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造船不利,要不去问问朱闲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朱标看他们这幅样子,也明白,这绝非他们消极怠工,而是真的很有难度。


    因此朱标也很为难。


    此事,的确是急不得啊。


    “哼,一群草包!等他们把事办好,黄花菜都凉了!”


    朱元璋眉头紧蹙,在那气了半天,连声骂道,但也确实心中无奈。


    他虽然下手狠辣,但也并非杀人狂,能工巧匠不好找,杀一个,造船的进度就会延后一分。


    但是此事也是真的没法等。


    十几年,那时候,自己是否在世都不一定。


    还怎么完成此等大业了!


    而且即便五六年后制造成功,以他的精力,再执行攻略东瀛,也会降低把握。


    难不成就这样等待下去?


    但是想到朱闲所说的海量白银,他仍然很不甘心。


    多耽误几年,大明的百姓就会多苦几年,而且对于朝廷而言,早日注入海量白银,朝廷也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做事情。


    比如接着北伐。


    在征服了北元余孽后,他也很好奇,在草原的更北边,是怎样的场景?


    如果可以的话,就占下来那些无主的地方。


    扩充版图,永远是一个皇帝最大的功绩!


    这不光是给大明开疆扩土,也是为整个华夏文明扩充地盘。


    此等功绩,必将青史留名啊!


    他朱元璋,给华夏子民,开拓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银子。


    在他眼里,东瀛的海量白银,就是他完成这些丰功伟绩的助力。


    但是如今却卡在了船只上面!


    这就让他很难受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道顶级美味放在面前,他却没有筷子去夹起。


    一时间,他吃手抓饭的心都有了!


    “父皇,别急啊,大海波诡云谲,如果出了什么事可就追悔莫及了。”一旁的朱标好像看穿了朱元璋的想法,紧忙劝说道。


    毕竟东瀛虽小,但是大海危险重重。


    当年元朝的强盛时期,可以说铁蹄之下,天下无一合之敌。


    但是在远征东瀛时,却由于海船不利,在大海波涛中葬送了无数性命,人力终究难以胜天。


    如果没有合格的船只,还不如别出发!


    “好了好了,咱知道了。”


    朱元璋心烦意乱的摆了摆手。


    “父皇也不用烦忧,相信咱们大明的能工巧匠,很快就可以把船造好的。”


    朱标只好安慰的说道。


    “哼,等着吧。”


    朱元璋愈发心烦,连批阅奏折的心情都没有了。


    这时,马皇后带着八宝汤来了:“你们父子俩休息一会吧,闲儿不是都给你们献计组建内阁了吗?怎么还这么劳累?”


    说着,便让一旁的宫女,奉上了八宝汤。


    “妹子你不知道,远征东瀛可是国之大事,如果成功,可是千秋之功,但如今却推行不顺……”


    朱元璋无奈的轻叹一声。


    “好好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你们父子俩得注意身体,等到朱闲大婚之日,你们一个爹一个大哥,都精神萎靡的算怎么回事?”


    马皇后轻笑道。


    如今她的心情倒是挺好。


    自己的咳疾彻底痊愈,而且前朝一片安宁,朱闲更是要成婚了。


    这就像是家里的女主人看着家里人丁兴旺,家势兴盛一般,非常的欣慰与满足。


    至于远征东瀛,在她眼里,属实太过遥远了,可以远征当然是好事,但要是不行,也不打紧。


    反正以往的朝代没有征服过东瀛,也不影响他们开创盛世。


    再者说,如今的大明疆域,在历朝历代中,也算名列前茅了,即便没有征服东瀛,也不影响大明威望。


    “多谢母后,不过此事兹事体大,您还是回去筹备朱闲大婚的事宜吧,我和父皇再商量一下。”


    朱标无奈的说道。


    “那随你们吧,不过你这个做大哥的可要记得,好好给闲儿准备新婚的礼物,切莫让那些官员轻视了闲儿。”


    马皇后不忘叮嘱道。


    “轻视朱闲?母后你就不必担心了。”


    朱标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可是皇帝皇后亲自做媒的婚事,届时还会作为父母接受奉茶,六部全程主持操办。


    但凡不是脑子糊涂了,谁敢轻视朱闲?


    上赶着讨好都来不及呢。


    母后属实是多虑了,不过这也是她太关心朱闲的原因。


    这是真的把朱闲当做自己的小儿子。


    “行,那我就不打搅你们了。”


    马皇后轻笑道,接着起身时,却突然说道:“对了,实在不行就让闲儿去船舶司给参谋参谋,那孩子连新奇地图都能造出来,说不定在造船上也有新颖的想法呢?”


    “哦?”


    朱元璋闻言,却是一怔,接着若有所思起来。


    如果提起的是其他人,朱元璋必定会不以为然。


    那造船一事,博大精深,普通人研究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学到精髓。


    哪是说参谋就参谋的?


    但是朱闲不同啊。


    之前的种种经历,都证明了。


    朱闲完全是个妖孽般的存在,别人穷尽心血都做不到的事情,朱闲轻而易举的就能办到。


    如果让他去船舶司看看,也许真能帮上什么忙。


    而且马皇后言之有理。


    沙盘那种前所未有的行军神器,不就是朱闲创造的吗?


    说不定除了国政和军事以外,朱闲在造船上,也有过人的造诣呢?


    一想到这,他便有些按捺不住了,当即说道:“标儿,走,咱们去找朱闲,让他帮忙造船!”


    “不是父皇,朱闲能忙的过来吗?”


    而朱标闻言,却是嘴角微抽。


    他都想为朱闲鸣不平了。


    日后朱闲步入朝堂,不光要忙着处理政务,还要推进内阁制度,指不定还得参与北伐军略。


    这么多任务,让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承担,已经非常辛苦了。


    如今朱元璋竟然还想让朱闲去造船?


    这属实有点不把朱闲当人使了吧?


    “嗯,你说的也对。”


    朱元璋闻言,不禁老脸一红,有些良心发现。


    自己好像是对朱闲要求的有点多了。


    于是他略一思索后,说道:“这样吧,以后但凡不是重要的朝政,你都别去烦朱闲了,自己处理就好。”


    “这样朱闲不就有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