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一袋粮食配一把刀
作品:《从崖山开始的流浪大宋》 “末将有一事不明。”徐力威道。
赵昺此时正看着兵士们把一担担上好的面粉白米,一箱箱好盐和上好的金银珠宝,放在街道上。
“哦,爱卿请问。”赵昺看向徐力威。
“不知道我们为何要把这些东西分给百姓,这是不是有点糟蹋了。”徐力威不解道。
赵昺微微摇头,“非也,这些东西都是百姓生产的,只不过被元军收刮了而已。
东西太多,我们的船太小,若是装得太满,反而影响舰队速度。
既然如此,还不如把多出来部分分给百姓。”
说到这里赵昺突然想到了什么,就要来一个兵士吩咐道:
“有粮食财物还不行,百姓没有武器可保不住他们,去把军械库打开,把里面的刀兵利器撒到街上去。”
街道上依旧是像之前一样安静,每个店铺都紧紧的关着门,不过赵昺知道,百姓们都在门后看着呢。
吩咐完之后,赵昺才继续向徐力威解释:
“徐将军可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赵昺目光扫过寂静的街道,声音沉稳:“我们今日分粮,百姓能饱食几日;我们分银,或许能解一时之困。但元军若卷土重来,这些钱财粮食转眼又会被掠夺一空。”
徐力威若有所悟,却仍皱眉道:“可分发兵器,若是百姓拿去为匪...”
“为匪?”赵昺轻笑一声,指向残破的城墙,
“元军铁蹄之下,谁才是真正的匪?百姓手无寸铁,只能任人宰割。
今日我们给他们刀剑,不是教他们为匪,而是给他们自保之力,一袋粮食配一把刀,我觉得才是最好的搭配。”
正说着,士兵们已经抬出一箱箱兵器堆放在街道中央。
刀枪剑戟在夕阳下闪着寒光,与一旁的白米银钱形成鲜明对比。
赵昺大步走向街心,拾起一柄长刀,朗声道:
“广州城的父老乡亲!这些粮食银钱,本就是你们劳动所得;
这些兵器,本该是保护你们安宁的利器。今日物归原主,望诸位好自为之!”
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两侧民居中隐约传来细微声响,但依旧无人敢出来。
徐力威低声道:“陛下,似乎无人敢取...”
赵昺却胸有成竹:“放心,我们走后,自会有人来取。
记住,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今日种下的种子,迟早会发芽。”
说罢,赵昺挥手,宋军排成队列向着港口而去。
等宋军走远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颤巍巍推开房门,小心翼翼地走向那堆物资。
他先是抓了一把米,又犹豫地看向那些兵器。
老者突然跪下磕头:“谢陛下恩典!元兵杀我儿子,抢我粮仓,小老儿...小老儿愿以残躯保家乡!”
说着,他颤抖着握住一柄长刀,眼中燃起久违的光芒。
仿佛是个信号,一扇扇房门陆续打开,百姓们慢慢走出,从迟疑到坚定,从畏缩到果敢。
很快,街道上就挤满了领取物资和兵器的民众。
徐力威看着这景象,终于恍然大悟:“陛下圣明!这不是分发物资,这是在点燃反抗的火种啊!”
赵昺微笑点头,望向远方的海平面:“让张弘范来吧,这次他要面对的不仅是宋军,还有千万个手握刀剑、誓死守护家园的百姓。”
暮色中,领取兵器的百姓们自发跪成一片。
“我要跟宋君走!”
“皇上,带我们一起去吧。”
不是年轻人拿着刚刚才捡到的刀剑,自发跟着宋军。
那柄柄闪亮的刀剑,在夕阳余晖中仿佛一片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广州城的夜空。
广州城遇袭的事情,张宏范是在第3天清早才知道的。
当他得知广州城内的元军被一锅端了,连府库都被一扫而空,他感觉自己的肺都要气炸了。
副官见状,小心翼翼地问道:“国公爷,接下来我们是守在安南还是……”
“啪!”
张宏杰给了那副官一个响亮的耳光,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回广州!”
一日之后,挂着元军旗帜的舰队出现在了广州港外。
数百艘战舰连绵不绝,如同一道黑潮扑面而来。
张宏范脸色铁青,原本停泊在港口里的运输船,现在已经消失无踪,显然是被宋军夺走。
没有这些运输船,元军的舰队就无法获得补给,不过好在,广州城的仓库里面存放的足够的粮食和辎重。
那么大量的东西,送君就算攻得下,也带不走,粮食可以烧毁,但那些兵器之类的,短时间内难以破坏。
随着元军登陆,广州城又回到了元朝的控制下。
“报告国公,府库已经被掠夺一空,所有的粮草武器和辎重都消失不见。”
一名军需官报告道。
“怎么可能。”张弘范拳头砸在了墙壁上,怼出了一个大洞,
“粮食就算是烧了,也看得见灰,兵器就算是融了,也能看到渣,现在你告诉我凭空消失了吗!”
周围的人都死死地低着头不敢招惹盛怒上的张弘范。
过了一会儿,等张弘范气消了点,副官才小声地对他道:“我们拷问了几个人,那些东西宋没有拿走多少。”
“那去哪里了?”
“都被宋军发给百姓了,他们不仅把粮食财宝之类的发了下去,还把武器一起发了。”
“那还等什么,挨家挨户地搜,把东西都给我找回来!”
面对又一次发火的张宏范,下属们依旧是低着头,没有一人回应他。
开玩笑,现在整个广州城,在南宋末年的时候统计就有将近20万户,接近100万人。
这还是不算隐户的情况。
广州府库里面存有的兵器甲胄足够武装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了,这原本是忽必烈打算讨伐安南提前准备的。
现在全落在百姓的手中。
你要是挨家挨户上门要交出他们拿到的钱粮和武器,那百姓可不敢答应,谁知道元军会不会把原本属于百姓的东西说是他们抢来的。
这种事情上不可能存在信任,更何况元军可是有屠城灭村的前科的。
如果逼得太死,说不定他们就操着兵器跟元军干了。
冷兵器时代,普通人和士兵最大的区别就是武器和盔甲,如果双方装备一样的话,那就是比人数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元军虽然精锐,可是舰队全部算上也就只有几万人。
至于把广州城屠了那更不可能,兵力不够,而且这里的百姓有了武器之后,也不是待宰的羔羊。
怒头一过,张宏范也回过味来了,又气又怒又无可奈何地道:
“这简直是阳谋,宋军真是歹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