录制现场——评委品鉴环节。


    演播厅内,灯光依旧璀璨,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躁动与期待。


    显然,无论是评委还是现场观众,甚至包括后台的工作人员,都已经被那场直播的余波所波及。


    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在观众席间涌动,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瞟向选手入口,等待着那个身影的出现。


    评委席上,几位固定评委的表情也颇为微妙。


    他们或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疯狂传播的直播片段,或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惊奇与些许……尴尬。


    毕竟,就在不久前的第一期节目中,他们中的某些人,还曾对姜柠那“朴实无华”的千层酥流露出含蓄的批评。


    唯有坐在正中央的陆延舟,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冷静模样。


    金丝眼镜反射着顶光,让人看不清他眼底的真实情绪。


    他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上,并非直播回放,而是一系列快速滚动的、关于豆腐材质、油温物理特性、雕刻力学分析的数据图表。


    他似乎试图用他最擅长的理性工具,去解构方才那场颠覆了常人认知的“魔术”。


    然而,那微微抿紧的、线条优美的薄唇,泄露了他内心并非全无波澜。


    那个在直播画面中,极致专注、双手稳定得如同机械,


    却又能创造出如此感性、如此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的女人,再一次,以一种他无法完全用数据模型解释的方式,


    冲击着他的认知边界。


    终于,姜柠的身影出现在了选手通道口。


    刹那间,整个演播厅诡异地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起初来自观众席的某个角落,迅速蔓延开来,最终汇聚成一片真诚的、带着弥补意味的声浪。


    这是对绝对实力的致敬,也是对之前误解与偏见的无声道歉。


    姜柠的脚步略微停顿了一下,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掌声,她似乎有些意外,但脸上并未出现受宠若惊或欣喜若狂的神色。


    她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然后便径直走向属于她的展示位,将食盒轻轻放在台面上。


    主持人好不容易才控制住现场激动的情绪,用比以往更加郑重、甚至带着一丝恭敬的语气说道:


    “让我们平复一下心情!相信大家都已经通过网络,提前感受到了姜柠老师带来的震撼!


    现在,就让我们现场见证这道名为‘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作品,并由我们的评委老师进行品鉴!”


    工作人员上前,小心翼翼地从食盒中取出那朵盛放在素白瓷盘中的“玉簪花”。


    当它被正式呈现在演播厅的大屏幕上时,现场再次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和低低的惊叹。


    近距离观看,更能感受到那种惊心动魄的美与脆弱。


    灯光下,半透明的花瓣仿佛笼罩着一层莹莹光晕,内部的雕刻纹理若隐若现,宛如真正的玉质艺术品。


    评委们依次上前观察,口中不断发出赞叹。


    “鬼斧神工……真的是鬼斧神工!”


    “这已经超越了食物的范畴,这是美学,是艺术!”


    “我不敢想象这是用豆腐做出来的……”


    ...


    轮到品鉴环节。工作人员将“玉簪花”小心地分切成小块,分送到各位评委面前。


    其他评委几乎是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将那一小块艺术品送入口中,随即脸上露出无比享受和感动的表情,


    开始用各种华丽的辞藻赞美其口感的嫩滑、滋味的清雅、以及技艺与意境结合带来的极致体验。


    最后,轮到了陆延舟。


    全场的目光,包括后台紧紧盯着监控器的赵思源,都聚焦在他身上。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以数据和理性著称的“AI总裁”,将如何评价这道感性与艺术性都达到巅峰的作品。


    陆延舟看着面前骨瓷小碟中,那一小块浸润着些许清亮汁水(是姜柠特意调制的、极淡的高汤芡汁,模拟夜露)的“花瓣”。


    它依旧保持着完美的形态,在碟中微微颤动。


    他拿起那柄特制的、小巧的甜品勺,动作依旧标准、稳定,如同进行化学实验取样。


    银质的勺尖,轻轻触碰那娇嫩的花瓣,几乎没有用力,便切下极小的一块。


    然后,他将那一点莹白,送入了口中。


    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他甚至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闭上眼睛去品味。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长。


    一秒,两秒……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又要开始一番冰冷的数据分析时


    ——陆延舟那握着勺柄的、骨节分明的右手,几不可察地,极其轻微地,颤抖了一下。


    幅度小到几乎不存在,若非超清特写镜头捕捉,根本无人能察。


    与此同时,他金丝眼镜后那双总是平静无波、如同深邃寒潭的眼眸,瞳孔猛地一缩!


