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白鹭书院
作品:《穷到吃土?穿越后科举状元我要了!》 周汉唐不再犹豫签名摁手印一气呵成。
家里锅碗瓢盆、粮食农具,连带家禽两头开春抓的猪,一股脑分完,周老太到底偏心大房,抓着周大力的手抹眼泪说:“你大哥,不像你有工钱可拿,这猪年底能出一两银子,就都给你哥吧,就当可怜可怜他……”
家都分了,肖氏令人无语的话,周氏族人也不好多插言。
周大力点点头,“听娘的。”
许素兰只要能分家,一头猪而已,她甘愿给了。
只有从猪抓回来便一直精心伺候着的二姐带娣,心疼得掉眼泪,“爹……”
“别哭!二丫想养,爹再给你买。”
“大力。”
家产分割完毕,周氏族人都在帮着二房砌小厨房,搭牲口棚,族长周贵把目光落在年幼的周毅身上,这孩子平时不显山不漏水,手里一把菜刀,直到分家文书落地才悄没声扔下。
都说外甥像舅,如今看来一点没错。
才六岁,就敢提着菜刀不声不响护着撒泼的老娘,又在两房矛盾不下的时候,把局面往有利自己这边拉。
虽然是个结巴,但胆色与机敏一样不缺。
若他去读书,恐怕要比大房那父子俩更容易出头。
周贵走到周大力旁边,看向周毅的目光一片柔软,“大力,好好供你儿子读书,遇到困难记得找族里!”
族长周贵的话,叫周毅眼眸一亮。
这是同样看中了他,鸡蛋要放在两个筐里的意思。
在阶层等级森严的古代,氏族力量不可谓不强大。
正所谓,乌江项羽一条腿,弘农杨氏两千年,一个氏族的崛起甚至能影响一个朝代的历史进程。
对于族长的青睐,周毅当然不会拒绝。
“谢谢三太爷!阿毅会好好读书的!”
“是!俺阿毅聪明着呢!”周大力高兴地吹嘘,“我儿子!十里八村都找不出这么聪明的,就这机灵劲儿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指定能给咱们周氏一族争脸,三爷你放心,我儿子考个进士状元回来那还不轻松!”
“……”
周贵一口气堵在嗓子眼,看周大力的眼神顿时无比嫌弃,敲了敲棍子,临走前撂下一句,“像你就完了!”
分家完毕。
老周家当晚便分了两个灶台煮饭。
奶奶肖氏煮了一盆稠粥和炒鸡蛋端进东厢房,没多会儿就传来碗筷落地,高氏与周汉唐的怒吼声。
“白鹭书院不是院试放榜后,只录取前二十的秀才么?”
分了家,许素兰心里畅快,用一只大公鸡跟隔壁换了条肥瘦相间的腊肉,腊肉炒大葱,青菜沾鸡蛋酱,二房上下吃得别提有多畅快,好似这么多年从未这样开心过。
“周继博能不能去上谁知道呢。”
许素兰自个儿亲弟就是读书出头的举人,她对科考流程比周大力熟悉,“英才说过,县学的教谕与白鹭书院的先生差了很多,若非当年实在掏不起束脩银子,按他的成绩,白鹭书院也是去得的,我弟弟还说,倘若他在白鹭书院,日后功名绝不会止步举人。”
“那白鹭书院有没有收启蒙孩子的?”
“送咱阿毅去行不行?”
凌河镇上启蒙学堂束脩大多二两银子仨月,柳氏学堂那儿实在太贵,白鹭书院是金字招牌,虽说束脩也不便宜,但一个月一两,价钱要比柳氏学堂便宜一半。
若周毅从小就在那儿启蒙,岂非起点就比别的孩子高一层。
更何况白鹭书院束脩银子才一两一个月。
周毅闻听他爹的畅想,只觉天真。
不论古今,贵族私立学校,学费只是明面上看着不贵,私立书院别说书院日常开销,就是典籍书本的费用就够富贵人家喝一壶,更遑论学子间的社交,各种诗会结识人脉这些看不见的开销,才是最耗费银子的。
白鹭书院的花销,别说一年,便是一月的花销,都能把他们这样土里刨食的农户人家压垮。
也就大房的人脑壳简单,削尖了脑门往里进。
“白鹭书院的事再说。”
腊肉炒大葱太香了,许素兰舍不得碗底油珠,又拿糙米饭反复将碗底擦到发亮,把油饭分给两个女儿,她忧心道:“我惦记着蜂蜡的事,山上的土蜂窝,除非你打定主意让我当寡妇,要不你就别想。”
“那咋整?”
