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只要陛下一日不死,你们少爷一日不会有事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朱闲呢?
和那些大儒相比,不过是个小地主。
他却不吝钱财的做了此事。
更主要的是,还是默默地做,从未大肆宣扬,根本不求名。
这等胸怀与格局,让李善长二人汗颜。
“这里要是有冤屈才怪了呢。”
朱元璋自嘲笑道。
他向来袒护百姓。
但如果像朱闲此等做法,还有百姓不满的话,那属实是他们太贪得无厌了,地主都这么好了,还想让他怎样?
“对啊。”
男人满是感激的说道:“我们这里的佃户待遇,算得上大明第一,附近的佃户都想租朱少爷的田地,少爷也愿意收纳他们,但是因为少爷不搜刮钱银,也就没那么多钱买地,始终没有扩充太多佃户数量。”
“而且朱少爷家的佃户,从没有走过一个。”
“真乃良政啊。”
朱元璋感慨道,像朱闲这样的地主,的确没有几个。
百姓也不是傻子。
遇到这样的地主,当然会一窝蜂的涌上来。
只是反倒是由于心善,使得朱闲一直没钱买更多的田地,那些搜刮百姓之人,反而愈发富裕。
这种对比,令人唏嘘不已。
“大人,是那王麻子上去告状,招来你们的吗?”
这时,男人见气氛缓和了许多,才壮着胆子问了一句。
“嗯?王麻子又是谁?”
朱元璋一怔。
“那家伙没见识,少爷规定,所有孩子都必须在私塾里学习三年,至少得识文断字,但是那个王麻子光惦记着让他孩子下地干活。”
“居然不让孩子上学读书,少爷一气之下,派人教训了他一番。”
“他这不是自找的吗?连自己孩子读书的机会都要剥夺,枉为人父!是不是他记恨少爷,去报官了?”
“那到也不是。”
朱元璋闻言,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
他当然不能说,自己是存心来找茬儿的。
要是连朱闲这样的地主,自己还煽动着造他的反,那自己不就真成了恶人了。
“看来此计行不通了啊。”
朱元璋一边欣慰,一边头疼的说道。
欣慰的当然是又发现了朱闲的一个优点。
他经天纬地的才华之下,居然还有这么仁善的一面。
可惜的,就是此等英才,暂时还不能为他所用。
“此等人才,世间罕有,我这小伎俩属实是格局窄小了。”
李善长也无奈的苦笑一声。
原本以为可以利用佃户和地主之间的冲突,把朱闲给逼出来。
没想到人家朱闲,居然是这么仁善的一个地主。
简直是一点错处都找不出来啊。
这里的百姓好不容易过上这么安逸的生活,自己如果去破坏,那还配做人吗?
“这朱闲我等都自愧不如,咱们还是快走吧。”
刘伯温无奈的说道。
朱闲一介少年,都能做到如此地步,和他相比,自己才像是一个黑心地主。
简直枉为圣人门徒。
还是快走算了。
再继续待着,刘伯温都觉得丢人。
“大人稍等,请大人收下小人的这点心意。”
这时,见三人要走,那男人连忙叫住了他们,还奉上了几张猎来的上等皮袄子。
“你这是?”
朱元璋见状,笑着摇了摇头。
这是见自己是官吏,想拿东西讨好自己啊。
这些皮袄子品相不错,拿去市场能卖个不错的价钱,看来这家伙是想和自己攀关系,以后讨点好处。
没想到,自己堂堂大明皇帝,外出一趟还会被人行贿。
当即有些哭笑不得。
刚想拒绝,就见那男人殷切的说道:“大人,拜托您回去以后讲清楚,朱少爷是鲜有的大善人,那些污蔑他的人才是黑心肠。”
“还请大人回去后为朱少爷美言几句,以后我们全村还会奉上孝敬的。”
“这……”
朱元璋瞬间一愣。
一旁的李善长二人见状,也颇为动容。
他们猜到了,这佃户奉上东西,是想求点什么。
但是他们属实没想到,他竟然求的是这个?
他不是为自己讨要好处,而是希望三人回去后,为朱闲说几句好话。
朱元璋表情复杂的看着那些皮袄子,这家佃户,其实最多算家境尚可罢了。
这些皮袄子,足够他们逢年过节买几斤酒肉。
现在,他却毫不犹豫的送给了自己。
就是希望能为朱闲讨几句美言。
这证明什么?
证明朱闲在他们心里的地位,有多么的崇高了。
这真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啊。
男人见朱元璋不收,直接急了。
“大人,求您行行好吧,收下这皮袄子,我们都是依仗着朱少爷才过上了消停日子,如果朱少爷出事了,我们整个村子都没法活了啊!”
“哎……”
朱元璋闻言,不禁面露惭愧。
在这个佃户心里,好像整个大明,只有朱闲这里,才是一方乐土。
对比之下,自己所谓的勤勉持政,在这些百姓眼里,好像都不太合格啊。
起码是不如朱闲这里的。
朱元璋沉默了半晌,坚决的将那皮袄子推了回去,开口道:“你放心吧,只要当今陛下一日不死,朱闲就绝不会出事,不光不会出事,他还会独步朝堂,拥有更多的田地。”
“届时会有更多的人,得他的恩惠。”
此话一出,那男人也不敢再多言,因为此刻,他莫名的从朱元璋身上,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压迫感。
好像这名官吏所言,真的会实现一般!
说完这话,朱元璋便转身离开了。
李善长和刘伯温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自惭形秽。
刚一离开村子,李善长便有些尴尬的说道:“陛下,都是微臣以升量石了,这朱闲真是难得的善民啊。”
“是啊。”
刘伯温也苦笑道:“微臣读了这么多圣贤书,平时虽然也会施舍行善,但是和朱闲此等减少地租,赠医施药,开班私塾相比,也属实是自愧不如。”
“微臣觉得……自己不配享有这么多封赏之地,恳请陛下把微臣名下一半的土地划分给朱闲,让更多的佃户能得朱闲恩惠。”
刘伯温这是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