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爹啊,这李善长当然是非死不可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朱元璋面色稍缓,听到朱闲夸赞自己,他也分外觉得,自己制定的这个政策,果然明智。
不然,那些被抢占田地的百姓,该去何处伸冤?
这天下岂不民不聊生?
只是虽然有此政策,但是百姓怕官,即便是受到了欺压,也大多都不敢反抗。
也就是朱闲见识广、有胆量,才敢这样做。
真不知道,这些家伙平时,犯下了多少恶行!
当下,朱元璋面色阴沉的看向李善长,问道:“老李,在你眼里韩国公是个怎样的人啊?”
李善长闻言,瞬间吓得冷汗连连!
这……是在责问自己了?
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半晌后才失魂落魄的说了一句:“此人……此人治下无方,无才无德。”
一旁的刘伯温面不改色,只是心底不禁叹息。
这李善长实在是太倒霉了。
谁能想到,满京城这么多人这么多地,他的管家偏偏招惹到这位天降英才门前。
他略带不忍的看了李善长一眼,大家同朝为官,也未曾冲突对立,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也该帮他说句话。
于是上前一步,开口道:“老爷,虽然这韩国公有错,但也许是无心之失……”
“哼,治下无方,难道不该算到他头上吗?依我看,你还挺袒护他的。”朱元璋冷哼道。
“这……”
刘伯温无奈苦笑。
看来朱元璋正在气头上,自己越是给李善长求情,反倒会适得其反。
“爹,这位是何人?我堂兄呢?”
这时,朱闲好奇的凑了上来。
怎么这便宜老爹每次回来,都会领着新人啊。
“他叫刘文,是咱家的掌柜,朱二有自己的事,不会一直跟着为父的。”
听到朱闲提问,朱元璋才脸色稍缓。
“原来如此……”
朱闲有点好奇的看了刘伯温一眼,老爹这生意好像做的还行啊。
有后勤伙计,还有掌柜的……
而且这掌柜的看着就是饱学之士,好像有点东西的样子。
“见过少爷,您叫我老刘就行。”
刘伯温微笑着对朱闲行礼。
“好说,咱们先回家吧。”
朱闲领着三人走进客厅,朱元璋刚一坐下,就意味深长的问道:“儿子,依你看,这韩国公的手下如此跋扈,陛下会怎样处置李善长啊?”
此话一出,无论是李善长,还是刘伯温,都面带紧张的看向朱闲。
如今的形势很明显,朱元璋极其看重朱闲,可能朱闲随口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李善长的生死。
李善长攥紧了衣袖,紧盯着朱闲,他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命运竟然会掌握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手里。
此事说出去,都无人敢信。
自己这韩国公,实在做的太憋屈了!
而朱闲却很随意的说道:“那还用问,自然是剥夺官职,抄家问斩了。”
“嘶……”
此话一出,李善长差点一个晃神,栽倒在地。
心里泪流满面。
活祖宗啊,自己究竟怎么得罪你了!
怎么一上来就抄家问斩?
自己的手下是犯错了,但你也没损失什么,并且还暴打了他们泄愤。
这臭小子,也太小心眼了吧。
“这…应该也不至于吧……”
刘伯温也微微皱眉,望向了朱闲。
这就是天降英才?
要知道,李善长建国初期,也是立下过诸多功劳的,其身份地位非同一般,怎么可以因为这点小事,就上来抄家问斩呢?
那也太过儿戏了。
这少年年纪轻轻,手段居然如此狠厉。
如果让这种人把持朝廷,那朝堂上下还不得鸡犬不宁?
刘伯温惊疑不定的看向朱闲,心里奇怪不已,从内阁制和摊丁入亩来看,他还以朱闲是一个见识胸襟都颇为远大之人,但是如今一看……
好像不是如此啊。
“陛下会直接将他抄家问斩?”
就连朱元璋闻言,都有些好笑的看了朱闲一眼。
说来,他的确对今日之事非常恼火,这老天爷送给咱的人才,竟然在咱眼皮子下面,被这样欺压。
那简直是没把咱放在眼里啊。
但是直接抄家,也属实夸张了一点……
“李善长迟早会死啊,陛下早就盯上他了,这次只是给陛下找个借口罢了。”
朱闲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只是有些疑惑的打量了三人一眼。
惊讶就算了,他们预测不到朝廷变化,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怎么都很紧张的模样。
尤其是伙计老李,直接面色苍白,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好像要死的人是他似的。
“李善长很受陛下信任,陛下怎么会轻易杀了他呢?”
朱元璋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讲真,自己的确没有杀李善长的打算,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比较听话。
敲打一下也就够了。
杀掉的话,他自问真的没有这么想过。
听到当事人说没有杀掉自己的念头,李善长才脸色稍缓了几分。
但是下一秒,朱闲却摇头说道:“陛下现在没这么想过,但是等他看清形势以后,就会明白,李善长非死不可!”
“此言差矣。”朱元璋反驳道:“人家既没过错,又能辅佐理政,陛下怎会无缘无故的对他痛下杀手?”
“呵呵,手握权势,就是李善长最大的过错。”朱闲轻笑道:“李善长可是掌握着巨大权柄的,陛下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人存在?”
“那可未必,少爷或许还未听说,现在前丞相胡惟庸已经倒台,那李善长也并无再担任丞相的念头了。”
刘伯温在旁说道。
原来是这个原因。
这个少年,是没摸清楚情况啊。
先前李善长之所以危险,是因为权势过重,而现在实行了内阁制,李善长本人也小心谨慎,丝毫不敢有任何政治野心。
如此下定论,就有些偏差了。
“刘掌柜好像很熟悉朝廷大事啊?”朱闲狐疑的看向刘伯温。
这个掌柜的,还挺有见识。
不过他为什么会如此熟悉朝廷中事,这些朝堂变化,如果不用心打听,寻常百姓压根不可能得知。
“呵呵,在城里做生意,老刘当然得留意这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