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苛刻的条件,想免费得到专利

作品:《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这回这老外倒是没再嚷嚷着要见什么领导,在尝试购买样品失败后,他干脆利落地订购了两套,总共六个箱子,付款时毫不拖泥带水。


    林安超拿着合同,并未急着走,在一旁目睹了这整个过程。


    他想亲眼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


    当他隐约听到齐卫东几人低声谈论“专利”、“知识产权”之类的字眼时,心中顿时一紧。


    他的公司名头虽响,实际上不过是家里为了打发他而丢给他的产业。


    谁让他出身旁支,又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呢。


    他这次来买箱子,一部分是打算运回港岛倒卖,更重要的目的,正是为了那个专利!


    现在看来,已经有人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


    作为港岛的富家子弟,家里又涉足过贸易生意,他深知这种款式的箱子目前在市面上是独一份,源头只此一家。


    他立刻整了整衣领,趁着郑科长刚送走迪米特里的空当,快步走了上去。


    “林先生,您还没离开啊!是有什么事吗?”


    郑科长看见他,脸上挂着和气的笑容。


    林安超调整了一下自己的仪表,微笑着开口:“郑科长,我刚才好像听你们提到了专利的事情?不知我们是否可以就此详谈一下。”


    这句话让在场的几人面面相觑,都下意识地皱起了眉。


    他们根本没跟迪米特里聊过专利,那只是事后的内部讨论。


    不过,郑科长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走到一旁,低声交谈起来。展台边只剩下瞿梦妍和齐卫东两人守着。


    “你看看,国外的人对专利这么看重,我们自己却一点都不当回事。”


    瞿梦妍望着远处交谈的两人,忍不住小声抱怨。


    齐卫东听到这话,几乎是本能地摇了摇头:“这也没办法。就算我们有机构能申请,别人也不认啊。”


    想要注册国际认可的专利,要么是本国公民,要么其所在国必须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


    而这个组织,本身就是由西方国家主导建立的。


    瞿梦妍诧异地瞥了他一眼:“这些你也知道?”


    看到她惊讶的神情,齐卫东心里咯噔一下,暗忖自己是不是表现得太突兀了。


    他飞快地回想了一下刚才的话,还好没用什么过于专业的术语,这才松了口气,笑着解释道:“这不都是你之前跟我说的嘛,那个什么对我们搞技术封锁的巴统协议,不也是一个道理吗?难道有区别?”


    瞿梦妍思索片刻,自己确实提过类似的话题,便没再深究,点了点头:“说得也是。”


    说完,她便不再言语,目光紧紧地投向郑科长的方向,心里七上八下的。


    齐卫东也望着那边,同时还得应付偶尔过来咨询的客商。


    过了好一阵,郑科长才一脸凝重地走了回来。


    瞿梦妍立刻迎上去追问:“科长,怎么样?他是不是要谈专利的事?”


    郑科长沉重地点了下头:“嗯,他说了,他想要我们这款箱子的生产图纸和全部设计资料。”


    “啊?那怎么行?这事必须跟上面汇报!他还提了什么条件?”


    瞿梦妍知道这事远不是郑科长能决定的。


    郑科长直接说道:“他把话挑明了,说我们的专利在国际上得不到保护。而且随着箱子卖出去,这种工艺迟早会被人仿制,最多不出两个月,专利就会被别人抢先注册。”


    “所以,他提出一个补偿方案:每个月向我们采购两百个箱子,一直持续到半年后的秋季广交会结束。”


    “同时,他也允许我们继续生产这款箱子,并且承诺他们的公司会优先采购我们的产品。”


    瞿梦妍一听就火了:“他想得也太美了!我们国家的东西本来就以质优价廉著称,我们辛辛苦苦帮他生产,到头来不还是让他赚大头嘛!”


    齐卫东听到“质优价廉”这个词,心中不禁暗叹一声。


    说得好听是质优价廉,说得难听点,就是廉价劳动力。


    郑科长也表示赞同:“话是这么说,可他讲的也是事实。这种产品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防是防不住的。”


    “把箱子拆开研究一下,很快就能仿制出来。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提议也算有诚意了。”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得去向领导汇报,看上面是什么意见,我们自己拿不了主意。”


    两人听完都沉默了,目送着郑科长离开展台,向外走去。


    等他走远后,瞿梦妍叹了口气:“唉,这些人真烦人。”


    齐卫东没有接话。


    他觉得这并不奇怪,大环境如此,个人也无能为力。


    况且,这不过是一个箱子的专利而已。


    尽管他知道,未来仅国内的箱包市场规模就高达数千亿,但这也不是个人能左右的。


    那么多箱包厂,不可能家家都有自己的专利,仿制是必然的趋势。


    相比于这一个箱子的专利得失,他的思绪飘向了更远的地方,想到了未来那些数不清的专利。


    那些专利不仅仅是专利,它们代表着先进的技术,代表着真正的生产力。


    实在没必要在眼前的得失上过度纠结。


    能为厂里争取到订单,为国家赚取外汇,在当前这个阶段,已经足够了。


    两人安静地在摊位前,有条不紊地应付着来往的客商。


    中途,齐卫东借着去洗手间的工夫短暂离开。


    他在楼下纺织机区域瞥见了那个黄毛,对方正四处打量,他并未在意。


    等他方便完出来,径直往回走。


    不料,竟在半路上与那黄毛撞了个正着。


    对方显然也看见了他,热情地迎上来:“细佬!哦不,兄弟!又见面了!我们可真是有缘分啊!”


    齐卫东看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礼貌地应道:“林先生!”


    对于对方这种四处打探的做法,他虽感无奈,却也理解,这大概是所有外商的本能。


    那些买了箱子回去研究的人,难道就没有仿制的心思吗?


    恐怕未必,但现在形势就是如此,他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