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裂痕

作品:《卿本凤君

    玄铁令带来的消息,让沈清凰看清了棋盘的全貌。她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开始悄然布网。


    表面上,凤仪宫依旧是被遗忘的角落。沈清凰“病体孱弱”,苏落“重伤未愈”,主仆二人深居简出,仿佛彻底退出了后宫争斗的舞台。


    暗地里,通过周嬷嬷和那条隐秘的渠道,一道道指令被送出宫墙。“锦绣轩”的掌柜,实则是沈家暗线的接头人,开始不动声色地搜集灏妃母家走私西域禁药、以及沈贵妃兄长沈金锋在兵部贪墨军资的实证。同时,另一条线则暗中保护着北疆军粮的运输,并留意吏部侍郎林文渊的动向。


    苏落的伤在沈清凰的精心照料下,渐渐结痂。只是那蜿蜒在光洁背脊上的粉嫩新肉,如同一道永恒的烙印,刻印着那日的凶险与决绝。


    这日,苏落终于能勉强坐起,靠在软枕上,看沈清凰为她调配祛疤的膏药。娘娘低着头,专注地用玉杵研磨着药材,侧脸在午后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柔和。


    “娘娘,”苏落轻声开口,问出了憋在心里许久的疑惑,“那日御花园之事,皇上……后来是如何处置的?”


    沈清凰研磨的动作未停,语气平淡无波:“那个动手的小太监,当夜便在狱中‘畏罪自尽’了。灏妃,禁足一月,罚俸半年。”


    如此轻描淡写!苏落倒吸一口凉气,心沉了下去。那可是谋害皇后的重罪!


    “皇上他……就如此纵容?”她忍不住追问,带着一丝难以压抑的愤懑。


    沈清凰终于抬起眼,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冰冷的弧度:“纵容?或许吧。又或者,在他看来,本宫若真的就此‘病故’,于他、于沈贵妃,都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她放下玉杵,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那几株依旧挺立的梧桐,声音飘忽:“落儿,你可知在这深宫,帝王的恩宠如同镜花水月,唯有权力与筹码,才是立身之本。他不动沈贵妃,是因为沈家在前朝的势力盘根错节,动之伤筋动骨;他轻罚灏妃,是因为灏妃母家掌控着江南漕运,国库需其支撑。而本宫……”她顿了顿,背影透着一丝孤寂,“一个‘病弱’失势、母家势力又被刻意打压的皇后,在他眼中,或许早已失去了平衡的价值。”


    苏落听着这冷静到近乎残忍的分析,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又酸又疼。她挣扎着下床,走到沈清凰身后,轻轻环住她纤细的腰,将脸贴在她微凉的后背上。


    “娘娘还有落儿。”她的声音闷闷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娘娘在落儿心里,是无价的。”


    沈清凰身体微微一僵,随即缓缓放松下来。她覆盖住苏落环在她腰间的手,掌心相贴,汲取着那一点温暖的慰藉。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青禾刻意提高的通报声:“娘娘,林婉仪前来探视苏才人。”


    苏落与沈清凰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林婉仪?她此时前来,意欲何为?


    沈清凰轻轻拍了拍苏落的手,低声道:“你去见她,看看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本宫在内室。”


    苏落会意,整理了一下衣衫,走到外间。


    林婉仪依旧是那副温婉柔顺的模样,带着得体的关切问候了苏落的伤势,又送上一些名贵的伤药。


    “那日御花园之事,真是吓坏臣妾了。”林婉仪握着苏落的手,语气真诚,“苏才人忠心护主,令人敬佩。只是……唉,可惜皇上似乎并未深究,倒叫那起子小人得意。”


    她话锋一转,压低声音:“才人可知,近日前朝也不太平。北疆军粮运送途中遭了马匪,损失不小,朝中有人借此弹劾沈老将军治军不严呢。”


    苏落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竟有此事?臣妾深居宫中,倒是不知。”


    林婉仪观察着她的神色,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皇后娘娘如今……唉,只怕有些人,是要赶尽杀绝了。”她似是无意地提点,“才人如今伤势未愈,更要万事小心。有些风雨,怕是躲不过的。”


    又寒暄了几句,林婉仪便起身告辞。


    送走林婉仪,苏落立刻回到内室,将方才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告知沈清凰。


    沈清凰听完,冷笑一声:“她这是来示警,也是来试探。看来,林文渊与沈金锋的勾结,比我们想的更深。北疆军粮出事,他们便迫不及待地想将脏水泼到父亲头上。”


    她看向苏落,眼神锐利:“落儿,你怕吗?”


    苏落迎上她的目光,摇头,眼神清亮而坚定:“不怕。与娘娘并肩,刀山火海,落儿也敢闯。”


    沈清凰深深地看着她,许久,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这是一个不带任何**的拥抱,充满了信任与托付。


    “好。”沈清凰在她耳边低语,气息温热,“那我们就等着,看这场风雨,究竟能掀起多大的浪。”


    帝王的默许,妃嫔的构陷,前朝的波澜……一道道裂痕,已然在这金瓦红墙的宫廷内外,清晰地蔓延开来。


    风暴,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