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陆秀夫舌战安南群儒
作品:《从崖山开始的流浪大宋》 安南王宫外朝紫宸殿,此处是安南国朝廷的中心,是大臣与国王共同商议国事的地方。
殿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去,雕甍画栋,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
虽无临安宫城那般气排,但也颇有唐宋之气势。
其内部正中设有朱漆方台和金漆雕龙宝座,御座上坐着的正是安南国国王,而其左手边,放着一把御座,太上王端坐其上。
安南的诸位大臣分列两边,他们此时都低头看着玉笏,一言不发。
“你们都聋了吗,现在怎么办?蒙古使节在升龙城中被杀,恐怕不日蒙古的军队又至。”
见国王在御座上狂怒,众大臣的头低的更低了,对蒙主战派不敢开口,生怕国王怀疑是他们指使的。
而主和派更是动都不敢动,他们生怕国王会心血来潮派他们去和蒙古解释,那肯定是十死无生的。
这时,大殿外,一个军士来报,“王上,我们抓到刺客了。”
“把他们押上来,我倒要看看是哪里的好汉。”
安南国王咬牙切齿道。
“是我大宋的好汉。”
大殿外传来一声喝声,随后陆秀夫将武器卸下交由侍卫,整理衣冠,大步走进宫殿,向两位国王和众大臣行礼。
安南国王陈昑拍案怒斥:"陆丞相!你竟在朕的王城当街杀使,莫非是要陷我安南于战火?"
陆秀夫行了个拜礼后起身朗声道:“安南国王殿下、太上王殿下、列位公卿。今日秀夫血溅王城,诛杀蒙使,非不知礼也,实存大义也!
蒙古铁骑所到之处,城池被毁,百姓涂炭。他们的使者表面来交好,实际上是定来打探情报虚实。
如果放虎归山,安南虚实尽入元虏朝廷矣!”
陆秀夫气势夺人,仿佛他此刻不是犯下重案的人,而是安南的国王一般。
“呵呵,陆大人大言不惭啊。”亲蒙派大臣阮仁哲冷笑:"宋国自身难保,还想拖我们下水?蒙古铁骑南下,你们可能抵挡?"
陆秀夫突然转身而视:"阮大人可记得三年前大理段氏也是这般想?如今他们的王城已成蒙古牧马场!"
随后他不再理会阮仁哲,而是直视着安南国王,衣袍无风自动,
“蒙古要的从来不是盟约,而是臣服!是跪着生还是站着死,请诸君细思!”
“陆相所言极是!蒙古水师已在红河口岸聚集,其铁骑亦在边关游弋,所谓借道实为试探!”
安南的朝廷里面也不全是软骨头,主战派陈光启出列声援陆秀夫,
“王上,此唇亡齿寒之理啊,段氏的教训犹在眼前啊。”
国王陈昑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绝对不想与蒙古媾和,可是安南根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而现在蒙古舰队就在红河河口,安南的海军力量并不差,偷袭之下,还是很有把握歼灭这支蒙古舰队的。
但是歼灭之后怎么办?
如今蒙古使臣在皇宫前被杀,他已经百口莫辩了,如果再把蒙古的舰队尽数全歼,那安南就只有跟蒙古死磕到底了。
太上王陈晃开口道:“当年蒙古逼朕称臣纳贡时,若非宋军在北方牵制,恐怕那时我安南就挡不住了。
而且蒙古使臣还索要大宋皇帝,可他如今并不在安南,我们也没法跟他们交代,那大宋国书里……”
国王陈昑烦躁地摆手,轻柔太阳穴,“大宋的国书本王看过,可二十万担粮食不是小数!现在安南并没有准备好与蒙古开战,仍需要时间准备,可有蒙古发现该如何交代?”
陆秀夫突然单膝跪地:“可对外宣称粮船遭劫!秀夫愿亲笔留下‘抢劫文书’,所有罪名由我一力承担!”
见陆秀夫如此表态,朝堂上众臣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阮仁哲嗤笑:"空口白话!谁知你们得到粮草后会不会反咬一口?"
陆秀夫仰天大笑,突然撕开左袖露出狰狞箭伤:"这是秀夫在崖山为护驾所受的箭伤!若大宋有背盟之日,请安南将士以此箭射我胸膛!"
“陆大人真好汉也,我安南竟没有一人有如此胆识。”安南国王眼神如鹰,“但若借粮...陆大人以何等保障?”
“以身入局,不敢当而。”陆秀夫抱拳道:“我陆秀夫,大宋左相,光禄大夫,太子少保,自愿为质,但请安南诸公放心,明年此时,大宋必然归还。”
满殿寂静中,太上王猛地拍案而起:"好!就冲丞相这股血性!大宋仍是我安南之友!准了!诸位可还有异议?"
“太上王圣明!”满朝文武,跪地齐唱。
见此情况,安南国王往后瘫坐在御座之上,摆手道:“就按太上王的意思去办吧,谁愿意出粮?”
原本低着头看着笏板的陈平继出列道:“臣正好有20万担粮明日运达,可助陆丞相。”
皇宫外城处,陈平继叫住了陆秀夫。
“君实,临安一别,如今已过五载,你还是那么健硕,风度翩翩啊。”
陆秀夫抚须道:“平继,若有再回临安时,你我再游西湖,饮茶赏夜,重温青年之志,岂不快哉。”
说着,陆秀夫拱手道:“平继兄,你愿出粮,在下十分感激。”
“欸,王上会补偿我的,倒是你以身入局,昨日如此果决,我实在没想到啊,不过还得你们配合演一场戏。”
说罢,陈平继附耳在陆秀夫旁说了几句。
第2天,红河入海口不远处,几艘挂着元朝旗帜的大船,正静静地停在港口。
海面上飘着薄雾,一片宁静。
突然,一艘挂着陈字旗号的运粮船,冒着火光向着入海口冲去。
蒙古舰队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情况,这时另一艘挂着蒙古使节旗帜的战船,突然从红河上游冲出,向着那粮船追去。
片刻后粮船便被追上,十几个蒙古军打扮的人跳班上了粮船,很快把粮船控制住,随后两艘船,一前一后驶向大海。
此时一头雾水的蒙古舰队才刚刚起锚,想要追上去问个清楚。
这时十几艘安南战舰突然驶出把他们团团围住,“蒙古使节舰队竟然敢袭击我国运粮船只,给我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