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朱元璋:他怎么如此了解咱?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他突然想起,朱闲曾说,大丈夫应当北伐蒙鞑,当时并未细聊,光顾着说朝堂政策了。


    后来也只觉得是少年的意气风发之语罢了。


    但是没想到,朱闲居然真的对北元有所了解?


    “那你说说吧,他都讲了什么。”


    朱元璋轻笑道。


    巧了,自己这么多年,对北元颇有研究,日后,倒是能教教这臭小子。


    毕竟北元地界偏远,信息闭塞,朱闲一个小地主,肯定不知道太多北元的具体信息。


    只能从某些民间渠道,大概知道北元的动向罢了,自己的亲军都尉府,可是时刻严密监控着北元动向的。


    信息差,可并非智慧可以弥补的。


    对于不了解的事情,朱闲再怎么聪慧,也无法判断。


    但是此刻,徐达却沉声道:“朱闲说,陛下您会明年开春再次北伐?”


    “嗯?”


    一听这话,朱元璋瞬间眉头皱起。


    他的确有北伐的意向。


    之前第二次北伐大败,他一直耿耿于怀。


    如今大明虽然太平,可北元终究是个隐患。


    北元余孽,必须斩草除根!


    不过此事他只是酝酿,连他本人都暂时没有做出决定。


    也从未和任何人提起。


    毕竟如今北元势弱,整日在草原上流窜,难成气候,即便再过几年发兵也可以,不急于一时。


    相比之下,把国内安定下来更加重要。


    朱闲所献的那些国策,都是事关大明百年国运的大计!


    把这些推行好,大明的国力增强,自己有的是时间去收拾北元。


    如今,和北伐相比,好好实行朱闲所献之策,更为重要!


    可以说,如果不是有朱闲的出现,自己的确有可能明年发兵北伐,不过这些事,朱闲是如何得知的?


    “呵呵,我这位堂弟,想的可真够多的。”


    一旁,朱标也出言笑道。


    给徐达奉茶让座,在私下场合里,徐达也不用站着回话。


    对于朱闲的话,他则有些不以为然。


    此事简直是空穴来风,朱元璋要是真想北伐,绝不会瞒着他这位太子啊。


    朱闲这不过是空想罢了。


    说起来,一个少年对战事有兴趣再正常不过,不过他还是太嫩了点。


    这也没什么,人哪有面面俱到的。


    朱闲可以在国事上接连献策,已经才能过人。


    在战事上有些短视,也很正常。


    “他是怎样说的?”


    朱标好奇的问道。


    可以看到朱闲吃瘪,可是很难得的。


    他向来都是智珠在握的模样,连刘伯温和李善长二人,都被他甩在身后。


    可以看到他出糗的机会,可是不多。


    “朱闲说,北伐的时机已到,陛下明年三月就想北伐!陛下,您真的有此打算吗?”


    徐达试探的问道。


    朱元璋沉思了许久后,如实说道:


    “咱的确有发兵北伐的意向,不过如今推行国策更加重要,这才搁置了,否则,咱早就和你们商量此事了。”


    “啊?”


    听到这话,朱标瞬间一惊,朱闲居然真的说中了!


    什么情况?


    要知道,自己整日陪伴在父皇身边,都从未看出过。


    朱闲明明都没见过“皇帝”的面,是如何凭空猜出皇帝心思的?


    “您还真的有此打算啊?”


    徐达闻言,瞬间倒吸一口凉气,居然真的被朱闲猜中了!


    不过此事,连自己这位皇帝心腹都不知道,他是如何从推算出来的?


    此等见微卓著的本领,也太恐怖了。


    “你把朱闲的话,详细说说。”


    朱元璋放下碗筷,眼神犀利的看向徐达。


    浑身不自觉的透出一股威严气势。


    在此刻,他又变成了帝威深重的九五之尊。


    国之大事,绝对不能马虎。


    “我和朱闲聊天时,随口说了一句,咱们明年会去北方做买卖,然后他便……”


    徐达也正襟危坐,把朱闲方才说过的话,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


    说的无比详细,一个字不落。


    这种家国大事,他丝毫不敢有遗漏。


    二人简单的对话,他整整说了快一炷香的时间。


    当说完以后,朱元璋已经面色凝重,眉头紧锁起来。


    “陛下,您的意思是?”


    这时,徐达试探的问道。


    “这臭小子……怎么会这么了解咱呢。”


    朱元璋沉默良久,突然难以置信的摇了摇头。


    他想不通,朱闲一个从未见过自己的平民,怎么会如此精准的预判出自己的动向?


    没错,第二次北伐战败后,自己就憋着这口气,等待复仇。


    毕竟……那是本不该输的一战啊。


    那是自己亲自部署的一战,战果如何自己心里早有判断,第二次北伐,甚至算是自己在谋略上的得意之作。


    但在复盘了以后,战役局面很清晰的展现了出来。


    第二次北伐之所以失败,主要就是徐达起先的进展太顺利了,从而出现了误判,错误的进行了孤军深入。


    如若不然,这一战,必定大获全胜!


    只是自己从未表露出来罢了,毕竟事后问责领军将军,只会扰乱军心,并无所获。


    所以自己才隐忍着,筹备第三次北伐。


    但是要知道,连他自己都没确定,这次北伐到底从何时进行。


    而朱闲,居然先给自己说了时间。


    更奇葩的是,在听完朱闲的推测以后,自己居然也觉得,明年开春发兵北伐,是最合适的选择。


    这臭小子究竟是和自己的眼光一致,还是真的如此了解自己的脾性?


    倘若真的和自己眼光一致,只就证明,朱闲军事方面的天赋也颇为惊人。


    一个连战场都没上过的少年,居然能做出如此判断,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朱元璋在军事上有绝对的自信,前半生一路过关斩将,足以证明,自己就是大明的当世战神!


    而可以和自己判断一致的少年,其军事眼光,自然不必多言。


    朱闲的意见,自己必须要认真考虑才可以。


    “那小子还说什么了?”


    接着,朱元璋又看向徐达,严肃的问道。


    “别的就没有了,只是不停在劝我们,别去北边做生意。”


    徐达苦笑着说道:“不然,还是您去和他谈谈……”


    “嗯。”


    朱元璋微微颔首,接着便霍然起身,临走时,还不忘停下脚步叮嘱道:“标儿,咱今晚也许不回来了,你看顾好你娘,让她按时吃药,还有去清点一下粮草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