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公平交换

作品:《她和她差点HE了

    手机被收走的小懊恼,顾矜也就嘀咕了两节课,到了晚自习,翻出数学练习册的瞬间,注意力就全被题目勾走了——她向来不服输,哪怕刚转来,也没打算在成绩上落后于人,更别说身边还有迟砚这样旗鼓相当的对手。


    刚解完两道函数题,顾矜就卡在了一道压轴几何题上。草稿纸画了两页,辅助线换了三种画法,思路总差最后一步,她皱着眉咬着笔,余光瞥见斜前方的迟砚也在刷同一套题,笔尖刚在草稿纸上落下最后一笔,显然已经算完了。


    顾矜不服气地挑了挑眉,没像普通同学那样急着请教,反而拿起练习册和草稿纸,快步走到迟砚桌旁,把东西往桌上一放,语气带着点“挑衅”:“迟砚,这道几何题,你是不是用了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思路?我刚才试了全等,总差个条件。”


    迟砚抬眼看向她,目光扫过她草稿纸上的步骤,没直接说答案,反而拿起笔,在她画错的辅助线旁画了个圈,又添了一条线:“全等要凑条件,不如转个角度,你看这里,连接BD,再结合已知的中点条件,相似比一出来,边长就好求了。”


    顾矜盯着那条新增的辅助线,愣了两秒,随即反应过来,拍了下桌子(又赶紧放轻力道):“我就说差一步!刚才光顾着盯AC边,把BD给漏了!”她坐下来,顺着这个思路往下算,没三分钟就得出了答案,抬头时眼里闪着光,“果然,跟你凑一块刷题,思路都快了——不过先说好了,下次月考,我可不会让你再稳坐第一。”


    迟砚看着她眼底的好胜劲儿,嘴角难得弯了弯,语气里多了点平时没有的波澜:“拭目以待。”


    两人就着这道题,又聊起了不同的解题思路——顾矜擅长用代数法转化几何关系,步骤清晰;迟砚偏爱纯几何推理,简洁利落,一来二去,居然凑出了四种解法。周围同学听见她们的讨论,都悄悄往这边看,连埋头刷题的苏娉,都忍不住凑过来感叹:“你们俩也太厉害了吧!这题我看答案都要懵,你们还能想这么多办法!”


    顾矜笑着摆摆手,刚要说话,就发现自己的笔没墨了。她刚要翻书包找笔芯,就看见桌角多了一支全新的黑色笔芯,旁边压着张纸条,是迟砚的字迹:“刚才看你笔顿了好几次,先用着。”


    顾矜拿起笔芯,抬头看向迟砚,对方已经重新低头刷题,侧脸依旧清冷,耳尖却悄悄泛了红。她忍不住逗了句:“行啊迟砚,不仅解题快,观察还挺细——下次我多带一支笔芯,咱们‘公平交换’,省得你总占我人情。”


    迟砚握笔的手顿了顿,没回头,只轻轻“嗯”了一声,声音比刚才软了点。顾矜看着她的反应,偷偷笑了——原来跟旗鼓相当的人做朋友,比单方面“逗学霸”有意思多了。


    顾矜性子外向,又爱凑着热闹跟人聊天,没过三天,就跟班上的人熟络起来——下课会跟男生们聊两句球赛,也能陪着女生们吐槽作业太多,连后排最不爱说话的同学,都能跟她搭上两句。只是她刚转来没多久,月考还没到,班主任张老师还没摸清她的真实成绩,只知道她之前的学校口碑不错。


    这天早自习刚过半,张老师就拿着一叠空白复习资料走进教室,目光扫过全班,最终落在顾矜和迟砚身上:“顾矜,迟砚,你们俩来趟办公室。月考的数学复习资料,想让你们一起整理下重点——迟砚成绩一直稳,顾矜你刚转来,也多参与下,熟悉熟悉题型。”


    两人对视一眼,都放下了手里的课本,跟着老师往办公室走。顾矜走在后面,悄悄碰了碰迟砚的胳膊,语气里带着点小不服气:“没想到老师还没摸清我的实力,等整理完资料,下次月考让他见识下,咱们俩到底谁更厉害。”


    迟砚侧头看了她一眼,眼底闪过一丝笑意,轻轻点头:“拭目以待,先把资料整理好。”


    进了办公室,张老师把资料放在桌上:“这是近三年的月考真题,重点题型我标出来了,你们俩把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易错点整理清楚,明天早读发给大家。迟砚你多把控下方向,顾矜有想法也可以提,咱们一起把资料做全面。”


    “好的老师!”两人异口同声地应下,等张老师去忙别的事,就凑到桌前翻起了真题。


    刚整理到函数应用题,两人就“卡”住了——顾矜想把代数代入法的步骤写得详细些,连易错的符号标注都要单独列出来;迟砚却觉得没必要,认为重点应放在等量关系的寻找上,步骤简洁些更方便大家记。


    “不行,必须写细点!”顾矜指着草稿纸,语气笃定,“昨天我跟苏娉还有后排的同学聊,好多人都栽在符号上,多标一句提醒,就能少错好多题。”


    迟砚皱了皱眉,笔尖在“步骤简化”四个字上顿了顿:“太繁琐会抓不住重点,等量关系才是解题关键,符号问题提一句就行,不用占太多篇幅。”


    “重点也得建立在不丢基础分的前提下啊!”顾矜拿起笔,在易错点那栏添了个星号,“你看,咱们俩思路互补才好,把你的‘抓关键’和我的‘防出错’结合起来,既不繁琐,又能兼顾细节,多完美。”


    迟砚盯着草稿纸上的星号,又看了眼顾矜认真的模样——她没像平时那样嬉皮笑脸,眼底满是对知识点的严谨,半点不像是“需要跟着把控方向”的人,反倒跟自己旗鼓相当。沉默了两秒,她拿起笔,在顾矜写的符号提醒旁,补充了一句等量关系的快速寻找技巧:“这样,兼顾。”


    顾矜凑过去一看,眼睛亮了:“对嘛!这才叫像样的合作!等老师看到这份资料,说不定能早点发现,我可不是来‘打辅助’的。”


    两人没再争执,接下来的整理格外顺利——顾矜补全细节、标注易错点,还会结合这几天跟同学聊天时知道的薄弱点调整内容;迟砚梳理框架、提炼关键思路,逻辑清晰得让人一眼就能看懂。遇到有分歧的地方,就拿出真题举例,你一句我一句地分析,没一会儿就整理完了大半。


    等张老师过来检查,看着条理清晰、兼顾细节与重点的资料,忍不住惊讶:“没想到你们俩配合得这么好!顾矜你思路也很清晰啊,看来适应得挺快。”


    走出办公室时,早自习还没结束。顾矜翻着手里的草稿纸,笑着说:“看来老师快发现我的实力了!以后不管是整理资料还是刷题,都跟你一组,咱们俩联手,说不定能让全班数学成绩都提一提。”


    迟砚看着她手里被捏得有些皱的草稿纸,嘴角弯了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