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尘埃落定

作品:《穿越皇宫贵妃娘娘她又上吊了

    萧烨看了一眼紧闭的窗户,又看了一眼,被她挂在窗棂上的,古怪的竹制的东西。


    那东西,随着晨风,在轻轻地,摇晃着。他转身离去。


    边走边对身后跟上来的李德全,开口问,


    “你说,”他问,“风铃,为什么会响?”


    李德全跟在皇帝身后,听到这个问题,脚下的步子,顿了一下。


    风铃,为什么会响?


    这是一个何其简单问题。


    简单到,像一个三岁孩童的提问。


    奇怪到从九五至尊的口中问出来,竟让人感到一丝茫然。


    李德全在心里,将这个问题,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遍。


    试图从这个简单的问题背后,揣摩出什么更深层次的,关于朝堂,关于后宫,关于人心的隐喻。


    可他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只能给出一个真实的答案。


    他躬着身子,小心翼翼的回话,


    “回陛下……因为,有风?”


    皇帝不再说话,一步一步向前走着。


    晨光将他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


    是啊。


    因为有风。


    风不止,铃不静。


    朝堂是风,后宫是风,人心亦是风。


    这些风,吹得整个天下,都不得安宁。


    他这个做皇帝的,要做的,不是去问,风铃为什么会响。


    而是要想办法,让这阵风,暂时停下来。


    回到御书房,他看着那轮刚刚升起的,没什么温度的朝阳,站了很久。


    然后他平静开口,


    “李德全。”


    “老奴在。”


    “传朕旨意。”


    一道圣旨,从御书房发出,虽未能让湖水彻底平静,却也暂时压下了那些激烈的浪头。


    圣旨的内容,不长,却字字千钧。


    “皇嗣为重,国本为大。王氏罪责,待其生产之后,再做论处。钦此。”


    这道旨意,安抚了以林太师为首的文官集团。


    “皇嗣为重”,这四个字,保住了他们手里最重要的一张牌。


    只要孩子还在,他们便还有继续博弈的资本。


    同时也给了苏家一派一个交代。


    再做论处,这意味着,瑛贵人的罪,并没有被赦免。只是暂缓执行。等她生下孩子,这笔账,还是要算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帝王平衡术。


    各打五十大板,又各给了一颗甜枣。


    暂时地,平息了朝堂之上的纷争。


    而这道旨意,传到后宫,则又生出了另一番景象。


    撷芳殿。


    瑛贵人……不,王庶人,跪在地上,接过了这道决定她命运的圣旨。


    她的脸上,血色尽失。


    可那双眼睛里却暴露出了她此时的心境,狂喜与恐惧。


    喜的是,她不用立刻就死了。


    “待其生产之后”,这给了她,至少七八个月的,喘息之机。


    只要她能安安稳稳地,生下这个孩子,只要是个皇子……


    那她就还有翻身的可能!


    惧的是,再做论处这四个字,像一把悬在她头顶的刀。


    她不知道,等孩子生下来之后,等待她的,究竟会是什么。


    是母凭子贵,重获新生?


    还是……被夺走孩子,再被赐予那条冰冷的白绫?


    她的未来,依旧是一片,看不见尽头的迷雾。


    喜忧参半,寝食难安。


    柳妃听着锦绣的回报,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她正坐在窗前,手里拿着银剪,修剪着名贵的兰花。


    “娘娘,”锦绣看着她那副平静的样子,有些不解,“那王氏,岂不是……”


    “她翻不了身。”


    柳妃剪下一片枯黄的叶子,头也不抬地说道。


    “陛下留着她,不过是因为她肚子里的那块肉。等孩子生下来,她这颗棋子,也就没用了。”


    “那我们...?”锦绣迟疑地问道。


    “等着。”柳妃将那盆兰花,摆放到了一个更好的位置,让它沐浴到阳光。


    “现在,风头太盛。我们什么都不用做,等着看戏,便好。”


    她暂时地,收敛起了自己所有的爪牙。


    等待着下一次,出击的机会。


    清芷宫里苏凝晚,正在庆贺她的暖房终于搭建成功了。


    一个半人多高的,用木头和厚油布搭起来的,有些简陋却很实用的空间。


    苏凝晚蹲在里面,兴致勃勃摆弄着她的小花盆。


    她将从系统商城里,兑换来的草莓种子,一颗一颗地,小心翼翼埋进了松软的泥土里。


    宝珠和小栗子,也蹲在一旁,好奇地看着。


    “娘娘,这小小的黑点点,真的能长出,您说的那种,又红又甜的果子吗?”小栗子伸长了脖子,一脸的难以置信。


    “当然能。”苏凝晚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很有信心,“你们就等着吧。最多两个月,咱们就能吃上,全皇宫独一份的新鲜草莓了。”


    她对外面那些风风雨雨,一点也不关心。


    朝堂上的争斗,后宫里的人心浮动,都与她无关。


    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眼前这片,小小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她给每一个花盆,都浇了水。随后站起身走出了暖房。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


    她眯着眼,看了一眼撷芳殿的方向。


    【没关系,我等得起。】


    【日子,还长着呢。】


    【只要别耽误我种草莓就行。】


    她正想着,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李德全身边的小禄子,手里捧着一个托盘,上面盖着红布,一路小跑着,来到了苏凝晚的面前。


    “给凝妃娘娘请安。”小禄子行了个礼,脸上,堆满了笑。


    “什么事?”苏凝晚问道。


    小禄子将手中的托盘,高高举起:“回娘娘,陛下有赏。”


    宝珠上前,将红布揭开。


    托盘里,是一只小小的,白玉雕成的,风铃。


    雕工极好,玉质温润,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这是?”苏凝晚有些意外。


    小禄子躬着身子,回道:“陛下口谕,说娘娘宫里的风铃声,甚是悦耳。只是,那竹制的风铃,怕是不结实,经不得风雨。特意,命人寻了这只玉风铃来,赏给娘娘。”


    苏凝晚看着那只精致的玉风铃,沉默了片刻。


    她想起了那日清晨,自己推开窗,挂上那只手工风铃时的情景。


    原来他悄悄来过了?


    她的心里,生出微妙的感觉。


    “替我,”她轻轻开了口,“谢陛下赏。”


    小禄子又行了个礼,便退了下去。


    宝珠捧着那只玉风铃,爱不释手:“娘娘,这玉风铃真好看!奴婢这就给您挂上去!”


    苏凝晚没有阻止。


    她看着宝珠将那只竹风铃,取了下来,又小心翼翼地,将玉风铃,挂在了原来的位置。


    微风吹过。


    玉石碰撞,发出“叮铃……叮铃……”的声响。


    比竹风铃的声音,更清脆,更悦耳。


    苏凝晚听着那铃声,忽然开口问了宝珠和小栗子一个问题。


    一个陛下也曾问过李德全的问题。


    “你们说,”她问,“风铃,为什么会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