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祠堂

作品:《渡劫失败后系统逼我亲嘴

    “这事说来,倒与茶楼里说书的无异。起初是镇上一位外嫁女子音信全无,全村为护一枚仙家玉佩,竟封村不出,后来才知,附近村镇之间仙家之说早已盛行。”


    “不少人自称得了仙力,借此招摇撞骗。我细查之后,发现他们都曾入过那村。于是设计潜入,终得一见那所谓的仙家信物。”


    “这才发现所谓仙力实为怨气,而怨气之源,正是这枚玉佩”


    沈灼接过玉佩,隔着绢布反复端详,


    “可此玉清净,并无怨气萦绕之迹。”


    裴川颔首:“我自村中祠堂取出时,怨气尚存。可一旦离村,上面的怨气便消散了。”


    沈灼思索道:“如此说来,怨气根源不在玉佩,而在祠堂?玉佩或许只是引子。”


    “我也曾如此推测。可玉佩取走后,祠堂中也再无半分怨气残留。”


    沈灼略一思忖:“又或者,祠堂本就积郁怨气,不过借玉佩为媒,聚气成形。”


    裴川早已虑及此节:“可宋家玉佩是因宋家主残魂聚怨,此番是否也有人暗中操纵?”


    “师兄是指,有幕后之人驾驭怨气?”沈灼抬眼,“此事蹊跷,我要去村子里看一看。”


    “我正是此意,想劳你走这一趟,”裴川重新将玉佩用绢布包好,“我们即刻动身?”


    沈灼应下道:“好。”


    裴川携他御剑而起,剑身平稳地掠过云端,不出几炷香的工夫,村落便清晰地映入眼帘。


    村中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乍看与寻常乡野并无二致。


    裴川显然对这里极为熟悉,他并未在村口停留,而是领着沈灼绕过村口明哨,沿着后山一条隐秘小径悄然潜入。


    “我们不从正门进?”沈灼有些讶然。


    在他印象中,裴川素来重规矩,断不会做这等潜入他人村落之事。


    却见裴川眉头跳了一下,半晌方道:“村民已受怨气所控……和他们说不通。”


    沈灼会意,这怕是先前吃过亏,没辙了。


    两人潜至村中祠堂,隐于树后,避开村民耳目。


    沈灼凝神感知片刻,低声道:“这祠堂依地脉而建,选址不错。”


    裴川接话:“村子当年翻修时,曾请仙家来看过方位,故村民对此地留有仙力一事深信不疑。”


    一提到仙家二字,沈灼想起一个名字:“哪位仙家?桃蘅君么?”


    “不知,”裴川并未给出回答,“只是传闻,真假难辨。”


    沈灼继续探查:“我看这祠堂气息平和,并无怨气。”


    “玉佩拿走之后,怨气就散了干净。”


    沈灼目光扫过祠堂的飞檐斗拱,心中疑窦未消。


    他正欲再探知,恰在此时,天际一片浓密的云层缓缓推移,恰好遮蔽了当空的烈日,四下光线骤然暗淡。


    就在这明暗交替的刹那,祠堂深处突然迸发出一股清亮的灵光。


    那灵力如同春风般舒适,带着令人心神安宁的气息,瞬间驱散了方才因天色阴沉带来的压抑感。


    灵光乍现,原本静谧的村落顿时沸腾起来。


    只见各家各户的门扉接连开启,村民争先恐后地涌向祠堂。


    他们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虔诚,口中不住高呼:


    “仙力!是仙家的气息回来了。”


    “仙家没有抛弃我们!快!快去叩谢仙恩。”


    裴川和沈灼反应迅疾,身形一缩,隐入祠旁灌木深处。


    枝叶轻轻晃动,将两人的身影完全遮蔽。


    沈灼透过枝叶缝隙,紧盯着不断涌进祠堂的人群,低声道:“这灵力出现得太过突然,倒像是有人刻意释放。”


    裴川神色依旧平静,但眉宇间却添了几分凝重:“只是不知,这幕后之人究竟意欲何为。”


    他的话音刚落下,祠堂内的情形便发生了逆转。


    那道灵光毫无预兆地熄灭了。


    原本弥漫在空气中的温和气息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缕阴冷刺骨的怨气,自祠堂深处缓缓溢出,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原本喧闹的村民也骤然安静下来。


    他们停止了呼喊,脸上的激动神情瞬间褪去,变得平淡无波,一个个默不作声地从祠堂内鱼贯而出。


    仿佛刚才那阵狂热从未发生过。


    沈灼目光微凝,低声道:“灵力消散得蹊跷,怨气却随之而出……”


    裴川注视着村民逐渐散去的背影:“你看他们的神情,前后判若两人。”


    沈灼以灵力探之,看了个清楚:“是被怨气所控了,怕是有人在背后指引。”


    裴川道:“得进去看看。”


