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安民告示,三州归心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太原城内,叶凡坐在刺史府的大堂里,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书账册。王奎站在一旁,脸上还带着兴奋。


    “将军,并州的库房清点完了。”王奎拿着一本册子,“黄金三十万两,白银八百万两,粮食够十万人吃半年。”


    叶凡点点头:“李渊这老狐狸倒是会敛财。”


    张成从外面大步走进来:“将军,凉州那边也清点完了。马腾虽然兵少,但丝路生意做得不错,库房里的金银不比并州少。”


    “很好。”叶凡放下手中的文书,“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抚民心。奎子,你去准备安民告示,我要亲自写。”


    王奎有些疑惑:“将军,咱们刚打下两州,百姓肯定害怕。写告示有用吗?”


    叶凡哈哈一笑:“奎子,你只会打仗,不懂治政。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你要记住。”


    正说着,柳清歌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厚厚一摞文书。


    “公爷,两州的官员名册都在这里。”柳清歌将文书放在桌上,“大部分官员都表示愿意归降,但也有不少人逃跑了。”


    叶凡翻看着名册:“逃跑的就算了,愿意留下的说明还有良心。清歌,你觉得这些人可信吗?”


    “暂时可用,但需要派人监督。”柳清歌想了想,“公爷,我建议从幽州调一批官员过来,和本地官员搭配使用。”


    叶凡点头:“这个主意不错。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让百姓安心。”


    他拿起笔,在宣纸上写道:“镇国公告示:并州凉州百姓,本公奉朝廷之命,平定叛乱,还两州太平。


    即日起,减免两州赋税一年,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凡愿归顺者,既往不咎。”


    王奎看着告示,挠挠头:“将军,减免一年赋税?这得损失多少银子?”


    “奎子,你这就不懂了。”叶凡将告示递给柳清歌,“现在损失点银子,换来的是百姓的拥护。有了民心,还怕没有银子吗?”


    柳清歌接过告示,眼中闪过赞赏:“公爷高明。战乱之后,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这道告示一出,两州民心必定归附。”


    张成也点头称是:“将军英明。末将在凉州这几天,听到不少百姓抱怨战乱不断。如果真的减税免赋,他们肯定感激涕零。”


    正说着,苏清影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兴奋。


    “公爷,好消息!”苏清影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账册,“两州的财政情况比预想的要好。”


    叶凡来了兴趣:“说说看。”


    “并州每年的税收是三百万两,主要来源是煤铁开采和农业。凉州虽然地处偏远,但丝路贸易发达,每年光是过路费就有二百万两。”


    苏清影快速翻着账册,“加上两州的存银,我们的财政实力直接翻了一倍。”


    王奎瞪大眼睛:“这么说,咱们现在是真正的富可敌国了?”


    苏清影笑着点头:“不止如此。并州的煤铁储量惊人,如果大规模开采,每年的收益至少五百万两。凉州控制着通往大越的商路,只要经营得当,收益也不会少。”


    叶凡满意地点头:“清影,你立刻安排人手,接管两州的财政。记住,该花的钱不能省,该收的税也不能少。”


    “公爷放心,我已经派人去了。”苏清影合上账册,“对了,江灵儿传来消息,她想在两州设立分坊。”


    正说着,江灵儿风风火火地跑进来。


    “公爷!我刚看了并州的矿山,简直是宝山啊!”江灵儿兴奋得脸都红了,“那里的煤质量比幽州的好三倍,铁矿石的品位也高得惊人。”


    叶凡哈哈大笑:“灵儿,看把你激动的。”


    “公爷,您不知道,有了这些优质原料,我能造出更好的武器装备。”江灵儿掰着手指头算,“还有水泥,就地取材能降低一半成本。”


    柳清歌在一旁提醒:“灵儿,别光想着造东西,也要考虑安全。两州刚刚平定,情况还不稳定。”


    江灵儿拍拍胸脯:“清歌姐放心,我会小心的。而且有王统领和张统领保护,不会有问题。”


    叶凡站起身来:“既然大家都到了,我宣布几个决定。”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等待叶凡的指示。


    “第一,王奎担任并州军政长官,张成担任凉州军政长官。你们两个要尽快稳定局势,整编降军。”


    王奎和张成齐声应道:“是,将军!”


    “第二,清歌负责建立新的行政体系,把幽州的经验推广到两州。”


    柳清歌点头:“公爷放心,我会尽快安排。”


    “第三,清影继续管理财政,统筹三州的经济发展。”


    苏清影应声:“明白。”


    “第四,灵儿可以在两州设立分坊,但要注意安全。”


    江灵儿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公爷威武!”


    叶凡摆摆手:“别高兴得太早。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百姓安心,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来抢劫的,而是来保护他们的。”


    王奎有些不解:“将军,咱们本来就是来保护百姓的啊。”


    “奎子,百姓不知道啊。”叶凡走到窗前,望着街上稀稀拉拉的行人,“他们只看到我们的军队,只听到打仗的消息。现在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为了他们好。”


    柳清歌若有所思:“公爷,您是想让百姓主动拥护我们?”


    “聪明。”叶凡转身看向众人,“强扭的瓜不甜,只有百姓真心拥护,我们的统治才能长久。”


    张成挠挠头:“将军,具体怎么做?”


    “很简单。”叶凡重新坐下,“除了减税免赋,还要开仓放粮,修桥补路,兴办学堂。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好处。”


    苏清影快速计算着:“公爷,这些都需要大量银子。”


    “银子不是问题。”叶凡挥挥手,“现在花出去的每一两银子,将来都会十倍百倍地收回来。”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卫快步走进来。


    “公爷,外面聚集了很多百姓,说是要见您。”


    众人面面相觑,王奎紧张地按住刀柄:“将军,会不会有危险?”


    叶凡摆摆手:“不用紧张。走,出去看看百姓想说什么。”


    一行人来到刺史府门前,只见门外黑压压跪着数百名百姓。看到叶凡出现,人群中立刻爆发出议论声。


    一个白发老者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草民见过镇国公。”


    叶凡快步上前扶起老者:“老人家快快请起,有话好说。”


    老者眼中含泪:“公爷,您真的要减免我们的赋税吗?”


    “当然是真的。”叶凡扬声说道,“本公说话算话,绝不食言。”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欢呼声。一个中年汉子大声喊道:“公爷威武!镇国公威武!”


    其他百姓也跟着喊起来:“公爷威武!镇国公威武!”


    叶凡被这阵势搞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大家不要这样,本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老者擦着眼泪:“公爷,您不知道,这些年战乱不断,我们苦不堪言。现在终于有了明主,我们怎能不激动?”


    中年汉子也跟着说:“是啊公爷,李渊那老贼年年加税,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您一来就减税,简直是救命恩人啊!”


    叶凡心中暗喜,面上却保持平静:“大家的苦处本公都知道。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本公。”


    人群中又爆发出一阵欢呼。


    这时,一个年轻人挤到前面:“公爷,听说您要开仓放粮?”


    “没错。”叶凡点头,“明日开始,凡是家中缺粮的,都可以来领取。”


    年轻人激动得语无伦次:“公爷,您真是活菩萨啊!”


    叶凡哈哈大笑:“本公可不是菩萨,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安居乐业。”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柳清歌脸色一变,快步走到叶凡身边。


    “公爷,锦衣卫快马来报,应该是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