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李景隆:燕王是真的在种地啊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父皇……”


    朱标闻言,久久没有回神,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


    我特么真是嘴贱啊!


    就这么一句话,又把朱闲的活儿给揽回来了。


    那就是说,自己以后还得废寝忘食的干活儿?


    太离谱了吧!


    “父皇,其实儿臣觉得以朱闲的精力,应该可以同时办好两件事情。”


    朱标马上就后悔了。


    我就是给朱闲找个借口,父皇你也不必如此认真吧?


    再者说,朱闲还未必会答应呢。


    以他的性格,压根懒得参与这种事情,肯定会摆烂的。


    但是他一消极怠工,自己还不得日以继夜?


    再说了父皇这是什么脑回路?


    给朱闲减负没错,但是你也不能把他的负,全转移到我头上啊!


    此时此刻,朱标简直无言以对。


    恨不得扇自己两耳光!


    硬生生把自己又推到火坑里去了。


    “你这是何意?不愿意?咱如此辛苦,还不是为了你继位以后能轻松一点?你居然都不理解咱得一片苦心?”


    朱元璋看见朱标哭丧着脸,顿时义正言辞的教训道。


    “对对对,父皇说的是!”


    朱标嘴角微抽,只好连声应道。


    “那就跟咱走,去找朱闲谈谈。”


    朱元璋压根没有在意朱标的想法,当即命令道。


    朱标轻叹一声,他已经习惯朱元璋的这些操作。


    只好跟着起身。


    不一会儿,二虎备好了马车,朱标赶着车,载着朱元璋和马皇后,一同朝朱闲小院而去。


    大概半个时辰,几人抵达了朱闲小院。


    靠近以后,朱元璋就突然看到,小院外正在支帐篷的李景隆,不禁为之一怔。


    这臭小子怎么还在支起帐篷来了?


    不是都拜朱闲为师了吗,不进去伺候侍奉,在这安营扎寨什么?


    朱元璋只是略有耳闻,对其中细节,却是不甚了解。


    “父皇,儿臣曾听二虎汇报过,好像是朱闲还未同意收他为徒……”一旁的朱标,适时的解释道。


    “所以他就住在这里,想让朱闲心软?”


    朱元璋闻言,顿时摇头轻笑。


    这个李景隆,还挺执着的。


    为了拜朱闲为师,可以做到这个程度,以他的性格,的确是破例了。


    看来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拜师。


    如此想着,他走下马车后,便走了过去。


    “别挡着路,快点给咱让开!”


    “谁特么骂小爷,找死啊!”


    李景隆瞬间恼了,自己如今都露宿街头了,竟然还要挨骂?


    还特么让不让人活了?


    但是回头一看,他却瞬间脸色煞白:“陛、陛下…我,我不是骂您啊,我是说自己找死……”


    他一看见朱元璋,立刻惶恐的解释起来。


    但是朱元璋却一脸无语的样子:“快点给咱滚开!”


    “遵命!”


    李景隆紧忙起身,卑躬屈膝的问道:“陛下,您怎么突然过来了?早知道我就去村外迎接了。”


    朱元璋闻言,瞥了他一眼说道:“咱听说,你去给朱闲卖盐了?”


    “额,是干了点小活。”


    李景隆惶恐的答道。


    “然后还和衙门的人发生了冲突,你爹转头还砸了都转运盐司衙门?”


    “我、我们就是看不惯那些官员贪墨、弄权,所以才……”


    李景隆闻言一惊,急忙解释道。


    这是何意?难道圣上打算怪罪自己?


    话说,以前这种事情他也没少干,但是在朱元璋眼里,这些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但是如今这是怎么个意思。


    毕竟朱元璋刚刚训斥过自己父子,今非昔比。


    他顿时悬起心来,生怕朱元璋发作。


    然而朱元璋只是随意地说道:“好了,好歹是公爵嫡子,在这像个要饭的一样多难看?随咱进来。”


    “啊?”


    李景隆倏地张大嘴巴,一脸懵逼。


    他在这死缠烂打这么久,朱闲都没松口,但是如今,朱元璋居然允许他进去?


    “听不明白话吗?还是想继续在这做乞丐?”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便先行进去了。


    一旁的朱标,笑着扶起李景隆,说道:“愣着干嘛,父皇同意你进去了。”


    “哦,好,好。”


    李景隆呆呆的点头,接着诚惶诚恐的走进门去。


    说来都很滑稽。


    朱闲这个小院子,对李景隆而言,买它像买菜一样简单,平时根本不会多看一眼。


    但是如今走进来以后,他却是无比兴奋的到处打量。


    就像是平头百姓进了皇宫似的。


    都快兴奋上天了!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如今好不容易能进来朱闲的小院,李景隆自然更加激动了。


    朱元璋进门后,径直朝后院的土豆地走去。


    接着,李景隆就看见了令他瞠目结舌的一幕。


    堂堂边境九王之一的朱棣,竟然正拿着锄头,顶着烈日,在那处田地里辛勤耕种。


    李景隆直接就傻眼了。


    之前他以为,朱棣说自己在种地,只是开玩笑罢了,最多是亲自督工而已。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朱棣竟然真的在这里挥汗如雨!


    这特么是什么事啊。


    他一脸懵逼的回头,看向朱闲。


    只见朱闲正优哉游哉的躺在躺椅上,一旁的桌上放满了美酒水果。


    左侧的蓝黎霜贴心的剥好一颗葡萄,喂到朱闲嘴里。


    右侧的徐妙锦,则不停撒着娇,央求他讲什么故事。


    简直是岁月静好。


    只是和在土豆地里挥舞着锄头的朱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纸醉金迷的地主少爷,和挥汗如雨的勤奋佃户。


    如果徐妙锦和蓝黎霜是强抢而来的良家少女,就愈发应景了。


    什么情况?


    就这样,也能被朱元璋如此宠爱?


    李景隆心里泛起嘀咕。


    众人皆知,朱元璋就是典型的老农思想的皇帝。


    最喜欢听话懂事还能干的臣子。


    最痛恨的,也就是不务正业的败家子。


    因此朱元璋从最宠爱朱标。


    但是朱闲这幅样子,就很颠覆李景隆的认知。


    在朱元璋看来,整天游手好闲,那就是罪孽。


    这样的朱闲,即便可以屡献奇策,在朱元璋看来依旧是臣子,甚至还是有所戒备的那种聪明臣子。


    怎么可能当做自家孩子来对待?


    他究竟是如何这么讨朱元璋欢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