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史上第一次火炮战争
作品:《从崖山开始的流浪大宋》 鹰嘴崖大捷的兴奋过后,赵昺在君临皇宫中待得愈发烦闷。
每日处理的都是各地奏章、建设规划,虽是国家根本,但他内心深处那股来自现代灵魂的躁动。
以及对亲眼见证、甚至亲手主导一场决定性陆战的渴望,让他难以平静。
这会让人留名青史,这对一个穿越者来说是多么诱人的事情。
他将目光投向了依旧战火纷飞的南部战线。
当他在朝会上提出要亲自率领神机营南下增援时,遭到了几乎全体文官的强烈反对。
“陛下!万乘之尊,岂可轻涉险地?”
文天祥第一个出列,言辞恳切,“南方瘴疠横行,战事胶着,若有闪失,臣等万死莫赎!神机营虽利。
交由张世杰或陈为公指挥即可,陛下当坐镇中枢,统筹全局啊!”
保守派的王尚书更是激动:“陛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您若亲征,置朝廷于何地?置祖宗社稷于何地?
况且……那神机营终究是新军,万一临阵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赵昺耐心地听着,他知道这些顾虑并非全无道理。
但他心意已决,必须找到一个足以说服所有人的理由。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群臣:
“诸卿之忧,朕岂不知?然,诸卿可曾想过,朕为何要建神机营?”
他不等回答,继续说道:
“不仅仅是为了多一种利器!更是为了探索一条新的强军之路,一条足以让我启宋未来不惧任何陆上强敌的道路!
这条路的成败,关乎国运。而这条路的第一次真正考验,就在南部丛林!”
他走到大殿中央,声音沉稳而有力:
“朕若一直安居宫中,只听前线奏报,如何能真正了解这新军、新战法的优劣得失?
如何能做出最符合实际的决策?纸上谈兵,乃兵家大忌!
朕亲自前往,非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亲眼看,亲耳听,亲自判断!此其一。”
他顿了顿,看向文天祥:
“其二,南部将士浴血奋战已久,朕亲临前线,便是告诉所有将士,朝廷与他们同在!
朕与他们同甘共苦!此乃鼓舞士气、凝聚军心之最快途径,胜过万千封赏诏书!”
“其三,”赵昺看向窗外,“朕此行,并非孤注一掷。
君临有文先生及诸公坐镇,朕放心。神机营乃我朝心血,朕亲自坐镇指挥,方能发挥其最大威力,也可防止因不熟悉新式战法而导致的误用、浪费。
况且……”
他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朕还会带上那位阿瑜陀耶亲王。让他亲眼看看,我启宋的雷霆之威,不仅能在海上施展,在陆上同样能摧枯拉朽!
这比任何国书都更有说服力。”
文天祥沉吟良久,最终长叹一声,躬身道:
“陛下思虑周详,老臣……无异议矣。
只是万望陛下以龙体为重,切不可亲冒矢石!”
连最持重的文天祥都同意了,其他官员虽仍有担忧,却也无力再反对。
启新二年秋,赵昺御驾亲征。
一支由一万两千名精锐组成的大军,这是除原本的4个军之外,新键的神机军。
携五十门各式火炮,押解着神情复杂的阿瑜陀耶亲王,沿着已经初步修通的南疆关道,浩浩荡荡向拉纳州进发。
朱世杰作为神机军副将,沿途不断与赵昺探讨着火炮在复杂地形下的运用,以及如何与步兵、骑兵协同。
十数日后,大军前锋已进入拉纳州境内。
斥候来报,前方三十里处的野牛谷,发现三佛齐一支约八千人的偏师,正试图穿插,切断拉纳城与后方的联系。
“来得正好!”赵昺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传令!全军加速,抢占野牛谷北侧高地!神机营按预定方案,构筑发射阵地!”
野牛谷是一片相对开阔的谷地,两侧是起伏的丘陵,中间有溪流穿过,正是适合发挥火炮威力的理想战场。
当启宋军阵型刚刚在北侧丘陵展开时,三佛齐的军队也出现在了谷地南端。
他们看到了启宋的军旗,也看到了那数量众多、被骡马拖拽或由士兵推动的、覆盖着炮衣的黑铁管子。
三佛齐的统帅,一名身经百战的悍将,起初并未将这些铁管子放在眼里。
“故弄玄虚!弓箭手准备!盾牌手前突!让这些宋人尝尝我们冲锋的厉害!”
他下令部队以传统的密集阵型,在弓箭掩护下开始推进。
他们经历过与陈为公部的丛林缠斗,认为宋军陆战主力依旧是依靠强弩和坚固阵型,只要顶着箭雨冲上去近身搏杀,胜利就属于他们。
然而,当他们进入八百步距离时,启宋军阵中那些覆盖物被猛地掀开,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
“目标,敌密集步兵阵!霰弹装填!距离七百五十步!”朱世杰冷静地下令。
三佛齐士兵看着远方那些奇怪的装置,有些疑惑,但冲锋的脚步并未停止。他们相信自己的藤甲和盾牌。
“放!”
轰!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再次响起,但与海上那沉重的实心弹轰鸣不同,这一次的声音更加密集、尖锐!
数十门火炮同时喷吐出大片的死亡之雨,成千上万的铁珠、碎铁片如同狂风暴雨般扫向正在冲锋的三佛齐军阵!
冲在最前面的盾牌手和弓箭手,如同被无形的镰刀割倒的麦子,瞬间倒下了一大片!盾牌在如此近距离的霰弹射击面前如同纸糊,藤甲更是毫无作用。
惨叫声顿时取代了冲锋的呐喊,整齐的阵型被打得千疮百孔,陷入一片混乱。
“这……这是什么妖法?!”
三佛齐统帅在后方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如此高效、如此残酷的杀戮方式。
还不等他调整战术,第二轮炮击又至!这一次,部分火炮换装了实心弹,沉重的铁球呼啸着砸入混乱的人群中,
犁出一道道血肉模糊的通道,甚至将试图重组阵型的军官连人带旗一起砸碎。
阿瑜陀耶亲王被安排在后方一个相对安全的高地,用望远镜目睹了这一切。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海上的惨败记忆犹新,而眼前这陆地上的屠杀场面,更加血腥,更加直观。
他彻底明白,启宋拥有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战争方式。
三佛齐的士兵们崩溃了。
他们不怕刀剑,不怕弓箭,但这种来自远方、无法理解、无法抵挡的毁灭性打击,彻底摧毁了他们的勇气。
幸存的士兵开始不顾军官的呵斥,向后溃逃。
整场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三佛齐的偏师遭遇重创,伤亡超过三分之一,残部狼狈不堪地向南逃窜。
他们的统帅在亲卫拼死保护下才得以脱身,心胆俱裂地向后方主力送去了紧急军报:
“宋人陆上亦有雷霆神器!不可力敌!速请象兵支援!”
野牛谷之战,神机营首次陆战告捷,声威大震。
赵昺站在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的战场上,看着士兵们清理战场、收缴战利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不过他也知道,这只是开始,三佛齐的王牌,战象部队,恐怕很快就要登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