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便宜老爹没多少家底,随他办吧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你不想早点抱孙子是吧?


    自己心心念念的幸福生活,怎么能说推迟就推迟呢!


    朱闲郁闷的道:“别装了,我说行了吧?”


    “算你小子识相,快点说!”


    朱元璋闻言,瞬间就像变脸似的,立马精神了起来,连声催促道。


    朱闲见状,不禁目瞪口呆。


    便宜老爹这变脸……当真够厉害的。


    不去南曲班子唱戏都屈才了。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开口道:“法子呢,有三个!”


    “第一就是用骑缝印盖章,每本文书上的印记都不完整,这样即使加盖了官印的文书流散出去,也没法当做凭据,更别说这种文书,也没那么轻易流散出去,所以,可以极大限制官员利用空印文书,迫害百姓的可能。”


    “第二,是赋税的钱粮数目,府并入省,省并入部,最后由户部统计出入,而部省距离京城都路途遥远,一旦出错,差不多就要奔波一年,所以先印后书,也是权宜之计。”


    “第三,是必须树立明确的律法,从而使朝廷可以按照律法来惩治违法者。”


    “不过,这些都是我随便说说的,陛下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这些建议。”


    其实空印案发生后,就有人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上述三条,就是那人的杰作。


    而那人,就是空印案的涉事者之一,湖广按察使郑士元的弟弟,郑士利。


    当时朱元璋对此案非常恼怒,于是下诏寻求办法,希望彻底杜绝这种事件的发生。


    这时,郑士利便提出了上述三条。


    可惜,当时的朱元璋余怒未消,这些办法虽然可行,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却像是在为其兄长开脱似的,根本没有接受。


    然而此刻。


    朱元璋听完以后,却是老脸微红,一瞪眼道:“你小子还支支吾吾的,这不是有解决办法吗?”


    这也是由于朱元璋心境上的不同。


    一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就是不一样的效果。


    从郑士利嘴里说出,就是为其兄长开脱,但是从朱闲嘴里说出,那便是客观中立。


    而且在毫无偏见的前提下,朱元璋立刻就能看出,此等计策可以说是老成持重,考虑的极其周详的三计。


    还完美维护了朝廷的利益!


    朱闲果然没令他失望,竟然真的想出了如此精妙的计策。


    只是方才为何要支支吾吾的?


    还说陛下一定不会采纳是什么意思?


    接着,他又气又笑的对朱闲说道:“你就这么小看当今圣上吗?当真觉得,他听到这么精妙的计策,也不会采纳?他就这么昏庸?”


    “陛下盛怒之下,哪里能听得进去话?这时和他说这些东西,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别说寻常大臣,即便是太子,怕是也不敢触他的霉头。”


    朱闲不以为然的回道。


    朱元璋闻言,瞬间老脸一红,同时恼羞成怒的嘀咕一句:“那怎么可能!”


    声音之中,多少有一些心虚。


    因为此刻,情绪平复下来以后,他也发现自己的确有些失去理智了。


    可能是骨子里对于贪官污吏的痛恨,加上满朝官员们沆瀣一气,蒙骗自己的震怒,使得愤怒攻占了理智。


    只想着手举屠刀,杀光这些胆敢勾结的不法官员再说。


    却有些不够稳重了。


    看来朱闲的确很了解自己,在那种情形下,即便有人提出此等计策,自己恐怕也不会予以采纳。


    “呵呵,我看贤弟有些小瞧陛下,他虽然龙颜大怒,但也一定会听从良策。”


    这时,一旁的朱标紧忙打圆场道。


    否则,任由朱元璋被啪啪打脸,也有点说不过去啊。


    “随你怎么说吧。”


    朱闲随意地摸了摸鼻子。


    反正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朱元璋并未采纳郑士利的计策。


    不过,这些也与自己无关。


    反正自己又不在朝堂,那些官员们如何,也影响不到自己。


    此刻之所以说这些,就是为了满足下便宜老爹。


    还有一件最主要的事情。


    “爹,你看,我的婚事……是不是能着手准备了?”


    朱闲笑呵呵的说道。


    “呵呵,婚事?早就帮你筹备好了!半个月后如期举行,放心吧,你的婚事,咱一定会好好操办的,定不让人小瞧了!”


    朱元璋轻笑着,信誓旦旦的说道。


    朱闲的婚事,他可是非常重视,朱元璋都准备好了,一定要以这次婚事为契机,一举让朱闲成为朝堂上的核心人物!


    即便朱闲本身,暂且还没有爵位傍身,但是仅凭徐达和蓝玉女婿的身份,就足够所有人重视了!


    “也不用那么大操大办,一切从简就好。”


    朱闲连忙说,财不露富,他一直铭记在心,这毕竟是法规尚不完全的古代,虽是京城边缘,但治安也没那么靠谱。


    万一让贼人盯上了呢?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朱闲生性谨慎,依然觉得没那个必要。


    “呵呵,闲儿,这种人生大事,哪里能马虎呢?这次你就听你爹的。”


    一旁的马皇后则笑盈盈的说道。


    “那好吧。”


    朱闲略一思索,也就妥协了,反正便宜老爹应该也没多少家底。


    即便再怎么操办,也不会有多么夸张。


    这对于父母而言,毕竟是儿子的终身大事,也就随他们去吧。


    何况,自家不还有看家护院吗?


    万一真有什么不测,让护院上就好了。


    “对了,你到底想要什么封赏?咱们进献土豆的时候,也好向上提提意见。”


    这时,朱元璋又笑眯眯的说道。


    朱标见状,心里却颇为感慨……自己父皇这样说,明摆了是等朱闲狮子大开口了。


    看这架势,即便朱闲真的提出什么离谱的要求,自己父皇也会全力满足。


    丝毫不会吝啬。


    如果让那些开国功勋看见这一幕,恐怕都会嫉妒到发狂了。


    朱闲略一思索后说道:“赏赐的话……有个侯爵就行了。”


    “侯爵?你就这点出息?”


    朱元璋不禁发笑。


    自己可是打算封他双公爵之位的,结果这个朱闲,居然只求一个侯爵?


    这也实在太少了吧……


    这如果传出去,让世人如何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