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隐于经典之下的东风
作品:《食戟之料理的领域》 翌日,当晨光驱散薄雾,极星寮的大部分成员都已动身前往赛场,去观看选拔赛第二日的激战。寮内顿时空寂下来,唯有厨房里渐渐弥漫开的紧张气息,预示着这里即将展开另一场无声的较量。
婷婷和一色慧站在料理台前,周围堆满了食材。一色慧菜园里新采的细香葱还挂着露水,嫩绿的菊苣叶片紧实;旁边是吉野悠姬昨晚送来的、处理好的乳鸽,肉质紧实,透着新鲜的光泽;伊武崎峻提供的、带有独特烟熏风味的粗海盐盛在小碟里;凉子酿造的米醋和几种发酵酱汁的试作品也摆在角落,散发着微妙复杂的香气。
“那么,从最初的问候开始吧。”一色慧系好围裙,神情是少有的专注。
婷婷点头,取过准备好的蟹肉。她第一次将蟹肉打成慕斯,与舒芙蕾面糊混合烘烤。出炉的舒芙蕾膨胀得完美,点缀黑松露后香气扑鼻。然而,她尝了一口,微微蹙眉:“形态对了,但蟹肉的鲜味在蓬松的口感里显得太模糊,不够清晰。”
一色慧放下手中正在处理的鲷鱼,过来尝了尝。“蓬松感极佳,”他细细品味,“但松露的香气确实有些霸道。或许……在蟹肉慕斯里融入一点点用火腿和鸡骨熬制的高汤冻?增加鲜味的层次和厚度,但要注意量,绝不能影响面糊的结构。”
“风险不小,但值得一试。”婷婷立刻着手准备第二轮。她小心翼翼地将少量浓缩高汤冻融入蟹肉慕斯中,再次调整面糊比例。
另一边,一色慧的鲷鱼鞑靼也遇到了问题。他用柚子汁和少量白酱油替代传统的柠檬和盐,但第一次调配后,他尝了尝,摇头:“柚子的酸味太突出,抢走了鲷鱼的清甜。”他沉吟片刻,减少了柚子汁,加入一点点凉子酿造的、风味更醇厚的米醋,又切了极细的姜末撒入,“试试用姜的温和辛香来平衡过渡?”
汤品的考验更为严峻。婷婷的法式澄清鸡汤在第一次澄清后,达到了琥珀般的清澈,但她抿了一口,眉头未展:“清澈度够了,但味道……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种中式上汤该有的、深邃的底蕴,好像在澄清过程中被削弱了。”
“初始高汤的浓郁度可能还需要加强,”一色慧建议道,“或者,火腿的比例和熬煮时间可以再调整一下。”
婷婷没有犹豫,将第一次的成品放到一边,重新起锅,投入更多的老母鸡和精华火腿,开始第二轮熬煮。
海鲜部分,一色慧的扇贝煎得恰到好处,外表金黄,内里溏心。问题出在酱汁上。他以法式白酱为基础,融入了白味增,但两者风味融合得并不理想,奶香与发酵的咸鲜仿佛各自为政。
“味增的加入破坏了乳化的稳定性,风味也衔接不上。”一色慧搅动着酱汁,面色凝重。
“试试这个?”婷婷递过一个小碗,里面是她用吉野提供的野生干菌熬制的浓缩菌菇汁,“或许这种大地风味能成为桥梁?”
一色慧接过,加入少量菌菇汁。瞬间,酱汁的风味发生了奇妙的转变,菌菇的醇厚有效地连接了奶香与味增的鲜,让整体变得和谐而富有深度。
“就是这个方向!”一色慧眼中闪过光彩,“不过,菌菇风味的强度还需要精确控制,不能掩盖扇贝的鲜甜。”
在主菜——乳鸽的处理上,两人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一色慧坚持使用低温慢煮。“慢煮能精准控制鸽肉的中心温度,达到粉红色、汁水充盈的完美状态,这是传统烹饪难以比拟的极致柔嫩。”
婷婷却提出了不同看法:“慢煮的嫩度无可挑剔,但鸽皮会失去脆香的口感和美拉德反应带来的风味。我认为,可以先低温慢煮保证鸽肉的嫩度,再用高温快煎或者喷枪炙烤鸽皮,同时兼顾内里的柔嫩和外皮的香脆。而且,你设想的照烧风格酱汁,也需要高温才能很好地附着并产生诱人的光泽。”
两人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的方法更能体现这道菜的理念。争论片刻后,一色慧提议:“既然如此,我们两种方法都做出来。等大家回来,让他们盲测决定。如何?”