    二人见未有村民再出来,祠堂内外重归寂静,屏息敛气,趁四下无人注意小心潜入进祠堂内。


    一踏入祠堂,一股阴冷气息迎面袭来。


    香案上几盏烛火不安地跃动,将整个室内照得晦明不定。


    殿内空旷无人,唯有层层供奉的牌位整齐排列在高处,在晃动的烛光中传递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这里。”裴川引着沈灼穿过主殿,来到祠堂后侧一间窄室,“玉佩当初便是在此发现。”


    此间尤为昏暗,建造时显然并未考虑让人在此久留。


    四壁光秃,地面积着一层薄灰,狭窄的空间仅容二人勉强站立。


    沈灼侧身挤进室内,环视一周,鼻尖萦绕着陈旧香火气:“此处的怨气,比外面要浓重得多。”


    裴川未语,收剑蹲身,屈指轻叩地砖。


    直至敲到某块地砖时,底下传来细微的空洞回音,掌心运劲向下稳稳一按。


    “咔哒”一声,那块地砖应声下沉,随即向一侧滑开,露出一个不大的暗格。


    “玉佩原放置于此,”裴川指向暗格深处,“果然……”


    本应空无一物的暗格中,此刻竟横置着一柄长剑。


    缕缕黑气正从剑身上不断升腾,在狭小的空间内缓缓流转,使得周围的空气都产生了细微的波动。


    “嗯?”沈灼垂首看去,“多了件东西?”


    裴川沉声道:“幕后之人应已知玉佩被取,故地重游,另布新局。”


    见黑气隐隐飘来,沈灼打出一道灵力将其隔开。


    裴川察觉灵气波动,多看了他两眼,迟疑道:“……你的修为?”


    沈灼一愣,坦然相告:“自从我穿越回来后,修为就开始恢复,现已至练气六阶。”


    裴川裴川静默良久,方道:“这样也好……”


    不待沈灼细想,他又续道:“你先别碰,我来处置。”


    言毕,他徒手探入洞中,取出长剑。


    原本缭绕的黑气触其掌指,竟四散退避。


    待剑完全出洞,已是清光湛然,不染半分怨秽。


    沈灼见状,感叹道:“果然师兄似天生克制此等怨气。”


    “这事确实说来奇怪,不知它们为何惧我。”裴川细观手中长,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剑怎么……”


    沈灼低头一看,瞬间了然为何有此疑问。


    他抽出腰间佩剑并置其旁,两剑形制竟毫无二致,唯暗格中那把磨损稍显。


    此乃玄云门弟子标配制式剑,门中新入门的弟子人人持有。


    每年剑阁都会打造出上百把,本不稀奇,但此剑出现在此却意味深长。


    若说玉佩尚只牵连桃蘅君,此剑却将线索直指玄云门。


    裴川指尖轻抚剑柄,眸色沉静:“幕后之人,恐出自本门。”


    沈灼眉头微蹙:“入门弟子人手一把的制式剑,这范围未免太大了。”


    裴川想了想又道:“怨气溢出前,曾现一道灵力。”


    沈灼立刻顿悟:“师兄的意思是,此剑或是方才放入?那道灵力实在引出怨气?”


    “我疑此剑沾染主人灵气,与玉佩效用相类,皆可引渡怨气。”裴川说出自己的猜测。


    “若是真如此……”沈灼和裴川对视一眼,“那人应当还没走远。”


    沈灼话音刚落,两人已同时冲了出去。


    环顾四周,祠堂外空寂无人,先前聚集的村民早已散去,周遭不见半点人影。


    “不妙。”沈灼心下一沉,“方才村民来来往往,人声嘈杂,那人恐怕已趁乱离开。”


    “分头寻。”裴川言简意赅,目光已锁住村落东西两条小径。


    沈灼会意,当即向西追去。


    若真是玄云门的人,修士气息终是与普通村民气息不同。


    村落不大,若能及时追踪,未必不能截住那人。


    他凝神屏息,将感知悄然铺开,捕捉着风中流转的灵力痕迹。


    忽然,他心神一动,在村口的方向捕捉到一股浓郁的、属于修炼之人的气息!


    那气息精纯而独特,绝非寻常村民所能拥有。


    沈灼一边加快脚步疾行,一边辨察那道气息。


    此人修为竟是不弱。


    转眼间,他已望见气息来源。


    远处一道不高身影裹在赤红长袍中,兜帽覆首,将形貌遮得严实。


    沈灼只觉那走路的姿态颇为熟悉,但兜帽把脸遮得严严实实,让他也分辨不清。


    他当即纵身向前,几个起落间已逼近对方身后,伸手扣住那人手臂。


    对方猛然回首,左手掌心不知何时已凝起一团炽焰。


    兜帽滑落间,一张熟悉的侧脸完整地映入沈灼眼帘。


    沈灼瞳孔微缩,不由脱口而出:


    “怎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