卖蜂蜡的钱,两回都快顶上他们两口子在蜡场苦熬半年,实在是舍不得就此断了。
周大力说:“坝上那头倒是有养蜂的,可我去问过,人家不卖啊!”
晚饭吃完,两个姐姐收拾碗筷,周毅吃饱犯困,靠在炕头听着爹娘忧心蜂蜡的事……他想着,他倒是知道些如何造蜂箱、引蜂的法子,只是如何告诉他们,得想个合适的法子……
迷迷糊糊又是一夜。
临睡前,周毅都能感觉到娘亲给打扇子的风丝。
第二天清早。
周家两边墙头,不时冒出来看热闹、期待的脑袋。
分家一事,好似一夜吸干了大房的精气神,周汉唐也不搁鸡圈门口咯痰了,两个上门找高氏念经的傻老娘们悻悻而返,这还是周毅长这么大,头回清早没见高氏念经拜日头。
可见昨儿的事儿,对大房两口子打击有多大。
二房卖蜂蜡的事捂得密不透风,手里有了钱,许素兰做饭敢下细粮,大早上的就做了豆面馒头,豆面虽比不得白米面,但口感也比粟米粗面好上太多。
周毅正用柳枝沾水洗牙齿。
就看他爹端着空盘子,被他奶骂出堂屋,而那孝敬老太太的四个豆面馒头,转过头就被奶奶肖氏送到东厢房。
对此,周毅只能摇摇头。
愚孝与毫无底线纵容子女,同样都是叫不醒的偏执,他奶愿意给大房当老奴隶,那就随她去吧。
凌河桥图纸送到王家宅院几天了。
周毅倒不指望一下就成,但总归是付出心血弄了好几天的东西,还是希望能有些结果的。
还有那养蜂的蜂箱,得想办法再进一次城,他估摸着这个时代应该有《天工开物》之类的技术应用书籍,只要有书做幌子,他就能劝说爹娘自己养蜂。
这样一来,爹娘不用那么辛劳不说,家里的生计也有了长久保障。
因是分家,许多零碎东西需要整理。
周大力去上工,许素兰便留在家里规整家禽、厨房等琐碎事项。
没了大房压迫,二房两个丫头不用打猪草、也不用吭哧吭哧再给大房洗衣裳,俩姐姐兜了一筐青杏,约同村小姐妹一起挖野菜去了。
这时候大房周继博回来了。
许是听说了分家的事,周继博进院子便没好脸色,冷若冰霜的眼眸仿佛带着杀气,死死盯向周毅,他脚步顿下,对正在院中逗鸡崽的周毅说:“不要以为分了家,你就能走科举的路子!”
“二叔二婶这般没瞧上我,等来日我高中,必要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后悔!”
卧槽……?
这小犊子,竟是连装都不装了。
还没考上呢,日后报复的话就已经说出口了。
周毅抬起头,身子连动都没动,晶亮的眼眸闪过一丝轻蔑,“我爹娘现在就后悔了,怎么,继博堂哥你要此刻就还钱么?”
最后几个字,周毅是极为缓慢,一个字一个字说出来的。
尤其“还钱”二字,简直嘲讽拉满。
“……你!”
周继博被周毅气得一口气堵在胸口,正打算好好教训这崽子一顿。
这时,院门口停下一辆青灰色马车。
马车规格并非寻常富户家的规格,光看外表便知马车的主人必定不是一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