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
作品:《穷到吃土?穿越后科举状元我要了!》 “盖谓:公之加加赋,以用之不足也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
字太难看了,周毅补充了下,“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
王若晖通篇看完,再抬头满眼都是掩饰不住的崇拜,“周毅,你好厉害!”
“还行,一般吧!”
“答应你的文章,我已经给你了。”周毅说:“明个还是这个时辰我、我在这里等你,给我要的东西!”
“没问题!”
“明天这个、这个时辰我在这等等你!”
王若晖跳下台阶身上三层肉颤了颤,“那咱们明天明天见!新新朋友!”
新朋友?
小胖子过于明媚的笑容,叫周毅愣了一下。
“乖儿子,干啥呢?”
出神没多一会,老爹周大力出现在身后。
“爹!”
周毅扑过去,满眼希冀地看着他。
周大力勾唇一笑说:“卖了,一百三十文一根,卖了一两多等今晚把山上的蜂蜜做了,儿子你就能进学堂了!”
“爹!”周毅一高兴,扑到他爹膝弯上,周大力顺势提起来抱进怀里,周毅高兴得搂着他脖颈直喊:“爹你真好!”
段蒯子七分地,着急出手能多说卖八两左右。
六斤蜂蜜卖了五两,便是大房再贪心,也不会算不明白这么简单的账,更何况还有家里掌权的肖氏。
地能保住,去了一块心病,爷俩都很开心。
周大力甚至卖了一兜羊肉包子,带回家给妻女吃,而他自己只羊肉包子只咬了半边,连馅都没咬到就给了周毅,周毅心疼死自个爹,哪里肯,拉扯半天,最后还是他强行塞进的周大力嘴里。
“哎呀呀,咱家周毅上学堂读书了!这读书需要什么?笔墨纸砚!好儿子想不想去书舍逛逛?”
“想!”
当然想。
周毅想上学都想疯了。
周氏爷俩满身补丁进了书舍,统一的脸皮厚,根本不在意小二与殿内其他人鄙夷的目光,读书费钱,这一点周毅早都知道,但书舍逛了一圈。
笔墨令人咂舌的价格,再次让周毅对科举之路有多费钱有了新的认识。
一本圈套四书五经,要价便是二两银子。
更遑论其他书籍,更是贵出天际。
然而周毅并没有在书架上看到,类似京华日抄、程文集之类的历年科举真题,就连名家注释的典籍也是半个影子没见到,这更加证实了。
底层进阶资源,被上层垄断。
没盲目下决定,在家自学是对的!
宣纸砚台的价格,根本不是他们爷俩承受得了的,最后只买了七十文一刀的毛边纸,和更划算的墨条,结账完往出走的时候,周毅盯着街角旮旯,拧眉不敢确认,“爹,你看那是堂哥吗?”
周继博正跟几个与他一样穿学子府试的少年人,簇拥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人。
四目相对。
周毅能看见他。
他自然也能看见周毅。
竟然能在镇上遇到自家大侄儿,周大力想都没想朝着那头挥手,可周继博分明是看见了,却飞快转过脸,仿佛他们压根不认识,表情甚至还带着明显嫌弃。
“爹,堂哥好像不乐意叫旁人知道我们。”
周大力心头一滞,顿觉不是滋味,讪讪笑笑,“你堂哥可能没看见咱们。”
另一头。
“周兄,我看方才书社门前有人跟你打招呼,是你认识的人吗?”
说话的是春晖书院的同窗,能读书到书院这个份上,基本没有家庭条件太差的,像周继博这样出身农家的极少数,过于穷苦的学子,也不大能跟他们混在一块。
周继博也是掏了不少钱,才慢慢融入这个小富子弟圈子,怎么能让旁人知道,他有那么拿不出手的家人。
当着数位同窗的面,与满身补丁一看就是土里刨食的二叔与堂弟相认,岂非丢脸。
“不认识。”
“可我看他们……”
同窗欲再说,周继博打断道:“我真不认识他们,可能是认错了!”
“……哦那好吧。”
田博旭道:“八月县试先生说咱们几个都有高中机会,若是当真高中,我打算进青山书院,你呢,继博兄可别说我没提醒你,咱们镇上县学虽然花费低些,但师资各方面可跟青山书院可是没法比!”
“事关前程,这一点你可千万想好。”
大邕立超伊始便十分重视科举,从国子监再到县城县学,但凡取得秀才功名国家都会掏钱资助。
但同样的大锅饭跟私房菜没法比。
师资与夫子的水平差别也十分大,花费银子也当然天差地别。
看着诸位同窗的脸,周继博视乎已经看到日后他们进入青山书院,该有何等的意气风发,再想起自己那个为一盆肌肉,都要大闹一场的家。
他咬咬牙道:“田兄哪里话,你们都去青山书院,我自然也要去!”
“那就好那就好!”
田博旭连连点头。
但视线眼角难掩些许鄙夷,周继博功课一般,平时还爱拿腔拿调,若非他出手大方,极爱请客喝酒,他们这些家里管的严的镇上孩子们,哪会跟他玩到一块。
想了想,田博旭又说:“既然你决定去青山书院,周兄别怪我没提醒你,与蒋兄的关系你可要提前走动走动!”
蒋浩辰之父乃青山书院教育,平日里高傲得很,很不乐意跟他们这些人结交,寻常手段岂能轻易打动他。
周继博眼眸闪了闪,语气僵硬说:“这点我家里已经安排好,就不劳田兄费心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有数就好……”
田博旭呵呵两声,心道:装货!
*周大力两口子在胡家上工,没到发工钱的日子,肖氏都会早早等在家门口,见二儿子儿媳回来,伸手就是要钱,这节目他从小看到大。
胡家每月发的工钱有数。
便是周大力两口子私心想留下点,根本不可能。
更不用说,地里的庄稼,那都是有数的,卖粮的时候银钱全进了肖氏手里,周大力许素兰连过手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这些年下来,二房几乎没什么私房钱。
若不然也不至于,连大女儿周招娣十三了,一点嫁妆都没给攒下。
这次也一样。
夫子俩还没到家门口,远远的夕阳下奶奶肖氏的影子便已经翘脚在等着。
等着他二儿子卖命换来的钱,转头去供大儿子一家填无底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