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蓝玉惊呼,造反陛下都能原谅?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这番话倒是很坦诚,毫不避讳的说出了给自己日后的盘算。
不过朱标听完以后,却是苦笑道:“舅舅你还真是坦诚。”
他也是服了。
自己这位舅舅,也简直和自己太交心了,这话坦诚到就差把底裤交代出来了。
“我向来有什么说什么嘛,那太子你看……”
语毕,蓝玉便满眼期待的盯着朱标。
“好了好了。”
朱标真是无奈了。
罢了,反正朱闲迟早会步入朝堂,届时一样会和蓝玉碰面。
而蓝玉原本就是肱股之臣,一路从起义追随过来的。
自己的娘舅,忠心能力都不用怀疑。
和他说说也不打紧。
“知道内阁制和摊丁入亩吧?”
“那是自然!”
提起此事,蓝玉都还有些肉疼。
要知道,摊丁入亩之策可是要首先丈量清楚各家拥有的土地。
而他手里,就有许多田地。
其中有很多田地,其实来源没那么清晰,这也并非他故意的,而是家里人悄悄用一些手段得来的。
在清查土地时,他也吓的后背发凉。
生怕结果呈上去被朱元璋怪罪,于是马上清退了各处黑田地。
但是他也明白,此事虽然对自己这种大地主有弊,但是对百姓而言,却是福泽万民之事。
敢阻挡此事之人,不管身份贵贱,都只有家破人亡一个下场。
有些太过贪心的人,可能蹦跶不了几年。
内阁制就更牛了,直接全面打击了文官群体,致使他们再也不会出现胡惟庸一类的,只手遮天的权臣。
“你的意思是这两政,和那人有关?”
蓝玉试探的问道。
“嗯。”
朱标颔首。
接着朱标就把朱闲献策一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蓝玉听着整个过程,脸上的神情愈发精彩了,到最后直接是精彩纷呈。
尤其是听到,朱元璋几次三番去求教朱闲,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呆滞了。
等到说的差不多时,蓝玉整个人都傻眼了。
久久回不过神。
“舅舅,你怎么了?”
朱标关切的问道。
“太子爷……你,你不是开玩笑的吧?”
蓝玉艰难的吞了口口水,说道:“区区一个少年,居然能提出内阁制、摊丁入亩,还有北伐方略?”
“不要忘了银行制。”
这时,朱标却轻笑着提醒道。
银行制的事情,朱元璋回来以后就和他说过了,只是眼下事情太多,还没来得及去推行此事罢了,只暂时停发了宝钞事宜。
看着蓝玉满脸难以置信的模样,朱标语重心长的叮嘱道:“行了,这些事,务必不能告诉其他人。”
“这朱闲才智过人,对于大明国运简直太重要了,而且此人性情比较古怪,不喜欢搅进繁杂的朝局之中,因此父皇一直很小心,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能徐徐图之。”
“你如果走漏了风声,万一事态恶化可就闯大祸了,所以必须守口如瓶!”
“居然有此等大才……”
看着朱标严肃郑重的模样,蓝玉呆滞了半晌,才缓缓说道。
如果是其他人和他说这些事情,他一定不会相信。
要知道,在乱世中筛选存活下来,并且能身居高位之人,不管能力还是运气,都是顶级的。
但是如今,一介少年,居然能力压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个谋臣,变成大明第一奇才。
更离谱的是,他才十几岁而已。
这也太夸张了吧。
说出去都没人会相信。
也就是朱标告诉自己的,他才勉强接受了。
“不过此等英才不愿入仕,会不会有点恃才傲物了?让陛下不喜?”
蓝玉问道。
这朱闲的确才能过人,但迟迟不愿入仕。
要知道,朱元璋可不是刘备那种人,三顾茅庐诸葛亮。
如果有什么人才,不愿为他所用,他即便暂时对其尊重,但到时候,也绝对会报复的。
就好比刘伯温,就是鲜明的例子。
刘伯温可是追随他起义的开国功臣,但是因为后来装聋作哑,一直被朱元璋介怀。
明明和李善长的地位差不多,可以封为公爵,最后居然只封了个伯爵。
这个朱闲好像也是刘伯温那种性格。
别看朱元璋现在看重他,以后,还不一定如何呢。
“那你就错了。”
朱标颇为感慨的摇了摇头:“此人除了才能过人外,还至善至孝,甚至医好了母后的顽疾,母后已经将他收为义子。”
“父皇更是无比宠爱他,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似的。”
“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朱闲想造反,父皇恐怕都只是教训一顿,绝不会将其问罪。”
“……”
蓝玉闻言,瞬间目瞪口呆。
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
这实在是太夸张了吧?
造反都能原谅?
那他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岂不和朱标并驾齐驱了?
开玩笑的吧?
“圣上和皇后居然会这么看重一个外人?”
蓝玉只觉得难以置信。
朱元璋可是有许多义子。
但是谁心里都明白,其实那些义子不过是朱元璋的工具。
工具嘛,如果不合用,那一定是直接换了。
这么多年,朱元璋杀死的义子可不少,可他却从未杀过亲儿子。
这就足以证明,在朱元璋心里,义子的地位有多低微。
但是如今听朱标这么说,朱闲这个义子,居然和亲儿子的地位一样了!
“呵呵,胡惟庸的旧丞相府你知道吧?”
朱标轻笑着说道。
“当然。”
蓝玉重重点头。
胡惟庸的旧丞相府可是非常奢华,当初修建皇宫就是他主持的,听说有些剩余的边角料,全被他偷偷拉去修盖自己的府邸。
这也是他权臣的一个罪证。
那座府邸被朝廷收回以后,许多人都对那里垂涎不已,但是谁也不敢表现出来。
“我母后把那里买下来了,还打算合府扩建,当做朱闲新婚的府邸,等他成婚时,母后还会为他准备所有的聘礼所需。”
说起这个,朱标都颇为感慨。
自己这位母后,为人向来公正节俭,像这样亲自给儿孙筹备府邸的行为,可不多,很多庶出儿子都没这待遇。
朱闲却有,并且这钱,还是母后自己掏私房钱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