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我在等太子什么时候死啊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竟然还想复兴什么井田制,来维护大地主豪绅的利益。


    纯属是个脑袋有泡的坑逼。


    所以自己所说的这些建议,实际上都不起什么作用,因为等建文继位以后,没有了朱元璋的治理,底下的官员都会骚动起来。


    届时建文帝无法掌控,一定会胡乱改政。


    那所有心血也就泡汤了。


    还不如等朱棣继位以后再说。


    “儿子,你又想什么呢?”


    看到朱闲若有所思的样子,朱元璋连忙问道。


    他实在是太好奇了。


    前两次这小子提出奇制的时候,都不假思索,如今是什么事情,能让他思考的这么认真?


    “想太子何时死呢。”


    “噗!”


    话音刚落,朱元璋直接喷出一口地主快乐水。


    朱标更是目瞪口呆,满脸的惊愕。


    “你……”


    朱元璋伸出一根手指,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许久,才笑骂道:“你这个臭小子,整天盼着别人死干嘛,太子招你惹你了?”


    “对啊,你对太子有什么意见吗?”


    朱标也哭笑不得的说道,放在平时,谁敢当着他的面说这种话?


    他活腻歪了吧?


    但是现在是朱闲这样说,他就只剩无可奈何了。


    父皇这个便宜儿子,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我对他没什么意见啊。”


    朱闲随意耸肩:“只是觉得他这个太子挺好的,要是英年早逝,岂不太可惜了。”


    “那你不会好好说吗!”


    朱元璋拍了朱闲一下,假装愠怒道。


    “呵呵,你对太子的评价挺好啊,看来当今太子还是挺得民心的。”


    朱标此刻心情舒畅。


    刚才他没少嘀咕,父皇一被这小子夸赞就晕头转向了。


    但是现在,他也体会到父亲的快乐了。


    比起听那些官员的马屁,被朱闲夸赞几句,的确挺让人畅快的,畅快程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当即便满脸笑意的看向朱闲,这少年就像是有魔力一般,他只觉得看朱闲哪哪都很顺眼。


    “嗯,他的确没做过什么蠢事。”


    朱闲随意地说道。


    闻言朱标的笑容瞬间僵住了:“在你心里,他只是没做过蠢事而已?”


    “对啊。”


    朱闲耸了耸肩:“这评价够高的了,作为当朝太子,身份尊贵,整天众星捧月,换做别人早就得意的忘乎所以。”


    “但太子却能克己复礼,虽然能力不算出众,但也算中规中矩,从未犯过蠢,这已经非常不易了。”


    “毕竟,朱元璋那样的开国皇帝可遇不可求啊。”


    朱标满心郁闷,却不知道如何还嘴。


    他说的……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难道自己真的是听多了那些官员的马屁,对自己的认知有所偏差?


    自己就只能做个中规中矩的守成之君吗……


    听完这番话,朱元璋满脸笑意。


    朱闲这样夸赞他最看重的儿子,他欣慰不已,自己还是很会教育孩子的嘛。


    没想到,就在这时,朱闲却突然来了个神转折:“但是……”


    “但是什么?”


    朱元璋和朱标连忙问道。


    要是让群臣看见这一幕,一定会瞠目结舌。


    大明最尊贵的两个人,皇帝和太子,竟然这么重视一个少年随口说的话,实在是匪夷所思。


    而在两人直勾勾的注视下,朱闲只好缓缓说道:“但是当今圣上久居高位,有个弊端,就是容易被底下的人蒙蔽,很大程度影响办事的效率。”


    “那不可能!”


    朱元璋大手一挥,他可是穷苦出身,从最底层一路拼杀出来的。


    他怎么可能会被底下的人蒙蔽?


    “呵呵……陛下日理万机,每件事他都能盯着吗?”


    朱闲摇头笑道。


    朱元璋要是能盯得过来,后来就不会开创锦衣卫,监察百官了。


    后来的锦衣卫,也就是此时的亲军都尉府,只是在洪武十五年改成了锦衣卫。


    负责刺探军情,以及监察百官的动向。


    如今是洪武十二年,距离改制还有三年。


    相信届时,朱元璋就能体会到监察机构的重要性了。


    “说的也对,那你觉得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眉头紧锁,突然问道。


    他开始习惯性的询问朱闲,他自问,现在已经有点摸透朱闲的性格了。


    这家伙,向来管杀也管埋,


    但凡是他提出的问题,就一定会想出对应的解决之法。


    这一方面,他对朱闲非常有信心。


    之前的内阁制和摊丁入亩,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此刻,朱闲果然是做好了准备。


    “皇帝对官员情况不熟悉,那就让他也定期去地方微服私访,假装成百姓、商贩什么的,打个官司,看看官员怎样判案,实际体验一下。”


    “什么?”


    朱元璋还没说话,一旁的朱标就惊呼出声。


    让父皇去微服私访?


    是不是太过了些?


    这一时间,朱标的脑海里浮现出,朱元璋假扮成百姓,站在官府里,一本正经的等着官员判案的样子,真是想想都觉得好笑。


    “这……可行吗?”


    朱元璋满脸狐疑。


    这个想法简直太不靠谱了,从古至今,哪有皇帝这样做的?


    他这几天也是兴之所起,才会偶尔出来,但待几个时辰就会回宫。


    但是听朱闲这意思,是想让自己融入百姓之中,还要装作最低贱的商贩?


    要是其他人说这种话,他一定会直接命人把那家伙扔出去,但这是朱闲提出的建议,他就不敢随便对待了。


    “为什么不行?你觉得皇帝做久了,还会那么了解底下人的心思吗?”


    说到这里,朱闲也觉得挺有意思。


    虽然听着好笑。


    但其实,这真的是可行的,因为那些官员们对于报团揣测圣意,欺上瞒下的事情,已经非常熟练了。


    即便是朱元璋,也招架不住啊。


    这种情形下,微服私访,亲自感受真实的情况,就是最好的办法。


    古时候又没什么影像记录,底层官员哪见过皇帝长什么模样?


    偶尔外出体验几回,又不会耽误理政,挺好的。


    毕竟政策再好,也是由底层官吏去具体实行,如果不摸清他们的心理,这政策就是再好,也只会扭曲成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