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闻所未闻的“城投公司”
作品:《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陈铭的话,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的却不是涟漪,而是满堂的错愕与嗤笑。
“市场有钱?”
县委副书记赵德海像是听到了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他第一个发出了毫不掩饰的嘲讽。
“陈副县长,你是不是太年轻了,还没睡醒?市场?哪个市场?是菜市场还是夜市?”
“我们平江县是什么情况,你自己不清楚吗?一个财政常年赤字的贫困县!你凭什么让市场把真金白银投到我们这个无底洞里来?靠你的个人魅力吗?简直是天方夜谭!”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附和声。
“赵书记说得对,市场资本都是逐利的,我们拿什么吸引人家?”
“画饼充饥,不切实际。”
那些保守派的常委们,看向陈铭的眼神,已经从嘲弄,彻底转为了怜悯。
在他们看来,这个年轻人已经被逼到了绝路,开始说胡话了。
就连县委书记,那刚刚因为孙毅的报告而舒展的眉头,也再一次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同样不明白,陈铭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面对满场的质疑和讥讽,陈铭的脸上,依旧没有半分波澜。
他仿佛根本没有听到那些刺耳的声音。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做出了一个让全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他迈开脚步,不疾不徐地走到了会议室前方那块巨大的白色书写板前,拿起了一支黑色的记号笔。
“唰唰唰。”
笔尖在光滑的白板上,发出一阵轻微而清晰的摩擦声。
五个龙飞凤舞,却又力透纸背的大字,出现在众人眼前——
城市投资公司。
这五个字,像五个陌生的符号,烙印在每一个常委的瞳孔里。
他们面面相觑,满脸茫然。
这是什么东西?
某个新成立的部门?还是哪个外地来的企业名称?
没有人明白。
赵德海更是嗤笑一声,讥讽道:“怎么?陈副县长,辩论不过,准备给我们上课了?”
陈铭没有理他。
他转过身,手持记号笔,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那一刻,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与年龄完全不符的强大气场。
他不再是那个被审判的副县长,而像一个站在讲台前,准备向一群蒙昧的学生传道授业的宗师。
“各位领导,我知道,大家习惯的思维是,政府要办事,钱只能从财政的口袋里掏。掏不出来,事情就办不成。”
陈铭的声音不响,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
“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抱着金饭碗要饭吃的根本原因。”
“我们换个思路。”
他用笔尖,重重地点了点白板上的那五个字。
“我们由县政府出面,成立一个全新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国有全资公司,就叫平江县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城投公司。”
“这家公司,和我们现在在座的任何一个局、办都不同。它不是一个行政单位,它是一个企业法人。是一个可以和银行、和市场,平等对话的‘商人’!”
会议室里,依旧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闻所未闻的概念,搞得云里雾里。
只有财政局长,像是隐隐抓到了什么,眉头紧锁,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索。
陈铭没有停顿,他知道,必须用最通俗的语言,将这颗炸弹的引信,彻底点燃。
“我知道大家会问,成立一个空壳公司有什么用?它还是没钱。”
“关键就在这里!”
陈铭的语调,陡然提高。
“我们会通过常委会决议,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将东郊新城开发区那812亩土地,未来的独家开发权,以及土地增值后的预期收益权,作为无形资产,独家授予给这家城投公司!”
“这意味着什么?”
他环视全场,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这意味着,这家公司,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一个空壳子!它拥有了我们平江县未来最值钱、最核心的一块资产——土地的预期收益!”
“它就像一个拿到了金矿勘探和独家开采许可证的矿主!虽然它现在口袋里一分钱没有,但所有人都知道,它脚下踩着一座巨大的金山!”
轰!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在场的所有官员,他们的世界观,在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
他们习惯了政府就是衙门,土地就是土地,花钱只能靠财政拨款。
而陈铭提出的,是让政府“扮演”一个商人的角色,用一个未来的、还不存在的“饼”,去撬动现在银行和市场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这……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赵德海张大了嘴,他想反驳,想痛斥这种异想天开的狂悖之言。
可是,他却悲哀地发现,自己连这个概念都听不懂,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口!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陈铭,看着这个年轻得可怕的对手,在白板前侃侃而谈,将一个他完全无法理解的金融模型,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有了这份独家授权,城投公司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走到银行面前,走到那些手握重金的投资机构面前,对他们说:”
“‘我手里有平江县未来新城的独家开发权,这块地未来的价值,至少是十个亿,甚至二十个亿!’”
“‘现在,你们借钱给我,或者投资给我,让我完成前期的拆迁和三通一平。等土地开发完成,地价升值,我用土地出让金,或者商业开发的利润,连本带息地还给你们!’”
“各位领导,这,就叫作市场化运作!这就叫作资本运营!”
“我们政府,不出钱,只出政策。用一张纸,撬动五个亿,乃至十个亿的社会资本,来为我们平江县建设新城!”
陈铭放下记号笔,转过身,重新看向会议桌前的众人。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长达半分钟的、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个石破天惊的构想,震得大脑一片空白。
他们看着陈铭,像是在看一个来自未来的怪物。
县委书记的嘴唇,在微微颤抖。他看着陈铭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上级对下级的欣赏,而是一种混杂着震惊、狂喜、乃至于一丝敬畏的复杂光芒!
他终于明白,自己到底挖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宝贝!
这哪里是一把刀!
这分明是一台能够印钞的超级机器!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的现代财神!
在死一般的寂静之后,会议室里,终于有了一个声音。
不是质疑,也不是附和。
而是一个带着极度困惑和一丝颤抖的提问。
列席会议的县人民银行行长,一个年近五十,在金融系统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颤巍巍地举起了手。
他站起身,扶了扶眼镜,目光死死地盯着陈铭,仿佛在仰望一座高山。
“陈,陈县长……我,我承认您的这个构想,简直是……是天才之作。”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但是,我还是有一个问题。就算我们成立了公司,就算银行和市场都认可它未来的价值……可是,万事开头难。”
“它的启动资金,它的第一桶金,又从哪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