“同意。”婷婷点头。这无疑是最公平的方式。
类似的分歧也出现在热盘——鸭胸上。婷婷用伊武崎的烟熏海盐混合陈皮末摩擦鸭皮,煎制后风味独特,但她对酱汁的浓稠度和与鸭肉的融合度不满意。
一色慧尝了尝她调制的陈皮鸭肉酱汁,说道:“陈皮的香气很特别,但感觉有些跳脱,和鸭肉本身的丰腴结合得不够紧密。会不会是陈皮的风味太强势了?或许可以减少用量,或者尝试用陈皮酒来代替部分新鲜陈皮?”
“陈皮的复合香气是这道菜的魂魄之一,”婷婷坚持道,手指轻轻敲打着台面,思考着,“我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既能保留这种独特的东方果香,又能让它更好地融入鸭肉的整体风味里,而不是浮于表面。”她决定尝试将陈皮更长时间地浸润在鸭高汤中慢煮,并调整酱汁收稠的火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雪芭的试验也不顺利。婷婷用新鲜生姜榨汁与蜂蜜混合,但第一次做出的雪芭,姜的辛辣感过于刺激,几乎掩盖了蜂蜜的温润,也无法起到清新味蕾的作用。
“生姜的量需要大幅减少,”一色慧尝过后,被辣得微微吸气,“或者,尝试将生姜先与部分蜂蜜熬煮一下,缓和它的烈性,再与剩余蜂蜜混合制作雪芭?”
沙拉的芝麻油醋汁比例调整了三次,才找到芝麻油与米醋的黄金平衡点,既突出东方风味,又不失清爽。奶酪与桂花蜜的搭配倒是意外地和谐,孔泰奶酪的坚果味与桂花的清甜相得益彰。
预甜点的豆乳奶冻,婷婷在凝固剂的用量上失败了两次,不是太软不成形,就是过于瓷实。第三次,她才找到那个让奶冻颤巍巍、入口即化的完美比例。淋上的山椒蜂蜜,也是反复调整山椒粉的用量,才得到那一丝微妙而非突兀的麻痹感。
甜点部分的挑战最大。一色慧专注于将抹茶的清苦与甘醇完美融入歌剧蛋糕的每一层,咖啡糖浆完全被抹茶糖浆替代,甘纳许也换成了抹茶风味,颜色的调和、每一层厚度的均匀都需极其精准。而婷婷则在试验如何将中式酒酿的发酵风味优雅地融入法式慕斯。酒酿的米粒口感需要处理,发酵酒香与奶油的融合也需要反复调试,她搭配的糖煮梨子甜度和软硬度,以及底部的杏仁达克瓦兹的酥松度,都经历了数次失败。
就连小点心也费了一番功夫。婷婷尝试在巧克力内馅中加入四川花椒,第一次,花椒的麻味过于突兀;第二次,又几乎尝不出来。她需要找到那个微妙的临界点,让麻成为惊喜的注脚,而非主导。茉莉花马卡龙的壳,也经历了数次温度和时间调整,才烤出光滑的表面和完美的裙边。
配酒的尝试同样伴随着不确定性。勃艮第克雷芒起泡酒与初步成功的蟹肉舒芙蕾搭配和谐,阿尔萨斯琼瑶浆与调整后的鲷鱼鞑靼也产生了美妙的共鸣。然而,为扇贝搭配的北罗讷河谷白葡萄酒最初版本却未能驾驭住味增白酱的醇厚,直到换了另一款酒体更饱满的才找到感觉。为澄清鸡汤搭配的汝拉黄葡萄酒带来了惊喜,其独特的咸鲜风味与鸡汤的底蕴奇妙呼应。
夕阳西下,将厨房染成一片暖黄。料理台上遍布着试验的痕迹——失败的面糊、分离的酱汁、过熟或不够入味的肉块、口感不佳的雪芭和奶冻、烤废的马卡龙壳……空气里混杂着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复杂气味。
两人脸上都带着明显的疲惫,但眼神却比清晨时更加明亮锐利。他们没有定下任何一道菜的最终版本,而是收获了一串需要精细调整的问题清单,以及几个需要依靠集体味蕾来裁决的方案选项。
“看来,我们离‘完美’还有不少距离。”一色慧看着满目狼藉的料理台,苦笑着揉了揉肩膀。
“但至少,我们知道了问题在哪里,以及可能的方向。”婷婷整理着密密麻麻的记录纸,长舒一口气,“等文绪太太和大家回来,就让他们来当裁判吧,看看那几道有争议的菜,究竟哪个版本更能打动人心。”
研修暂告一段落,极星寮的厨房在寂静中沉淀着一天的思考与尝试,等待着评判者的归来,也等待着下一次更为深入和精准的锤炼。
喜欢食戟之料理的领域请大家收藏:()食戟之料理的领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