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如果是二十年前,这些佃户就是争霸天下的班底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至于朱闲本人。
也不像其他地主似的,在那死死的盯着,以防有谁动手脚。
他就优哉游哉的躺在藤椅上吃雪糕,时而有佃户过来送东西,他也是随意地点点头打发走。
压根不扫粮斗一眼,这哪是来盯着的,分明是走个过场。
方才和朱棣说话的老汉,也上前和朱闲满脸痛心疾首的叮嘱着什么。
但是朱闲却依然不以为然的样子,嗦着雪糕像局外人似的。
虽然偶尔点头回应,但明显是当成耳旁风。
最后那老汉只能无奈的长叹一声,负气离开了。
这些现象,直接把朱棣看呆了。
“呵呵,佃户们不是傻子,像朱闲这样的东家,大明再难找到第二个,如果朱闲倒了,倒霉的就是他们。”
“如果运气不好,再碰到一个刁钻的东家,那不光日子艰难,碰上灾年,卖儿卖女都有可能!”
“他们和朱闲,可是绑在一起的。”
“可笑朝堂上那些大儒,动辄便讥讽农民粗鄙,偷奸耍滑,却不曾想,自己如何对待佃户的!谁会无缘无故的做刁民,还不是这群五体不勤的家伙逼的!”
“这要是过去二十年,第一个被自家佃户抄家索命的就是这群大儒,像朱闲这样的,自家佃户就会是他最忠诚的班底!”
“如果用好了,可是能在乱世中闯出一番天下的啊。”
“燕王,陛下派你来这里,也是让你学习朱闲治下的手段,好好学,等你去了封地,能派上大用场。”
徐达低声说道,意味深长。
“是。”
朱棣长舒了一口气,陷入了沉思。
看着这些佃户们没有受到压迫的脸,他只觉得自己好像看见了一个新气象。
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气象!
“要是所有地主都能像朱闲这样对待佃户,哪里还会有人造反。”徐达看着佃户们满面笑容的样子,不禁由衷的感慨道。
“说的轻松,朱闲只收两成的租子,其他地主哪会像他这样啊。”
朱棣无奈苦笑。
两成租子,可以说骇人听闻。
其他地主们呢,都恨不得榨干佃户们最后一滴血,怎么会像朱闲这样?
让他们让利,比要他们的命都难受。
这时,朱闲的声音响起:“雪糕差不多分完了吧?咱们回屋吧。”
这都快晌午了,朱闲才不想顶着个大太阳待着,于是催促道。
“时候还早呢。”
徐达一脸无语。
他们手里的雪糕压根没分下去几根,佃户们都不肯收。
“这么费劲?”
朱闲无语摇头,接着冲佃户们大喊道:“雪糕不吃就化了,你们随便吧。”
语毕,拍了拍屁股,让张伯把雪糕拿去。
张伯苦笑着,只好照办。
佃户们这才一边小声嘀咕少爷败家,一边勉强收下。
朱闲就像没听到似的,伸了个大懒腰:“好了,任务结束,该睡午觉了!”
“我说贤侄啊,你只收两成的租子,也太让利于民了。”
这时,徐达在旁感慨道。
“饿不着冷不着就行了呗。”
朱闲则毫不在意。
反正自己也不是真凭土地吃饭,就自己带来的东西,随便拿一样都是价值连城,只是自己不想招摇罢了。
他的吃穿用度,都有保障。
至于所收的租子。
如果不是开学堂,还要给仆役发月钱,他都懒得收取。
“你倒是想的挺开的。”
徐达苦笑摇头,他还从未见过像朱闲这么随意的地主。
“做人嘛,开心最重要啦!”
朱闲呵呵笑道:“肚子叫了,吃饭去,张伯,今天午饭别麻烦了,去炸点酱,就吃炸酱面。”
语毕,优哉游哉的转身回屋了。
朱棣和徐达面面相觑,都在无奈苦笑。
像这么悠闲的日子,他们还真没享受过。
但是有一说一,是真舒服!
当即两人也跟了进去。
三人走进厅堂时,桌上已经摆好了三碗炸酱面。
“贤侄,这面好新奇,也是你研究的新东西?”
一看见这炸酱面,徐达就满眼惊奇的问道。
在朱闲这里,真是开眼界。
就好比这炸酱面,他就从未见过。
不过他早就习惯了。
朱闲总能带来层出不穷的惊喜。
“还是在堂弟这见世面,我以前也从未见过这么多新奇的东西。”
朱棣也感慨起来。
跟着朱闲,的确让他长见识。
无论是治民之道,还是享受之物,全是他见所未见的。
“呵呵,不用这么夸张,先尝尝,尝尝。”
朱闲轻笑着,拿起筷子。
炸酱卤子的香气和花生酱的香醇,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令人口中生津。
朱棣和徐达被这股香气,勾的食欲大动。
两人都在军中十几年了,吃起饭来,也根本不讲究。
一人捧着一个脸大的碗,呲溜呲溜的吃了起来。
吃的满嘴流油。
“堂弟,这面可太香了,你是怎么做的,一定教教我!”
朱棣很快炫完了一碗,放下筷子后,不禁打了个饱嗝,意犹未尽的说道。
“对啊,咱也要学,回去以后馋了怎么办,唔,贤侄,再给咱来一碗!”
徐达也紧忙说道。
“这个简单,回头让张伯教你们。”
朱闲轻笑着,吩咐张伯又端来一碗。
徐达一口气炫了三碗,才放下了碗筷,瘫坐在椅子上,心满意足的拍了拍肚子。
“如果咱在外面做生意时能吃到这样一碗面,那简直太快活了。”
徐达遗憾的感慨道。
“做生意是很辛苦。”
朱闲深以为然的颔首。
这炸酱面原本就富含碳水,在做完体力活以后,来这么一碗,可以快速的补充体力。
在古代做生意,基本都是用双腿跑出来的。
尤其是老爹家这样的小商贩,经常风餐露宿,更加辛苦。
看来自己留着的那些现代罐头,可以给便宜老爹带上一些。
“话说,近日我爹的生意如何啊?”
说起这个,朱闲有些好奇的问道。
说来还挺可笑,身为儿子,都没参与过自家的生意。
主要自己掌握的东西,也够自己吃穿不愁了,现在只是随便问一句罢了。
然而他一发问,徐达却是瞬间心虚了,轻咳了一声后,含糊道:“也还行,近日你爹在采买物品,打算卖去北边,挣点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