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谁能治好你娘,咱封他国公都行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这番谋划,他在心里盘算许久了,从朱闲提出此政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思考,现在才有个雏形。


    当时也没好意思询问朱闲,这样是否可行。


    毕竟自己身为太子,这就像考试似的,人家都直接说出答案了,你还要人家提供解题过程,就有点无能。


    尤其是在父皇面前,更不能表现的太过轻浮,必须得自己筹谋,而在谋划时,他还是情不自禁的代入,如果是朱闲,他会有什么想法?


    属实是压力山大。


    于是说完以后,他就略带紧张的看向自己父皇,等待他的评价。


    沉默了几秒后,朱元璋满意的微微颔首:“嗯,这也算老成持重之言,不错。”


    “多谢父皇夸奖!”


    朱标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当即面露喜色。


    看来这一关他算是过了。


    只是心中仍然感慨,自己和朱闲相比,还是差很多啊。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居然让自己压力倍增,说起来也是匪夷所思。


    “你不用和朱闲对比,身为一国之君,你不用事事要强过别人,善用用人之术即可,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明白了吗?”


    朱元璋关切的对朱标说道。


    儿子的紧张不安他早就看穿了,这才会出言安抚,他也明白,朱标会默默地拿自己和朱闲对比。


    好强固然是好事,但,也得看和谁比啊!


    和朱闲那种天授英才较劲,纯纯自己找不痛快了,恐怕比来比去,不光没有提升,还会严重挫败朱标的自信心。


    这就违背朱元璋的初心了。


    朱标也苦笑着点点头:“儿臣明白,朱闲乃万里挑一之资,儿臣心里还是有数的。”


    “嗯。”


    朱元璋一脸欣慰的笑意。


    谈话间,二人回到了皇宫。


    刚一进到内殿,马皇后就在宫女的搀扶下,快步走来。


    “你们父子俩去哪儿了?这么晚了,我见你们许久不归都急坏了!”


    和昨天相比,马皇后的脸色虽然稍有缓和,但依然有些苍白,偶尔会咳嗽几声。


    “你起来做什么妹子,你还生着病呢,不可以随意走动啊。”


    朱元璋连忙说道,还不忘瞪了宫女们一眼:“你们就是这么伺候皇后的吗?还有太医呢,都去哪儿了?怎么没有从旁侍奉?”


    “好了,别为难他们,是我让他们回去的。”


    马皇后拉着朱元璋,缓缓坐下,轻笑道:“我的身体如何我心里有数,小毛病罢了,修养几日就行,你别冲太医们发火。”


    “妹子,你好生休息,不用担心,咱和标儿是去见那位少年天才了,就回的迟了些。”


    朱元璋柔声说道。


    “哦?”马皇后闻言也来了兴趣,开口问道:“标儿,那你跟那位英才可有学到什么?”


    “只能说,此人的确名不虚传。”


    朱标应了一句,继而担心的说道:“母后,您不要太操心了,快早些休息吧,国事上有我为父皇分担,现在又多了一个天授英才献计,您不必担心,好生养病就行。”


    “呵呵,我知道你们爷俩厉害,但可能是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一会儿看不见你们就总是担心……”


    马皇后苦涩笑道:“行了,我先回去了,标儿你明日再和我讲讲那天授英才的事情,娘喜欢听这些。”


    “是,母后!”


    朱标连忙答应。


    马皇后这才缓缓起身,由宫女搀扶着离开。


    而看着马皇后远去的背影,朱元璋却轻叹道:“你娘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父皇不必担心,母后福泽深厚,一定不会有事的。儿臣已经命人去光寻天下名医了,母后一定会凤体康健的。”


    朱标连声劝慰。


    “哼,那些所谓的名医全是废物,要是真能找到治好你娘顽疾的神医,咱封他做个国公都可以,但是……”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叹气。


    朱标同样默然,虽然他已经命令手下,去各处寻找神医,但却始终没什么进展。


    那可是亲手将他养育大的亲娘,母子之情远超那些皇家奶娘养育的情分。


    所以马皇后的病,也一直让他担忧不已。


    “算了,先把政事打理清晰。”


    朱元璋轻叹,接着对朱标说道:“你先把刘伯温、李善长、徐达找来,商讨下摊丁入亩的政策。”


    “此刻?”


    朱标惊讶道,现在已经入夜,此事虽然要紧,但也不急在一时吧,不能等明日再议吗?


    而且一上来就召唤这三位……简直是上来就开大啊!


    大明有众多开国功臣,国公共有六位,位列功臣之首,执掌朝堂大权。


    为首者正是朱元璋结义兄弟的魏国公徐达,属于追随朱元璋起义的原班人马之一,手握领兵大权,在无数大战中立下过赫赫战功,位列六国公之首。


    至于李善长这个韩国公,更是在胡惟庸被处置,刘伯温做木头人的现在,位列文臣之首,也算是朱元璋目前最信任的谋士。


    刘伯温……


    更是隐世奇才了,若论功劳的话,丝毫不必李善长差,只是开始隐于朝堂,引得朱元璋很是不喜。


    现在,朱元璋竟然直接将这些重臣全部叫来,甚至不计前嫌的喊来刘伯温,这是打定主意要在今天,将此政推行下去了。


    “你忘了朱闲说的吗?此事必须快,不能耽搁,早一日,成功的几率就多一分。”


    朱元璋正色道。


    “是,父皇!”


    朱标拱手行礼,心里却在感叹,父皇这是真听取朱闲的意见啊,并且不折不扣的完全执行,一刻都不愿意耽搁。


    不过……


    也不知道这几位国公,得知自己连夜工作是因为一个少年,会作何感想?


    想来一定会目瞪口呆吧。


    朱标心中感慨,动作却丝毫不慢,立刻命人去火速传旨。


    三人收到如此急切的传召后,不敢怠慢,纷纷快马赶来。


    “殿下,何事如此着急啊?”


    徐达第一个抵达,他身形高大,脚步匆匆,看到亲候在殿外的朱标,立刻面色一变,急忙上前问道。


    “是父皇要和诸位商议些朝堂政务,魏国公不必着急。”朱闲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