    在他的感知世界里,发生了一场无声的核爆。


    当那一点微凉、嫩滑的豆腐触及他舌面的瞬间,一种他早已遗忘、或者说,从未如此清晰体验过的感觉,


    如同一道极其细微却无比尖锐的电流,猝不及防地刺穿了他常年被麻痹和混沌所笼罩的味蕾屏障!


    那不是简单的“味道”,不是数据库中存档的甜、咸、酸、苦、鲜任何一种单一信号。


    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立体的、富有层次感的“鲜”与“润”。


    豆腐本身极致纯粹的豆香,在高超的脱水处理和精准油温下,被浓缩、激发,形成了一种扎实而清雅的底味。


    那极淡的高汤芡汁,如同月光流水,悄然融入,带来了更深邃的、属于时间的醇厚与甘洌。


    两种味道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在口腔中奇妙地融合、递进,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通体舒泰的“鲜美”感受。


    这感觉,如同黑暗中划过的第一道微光,如同冰封万载的荒原上,悄然萌发出的一丝绿意。


    转瞬即逝。却真实无比地存在过!


    他那片死寂的、如同被覆盖了厚厚尘埃的味觉世界,被这突如其来的、陌生的感官体验,硬生生撕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


    冰冷的数据库瞬间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未知信号!无法归类!无法量化!


    理性告诉他,这不可能。


    他的生理缺陷是经过无数次医学检测确认的。


    但那残留的、若有若无的“鲜”感,如同烙印般,清晰地停留在他的感知末梢。


    陆延舟猛地抬起眼,第一次,不再是冷静的观察与分析,而是带着一种近乎锐利的、充满了探究与难以置信的目光,直直地射向站在展示台后,依旧一脸平静的姜柠。


    他的视线,仿佛要穿透她那清冷的外表,看进她那双沉静眼眸的深处,去寻找这颠覆他认知的“异常”的根源。


    这个女人……


    她的菜……


    姜柠似乎感受到了这道过于专注和锐利的目光,她微微抬眸,迎上了陆延舟的视线。


    她的眼神清澈见底,没有任何闪躲,也没有因为对方是权势滔天的科技巨头而有丝毫怯懦或讨好。


    仿佛只是在回应一个普通的注视。


    四目相对。


    一个眼中是尚未平息的、理性世界被撕裂的波澜与极致的探究。


    一个眼中是亘古不变的、对自己技艺的绝对自信与纯粹坦然。


    这无声的交锋,在空气中碰撞出无形的火花。


    其他评委还在滔滔不绝地盛赞,观众席的掌声与欢呼也未曾停歇。


    但在这喧闹的中心,两人之间,却仿佛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寂静的场域。


    陆延舟看着姜柠,看了足足有三秒钟。


    然后,他什么也没有说。


    没有数据点评,没有理性分析。


    他只是缓缓地,将手中的勺子放下,动作比平时慢了半拍。


    然后,他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前方,恢复了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冰冷数据世界的地基,已经因为那一口豆腐,产生了一道细微却无法忽视的裂痕。


    而那个叫姜柠的女人,以及她那能唤醒他死寂味觉的“异常”食物,已经从一个需要观察的“变量”,升级为了一个必须深入研究的、优先级最高的“特殊课题”。


    味觉初醒,因果已种。


    这场始于技艺碾压的风暴,终于,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关乎救赎与改变的隐秘核心。


    姜柠看着陆延舟恢复平静的侧脸,虽然不解他刚才那瞬间的异常注视,但也并未深究。


    她只是觉得,这位陆总,似乎也并非全然是台冰冷的机器。


    她收回目光,微微垂下眼帘。


    她知道,直播的逆转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路,并不会因为一朵“玉簪花”就变得平坦。


    但至少,她用实力,


    为自己赢得了继续站在这个舞台上的资格,赢得了让更多人,看到她所守护的“食之道”的机会。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