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国库要满了,账本不够用了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苏清影几乎是飘着走出紫宸殿的。


    她手里捏着那道准许她“收账”的口谕,感觉比捏着一百万两黄金还踏实。


    她一回到户部衙门,就把那块写着“清静”的牌子从门上摘下来,往地上一扔。


    “都给我出来!所有会算账的,能走路的,都出来!”


    户部大堂里,一群主事和书吏们睡眼惺忪地探出头来。


    苏清影一脚踹开离她最近的一间公房的门,把里面正打瞌睡的户部侍郎给揪了出来。


    “还睡!咱们户部要发了!起来干活!”


    那侍郎吓得一个激灵,连忙站直了身子。


    苏清影抓起桌上的一个算盘,高高举起。


    “传我命令!户部所有官吏,分为三十七队!每队由一名主事带队,配十名最好的账房先生!”


    她把算盘重重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锦衣卫已经把路给咱们铺好了!从今天起,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


    她眼中放着光,那光比金子还亮。


    “去抄家!不,是去接收!河东裴家,青州李家,范阳卢家……这些蛀虫几百年搜刮的民脂民膏,现在,都是咱们大夏的!”


    “地契、房契、金银、粮仓、铺子!一根针,一根线,都给本尚书算清楚了!谁要是敢在账目上动手脚,或是私藏一个铜板,别怪我把他挂在户部门口当算盘珠子!”


    整个户部衙门,瞬间炸开了锅。


    一群成天跟数字打交道,穷得叮当响的文官,听到“抄家”这两个字,眼睛都绿了。


    “尚书大人放心!保证连他们家老鼠洞里藏的铜钱都给翻出来!”


    “咱们这就出发!”


    苏清影看着手下这群如狼似虎的“账房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转身,对着自己的心腹侍女吩咐道:“备车!去工部!找江灵儿!”


    侍女不解:“尚书大人,您找江尚书做什么?”


    苏清影一边走一边说:“你不懂,咱们这次要收的东西太多了,国库的锁,都是前朝的老古董,不结实。


    我得找灵儿,让她给我打造一批天下第一结实的锁头!顺便,再让她给我造几千辆载重最大的四轮马车!”


    她仿佛已经看见,无数的金银财宝,正排着队,等着往她的国库里跳。


    河东郡,郡守府。


    天刚蒙蒙亮,府内的血迹还没完全干透。


    一群穿着旧官服的小吏,正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昨天夜里,锦衣卫冲进来抓人,大军封锁全城,那场面,他们这辈子都忘不掉。


    前任郡守,还有郡丞、主簿,凡是跟裴家沾亲带故的,全都被拖了出去,现在尸体还在城门口挂着。


    整个官府,群龙无首,彻底瘫痪了。


    就在这时,府衙大门被“吱呀”一声推开。


    李默身穿一身崭新的青色官袍,逆着晨光,走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一队面无表情的锦衣卫,和两名身披重甲的镇北军百夫长。


    “你……你们是什么人?”一个胆子稍大的老书吏,颤颤巍巍地问道。


    李默没有说话,只是走到大堂主位前,从怀里掏出一卷空白的圣旨。


    当着所有人的面,他展开圣旨,提起笔,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委任幽州学子李默,为河东郡郡守,即刻上任,钦此。”


    他将圣旨往桌案上一拍,那鲜红的玉玺印记,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从现在起,我,就是河东郡守。”


    李默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他想起了陛下的教诲。


    “你们,”他指着那群小吏,“谁是管户籍的?谁是管田亩的?谁是管府库的?都给我站出来!”


    小吏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动。


    李默也不着急,他转身对身后的锦衣卫校尉说:“把府里所有卷宗,全部搬到这里来。”


    很快,堆积如山的竹简和发黄的纸张,被堆满了整个大堂。


    李默直接坐到地上,拿起一卷户籍册,开始翻看。


    “城东,王麻子,家中五口,佃农,租裴家田三十亩……”


    “城西,刘铁匠,夫妻二人,无田,靠打铁为生……”


    他看得极快,嘴里念念有词,手里的笔不停地在一张白纸上记录着什么。


    那些小吏们都看傻了。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官老爷。


    不上任先摆官威,不问案,不喝酒,居然一头扎进了这堆没人愿意碰的故纸堆里。


    一个时辰后,李默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他走到那群小吏面前,将手里的白纸递给那个老书吏。


    “按照这张单子,立刻张贴告示。告诉全城百姓,凡是被裴家强占的田产,三日内,可来官府登记,核实无误后,立刻归还!凡是给裴家做佃户的,今年租子全免!”


    他又拿出另一张纸。


    “这是我刚算出来的,裴家府库里,有存粮三十万石。从明天开始,在城东、城西、城南,设三个施粥点,让所有人都有一口饭吃!”


    他顿了顿,看着那个已经呆住的老书吏。


    “听明白了?”


    “明……明白了!”老书吏拿着那两张纸,手都在抖。


    “那还愣着干什么?去干活!”李默喝道。


    “是!是!”


    一群小吏如梦初醒,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李默看着他们忙碌的背影,又看了看门外那些因为害怕而不敢靠近,却又伸长了脖子观望的百姓。


    他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把火,已经烧起来了。


    三日后,神京,金銮殿。


    早朝的气氛,有些诡异。


    往日里站得满满当当的大殿,此刻空出了一小半。


    剩下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前朝旧臣,一个个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叶凡身穿龙袍,端坐龙椅,面色平静。


    “柳爱卿。”


    “臣在。”柳清歌出列。


    “把这几天的捷报,给诸位大人,念念吧。”


    “遵旨。”


    柳清歌拿出厚厚一叠奏报,用她那清冷的声音,开始宣读。


    “锦衣卫奏,河东裴氏,谋逆罪证确凿,主犯一百零七人已伏法。从其族中,查抄田产一百二十万亩,黄金三百七十万两……”


    “镇北军奏,青州李氏,通敌叛国,满门尽诛。缴获私藏军械三千套,战马五百匹……”


    “范阳卢氏……”


    每一句,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殿内百官的心上。


    那些空出来的位子,原本站着的是谁,他们心里一清二楚。


    等柳清歌念完,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叶凡的目光,缓缓扫过下面一张张惨白的脸。


    “朕说过,朕的天下,不养蛀虫。”


    他站起身,走到御案前,拿起另一份名单。


    “现在,蛀虫清理干净了,这大夏的屋子,也该换些新梁柱了。”


    “传朕旨意!”


    “李默,任河东郡守!”


    “张远,任青州刺史!”


    “王陵,任户部侍郎!”


    ……


    叶凡每念出一个名字,殿下的旧臣们,心就沉下去一分。


    这些名字,他们一个都不认识。


    他们只知道,从今天起,这朝堂,再也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朝堂了。


    他看着下面那些惶恐不安的旧臣,和几位新提拔上来的,站在那里还有些拘谨的年轻人,忽然觉得这大殿,敞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