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华北豹?
作品:《火红年代:驭兽渔猎,赶山致富》 “21斤多3两。”
马文生心也扑通扑通的,一两千块的货啊,可不是小买卖。
“我跟你说,多巧,年前的时候,我回去一打听,我有个姨婆,就是外婆的妹妹,嫁到了山里,我们基本不去,路太难走了。
结果人家那边村子,真有不少能采石耳的,往年会有人去村里收,但今年不知道咋的,都过年了,都还没人收。
我一问,人去年给的价格是60一斤,但今年东西都涨价了,他们要涨到80。
我就商量着,最后给加了10块钱,70一斤算的。昨天初一,人起个大早从山里赶出来,给我背家里来了。
还好我跟你挣了一笔,不然还付不起钱。
1500块呢。”
李树和是真惊喜了:
“石耳呢?”
“今天要载你姐,我没敢拿,怕碎了。你啥时候去大河滩?我让文军在后面抱着,给你直接运城里去。”
“都检查吧?没有碎的?”
“你姐眼珠子都快掉进去了,就差一片一片挑,我那表舅子,脸色都快变了。”
李树和笑了,心也放下了。
李淑兰这人仔细,她要是真差过了,那指定是没啥问题了。
她紧张也是可以理解,这钱是他们垫的呢,出了问题,就得马文生赔上,这也是当初说好的。
“初八吧。
明天去外婆家,走完这个我也不走了,得开始给周老板送货,不过那个要货的老板,得初七才回来开工。”
“行。”
李树和说完之后,就起身去屋子数了1500块钱,拿出来递给马文生。
马文生还不肯收:
“这是干啥?等你卖了再给我就是。”
“你有多少钱我心里有数,这又买了车,大过年的,还让你紧紧巴巴的啊?
你收着吧,该置办啥,趁着过年摊市多,都置办上。”
马文生听他这么一讲,就不推辞了,他捞鱼这段时间,足足挣了1800来块钱,花了一些,手上确实只有1600左右。
付了1500出去,兜里还有100不到,一下子又穷了,只是他不好意思跟李树和说。
“当初我跟你说好,是给你90的价格,不能有碎,现在先把本钱给你算了,后面还有400多,等我看过质量,再给你结,行吧?”
这是收货的惯例。
保本为先,人家才愿意给你干。
“那是你说的,我都说了是帮你忙,收来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给你,我不能挣你的钱啊。”
“那你就白担风险?咱能长久么?这活儿不是一回两回,下回我再接到,还得找你。
你们马家村那一片就是你,三里河、东阳坑那边,我也找了个人,就是他们队长老肖。
你们的价格,我给的都一样,全是90,你收多少是你的本事了。
咱们合作,就丁是丁、卯是卯。”
李树和跟亲爹合作,尚且要算费用,何况是姐夫,至亲之间,有时候也是要明算账的,不然生意散了还在其次,情意毁了就可惜了了。
马文生听他这么讲,才不多说了。
等李淑兰跟林云芳讲完小话,眉飞色舞地出来,跟往年苦大仇深不一样了。
一家子也就全乎了,除了远在西疆那个。
“大哥没写信回来啊?”
李德勇摇摇头,抽了口过滤嘴,过年这几年,他也抽好的了。不过说起李树东,总是眉头打结。
不知道这个大娃,到底是咋了。
电话没有,信也没有,上一回寄信,还是两年多以前,就说那边地多、活多,走不开。
“该不会出事了吧?”
林云芳担心的是这个,不给寄钱,没有信,都是其次,她就怕这么远,大儿子别已经出了大事,他们还在这盼呢。
“怎么会呢。”
“咋说?你咋知道?”
李树和当然知道,他大哥在他车祸重生的时候,还好好的呢。子女双全,儿孙满堂的。
至于为啥不寄钱,也不联系,李树和大约能猜到,应该是跟他大嫂有关,他大嫂成分不太好。
“大哥是兵团的人,虽然现在兵团撤掉了,但都有领导管着的,大哥要是真不在了,指定得联系家里。
再说了,你要真不放心,就去看看呗,我给你俩买个车票,你去打个探亲的介绍信,一准同意。”
林云芳跟被蛇咬了似的,一下子站起来:
“我才不去呢,几千公里,我别死在路上。”
“……”
李树和能理解,别说现在了,三十年后,照旧有人不乐意出远门的。
“那等着吧,等我闲着,我去给你看看,到底咋了。”
林云芳没说话,李德勇倒是点头,放以前他不能放心,但现在他对二儿子就没啥担心的了:
“要真有机会,得去看看,带点钱。
我约莫着是遇上啥困难了,自己都顾不住了,又不好跟家里说,你大哥那个人一向要强。”
“成。”
闺女一家上门,家里又有大把的食材,林云芳也是大展拳脚,跟李淑兰、李淑梅母女三个,在灶下忙活好几个钟头,整治出一桌好菜来。
吃饱喝足,又跟爹娘说好,过了十五就来帮忙起新屋,马文生一家才又带上大包小包的糕点回去。
周山河给的,林云芳不想让李树平吃太多,正经饭都不好好吃,非让李淑兰拿回去给马英吃。
……
年初三,李树和骑车带上东西,还有两个小的去林家。爹娘得走一段路去,然后搭前堂林场的班车,再走一小段,才能到。
李德勇不会骑车,不然也给他弄个车,就方便多了。
出门的时候,为这个,让林云芳一顿呲哒。
“让你学个车,就是不学,你七老八十啦?你再不学我就去学,你坐我后面,看你有没有脸。”
差点没给李树和笑死。
林家在前堂林场边上的一个村子,叫林家坞子,里头基本都是姓林的。跟上河大队离的远得很,骑自行车,得两个多小时。
给李树和累的够呛。
也不知道当初李树和他外公,是怎么想到把女儿嫁过来的。搞得李树和跟外家都不咋熟。
除了他爹娘,小舅舅林家成和三个姨,都已经齐聚大舅舅家。还有一串表哥表妹,闹得脑仁疼,让李树想起还没分家的李家。
他填了肚子,也不管别人,就拉住小舅舅。
这个小舅舅是顶了外公的班,在前堂林场保卫部工作,能碰着枪,但水平一般,就是普通民兵的样子。
“干啥?”
“天这么好,咱去林场借个枪,上山走一走啊。”
林家成看了他一会儿,他倒是知道一点,因为林场里有四面八方的人,他外甥出息了,自然会有人,当个话题来告诉他。
“你枪法好?”
“还成吧,反正我们队里,有几个当过兵的,都夸过我。”
林家成也是个缺心眼、喜欢玩的,还真就答应了。
两个人招呼一声,说等会回来吃完饭,就蹬上自行车去了前堂林场——等林云芳两口子赶到,就看着俩小的,大的跟小弟,都没在了。
前堂林场伐了三十年,资源已经开始枯竭,反倒慢慢有猎物回来——最高峰的时候,全是电锯声和人影,根本看不着东西。
林家成面子挺大,签了个字就借了两把枪出来,跟土枪不一样,他借的是正儿八经的制式枪五六半,李树和根本没玩儿过。
不过这东西,一通百通。
等林家成给他大概讲了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走走走,年前他们有人说,还看见过豹子呢。”
“真的啊?”
“谁知道真的假的,又没有打着。”
李树和突然想起,他一早被野兽吃掉的那只野鸡,会不会就是这片山脉仅剩的掠食者——华北豹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