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朱元璋:放心,没人敢在咱面前闹事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此刻听朱闲这意思,却是要加入很多个小股东。
这是从未有过的!
“呵呵,难道不行吗?”
朱闲轻笑道。
“这个听着倒是可以……”朱元璋思索了许久,仍然有犹豫。
这听着的确没毛病。
这样做的话,真可以找到很多合伙人,不说别的,皇帝组织的生意,官员们人手一份,谁敢不支持?
乌纱帽不想要了是吧!
大不了再拉当地的富商入股,也不成问题。
这样下来,倒是可以凑齐银子。
“儿子,你说实操起来,真的可行吗?毕竟之前从未有人这样做过。”
朱元璋难得的优柔寡断起来,毕竟此事堪称是创举,他也没法预估最终的结果。
而且这次远航意义重大,他绝不允许有丝毫差池。
“呵呵,放心吧。”
朱闲则是轻笑道。
这操作,在现代再正常不过了。
不就是炒股嘛,嗯……朱闲可没少被坑,对于这套流程,他非常熟悉。
再者说,如今自己这套流程,是正经做买卖,属于上市公司非常基础的玩法。
总之办法是绝对没问题的。
非要说存在什么隐患的话……
朱闲略一思索后说道:“不过要找股东的话,得找那种安分守己,奉公守法之人,万一蚀本,有人翻脸闹事的话,可能会有麻烦。”
“呵呵,闹事的话不必担心,没人敢这样做!”
朱元璋则是随意地摆了摆手。
闹事?
开什么玩笑!
和咱闹事,那就不是生意纠纷了,而是造反!
那是纯纯活腻歪了!
“爹,你也别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事没准的。”
朱闲看见便宜老爹如此自信的模样,不禁担心道。
想当初自己刚入股市时,也是一颗自信又昂扬的小韭菜。
后来的结局就很悲剧了。
听说董事长更可怜,在各路股东的逼迫下,直接跳楼了。
朱闲可不想沦落成那样。
“呵呵,这个真的不用担心,咱心里有数。”
朱元璋笑道。
这时,李景隆则是马上说道:“师傅放心,大伯的人缘好着呢,想拉股东绝对不成问题,要是谁敢闹事,我就活活打死他!”
李景隆信誓旦旦的说道。
“行行行,总之小心为上。”
朱闲无奈的说道。
好吧!
反正那时候,自己的封赏应该也就下来了。
届时,自己也算是朝廷中人。
如果发生意外,自己也能应对,实在不行后面盯紧点就是。
“那个,午饭时间了,大伙儿一块留下吃饭吧。”
朱闲假客气的说道。
这么多张嘴,朱闲才懒得伺候呢。
这群人识趣的话,应该就推辞离开了吧?
然而……
“好,大家留下用饭吧。”
朱元璋霸气的一挥手:“闲儿,给咱上酒,咱今天必须要浮一大白!”
他今天可是心情舒畅。
朱闲不光力压了这些腐儒的气焰,还让他知道了,大明可以延续千年的办法!
如果按朱闲的办法照做,说不准,大明真的可以超越从前所有朝代,冲破这个朝代延续三百年的怪圈。
“……”
朱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只好点头。
这便宜老爹,怎么总是爱请客呢。
罢了。
他都这样说了,自己也不好再拒绝。
“张伯,你去吩咐厨房吧。”
“是。”
张伯紧忙领命。
一旁的朱元璋还不忘叮嘱道:“别忘了准备些火锅啊。”
“爹,你还没吃腻吗?”
朱闲一阵无语。
这便宜老爹够狠的,每天吃火锅,还没长痔疮呢?
“不要火锅了,做点小龙虾,炒几道下酒菜就好。”朱闲说道。
“那怎么行!”
朱元璋却是一瞪眼。
“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您这么大岁数了,注意保养身体吧,好了,去吧张伯。”
朱闲摆摆手。
“你个臭小子,还教训起老子来了……”
朱元璋摇头轻笑,嘴上笑骂,其实心底却是泛起了一股暖意。
这孩子,真是孝顺。
一心惦记着自己的安康。
一旁的方孝孺几人见状,却是满脸惊诧。
要知道,朱元璋向来是说一不二。
谁敢质疑他的决定?
活腻歪了?
但是此刻这个朱闲,居然说自己说了才算。
放眼整个大明,恐怕也就马皇后敢说这话了。
并且看朱元璋的反应,不光没有怪罪,甚至还很开心的样子。
朱元璋可是有二十几个亲生儿子,名义上的义子,也有二十几人。
但是谁敢这样和朱元璋讲话?
这个朱闲不像是义子,倒像是比亲儿子都亲。
看见这一幕,方孝孺又是不甘又是悔恨。
很明显……
这个朱闲颇受朱元璋器重,这次辩论,不管自己输赢与否,都会因为开罪朱闲,惹朱元璋不快。
可叹自己才华横溢,一腔报国之心,却如此轻贱!
不一会儿,饭菜便送上来了。
看着桌上的小龙虾,朱元璋疑惑的说道:“这虾子怎么和咱平时吃的不一样?红彤彤的。”
“呵呵,这是我偶然发现的新品种,研究的新吃法。”
朱闲轻笑着,亲自给朱元璋剥了个小龙虾,递了过去。
同时说道:“其实西洋之地,也有许多新奇的美味,只是距离太远,咱没有这个口福了……”
朱闲有些可惜的说道。
论起生鲜海物,还是富庶的西洋品种繁多。
以华夏的风格,但凡是距离较近的地方,无论你有没有价值,都得纳进版图。
否则你以为地图上的大公鸡,是凭空来的啊?
就是可惜了。
在船运落后的古代,让他们去远征西洋,属实是有些异想天开。
否则,大明的疆域,可不会仅限于此。
如果此刻就有成熟的技术,恐怕大半个地球,都得成为华夏的故土。
“嗯,很好。”
朱元璋闻言却是眼前一亮,朱闲的话,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趁着大明如今国力鼎盛,不管怎样,都得去海外瞧瞧。
总缩在家里,对老百姓增赋纳税,算什么本事?
当然是搜刮异族,来的更痛快了……
这时,翰林学士们见朱元璋下定决心,加上今日屡受挫败,只好低头喝着闷酒了。
“哎?这酒好啊!”
一名学士尝过一口后,顿时惊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