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淮西勋贵之首,就是他必死的原因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朱元璋摆了摆手,含糊了过去,接着就继续问道:“对了,儿子你说清楚,为什么皇帝非要杀李善长不可?”
一旁的李善长简直是欲哭无泪。
自己就在一边听着,自己必死的理由是什么?
这特么叫什么事啊!
换谁谁不难受。
难道是自己和这里犯冲?
为什么每次来都这么悲催。
李善长在心里暗自发誓,下次,就是打死自己也不来了。
真是来一回就倒霉一回!
再来几回,自己恐怕都要疯掉了!
“很好理解,即便没了相权势力,李善长也还有另一个身份。”朱闲直接说道:“别忘了他是淮西勋贵之首。”
“这些勋贵全是立过大功的人,占据着朝堂的重要位置,而李善长,就是这些人的领头者。”
“那么问题就来了,历朝历代在局势稳定以后,都不会允许朝堂被某个群体把持,这么多年,朝廷一直在招新科士子。”
“这几年,这些士子地位低,或许还不觉得,但是日后,士子们一定会和老一辈勋贵争夺权力。”
“你认为,陛下会站在哪一边?”
这个问题,瞬间让三人愣住了。
对啊,皇帝会如何选择?
三人的下意识反应,都是当然要选择勋贵这一边,那可是追随朱元璋打江山的原班人马,能力和忠心都毋庸置疑。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勋贵们的确能力很强,但是同时,他们的地位崇高,威望也极高,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联起手来,也是一股能够和相权相比的能量啊……
要是有一天,皇权侵犯到他们的利益,那毋庸置疑……勋贵们会变成一股强大的阻力。
朱元璋开始沉思,不禁想起这次摊丁入亩的事情。
自己先前为何要找李善长等人商议。
不就是因为摊丁入亩的政策,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才要提前安抚吗?
这回是摊丁入亩,自己能强行压下去他们,但是以后呢?
若是自己再推行别的政策,更大的损害到他们的利益,这些人会不会反抗?
自然会!
如果当权的全是新科士子呢?
他们全是天子门生,还没根基,没有兵权和爵位,压根无法和皇权对抗,自己完全不需要与之商议,只需下发一道圣旨,他们就会听话照办。
要是有谁敢作妖,自己直接问斩就好了。
即使把整个朝堂清空都无所谓,因为科举不断,接着让下一任士子入仕就好。
但面对这些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勋贵,自己可以随便问斩吗?
杀一个胡惟庸,就引发朝堂震荡了,如果杀的更多,这些勋贵惊惧惶恐,不得联起手来对付自己?
这些人可全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如果真要造反,那将会是不小的麻烦。
朱元璋沉思良久。
要是这样一想,勋贵集团的存在已经从助力变成了阻碍。
最后,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李善长、刘伯温,都无比惊讶的发现。
如果这样一看,这李善长,的确是必须得死。
“如今的局势很明显了,陛下会继续集权,谁手里还握着大权,谁就得死。”
朱闲很随意的说道:“这李善长作为勋贵之首,就是最大的过错。”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为了拆解勋贵集团,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斩除李善长就是重要的一环。
在李善长死后,勋贵集团可谓是分崩离析,他们掌握的权力,也全部集中到了朱元璋手里。
这历史的潮流大趋势,就是中央集权。
李善长也算是无辜的,因为无论是谁,但凡坐在那个位置上,朱元璋都不会放过。
朱元璋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几人各怀心思。
李善长面无血色,冷汗连连,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脱离了死局。
甚至还颇为庆幸,但是如今一看,原来自己早已是必死之人。
刘伯温则心头巨震的望向朱闲。
这番分析,令他十分折服。
这个少年,居然有这样的慧智,可以透过表象,看到其更深层的本质!
就连他,也没有想到这一层。
这个少年却能想到!
一时间,他颇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不过此事兹事体大,他眼神闪烁的偷看了朱元璋一眼。
如今朱闲已经将事情分析的很透彻了,只看,朱元璋会怎样选择了。
朱元璋面不改色,只是沉思了许久。
忽然,面色郑重的看向朱闲说道:“那,李善长可还有生机吗?”
如今他完全想明白。
从个人角度来看,他的确不想杀李善长,毕竟,那是追随自己夺得天下之人,他们君臣相伴几十年,肯定是有感情的。
可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却必须得杀李善长。
不然就是对大明江山的失责。
这是道两难的选择题。
他左思右想,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恐怕只有朱闲了。
他对朱闲的信心,可并非凭空而来。
可以提出千古奇制之人,对这个,或许也有办法。
此话一出,无论是刘伯温还是李善长,全都马上看向朱闲。
尤其是李善长,他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
朱闲的话,将会决定他全家的未来。
如果朱闲说一句没办法,那他过后,恐怕就会马上告罪,远离朝堂。
这已经是最幸运的结局。
毕竟如今这情形,朱元璋对他还没有杀心,只要自己彻底远离权力中心,或许还能有一条活路。
朱闲却有些奇怪:“爹,你问这么多干嘛?该不会和李善长认识吧?”
朱闲只觉得气氛古怪。
自己只是随口一说罢了,怎么这三人如此紧张?
这就让朱闲不禁多想了。
要知道,如今胡惟庸已经倒台,但是对胡惟庸的清扫,还是会清扫好几年的。
李善长就是重要的一环,如果便宜老爹真和李善长有什么关系,那可就麻烦了。
“咱不认识他,只是有点好奇,好奇罢了……”
朱元璋面带笑容,用随意的口气说道。
“是吗……”
朱闲微微皱眉,虽然心里觉得古怪,但还是说道:“李善长的症结,就是他勋贵之首的身份,若想破局,那背叛勋贵集团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