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李善长的族亲?关门放旺财!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儿子日盼夜盼,总算是把您给盼回来了!”


    “您在外征战辛苦了!”


    “快!快进来!儿子今天准备了好吃的,为爹接风!”


    朱闲手脚麻利的把桌上一收拾,吃着火锅唱着歌,马上就变成了给爹的接风宴。


    反正五年多没见了,朱闲也不怕被老爹看出他鸠占鹊巢,是个冒牌货。


    朱闲把朱元璋和李善长迎进了院子里,亲热中带着几分陌生,很恰当的契合了当下的情景。


    “你管我……叫爹?”


    朱元璋被朱闲给喊蒙了。


    一旁五六个年龄稍小的孩童也都好奇的看着朱元璋,表示不认识老朱。


    “朱爷爷,您五年多没有回来,我都有点快记不清您老人家了,他们几个在您去当兵的时候,才刚出生呢……”


    先前那男孩吃着朱闲的烤鸡翅膀和涮羊肉,说的话也正是朱闲的心里话。


    “哦,难怪!”


    朱元璋点点头,看来他们是认错人了。


    “朱爷爷好!”


    孩童们在那个男孩的指挥下,整整齐齐的喊爷爷。


    “嗯,都好!”


    朱元璋掏出一把铜钱,给孩子们争抢。


    看着孩童们一边啃鸡翅膀,一边抢铜钱,忙的不亦乐乎,朱元璋哈哈大笑。


    朱闲一撇嘴,这老爹败家啊!


    “爹,你发财了?”


    “咱今天高兴,撒几个铜钱,乐呵乐呵,不行?”


    朱元璋金刀大马的往桌前一坐,夹起一块涮羊肉塞嘴里,香!


    “应该的,应该的。”


    朱闲连声说道,又往门外望了望,“爹,您的行李呢?”


    “行李都搁在城里放着,和你李叔做点生意,赚点小钱。”


    朱元璋说道。


    “做生意!钱给城里商人了?”


    朱闲惊呼,他是真心疼,“您千万一定要小心,城里人套路多,做生意的长了八百个心眼子,专门骗钱!那可都是您出生入死,流血换回来的啊。”


    朱元璋不厚道的笑出声,“嘿嘿,你说的对,无商不奸,谁敢骗咱的钱,咱去抄了他的家。”


    “得,您在北边立了什么功,封了什么官,当了什么将军?说起话来这么牛?”


    朱闲看老爹这样子,真不像装的,难道说?


    “咱现在就做点小生意,没当官,也不是将军。”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和小老百姓说说笑笑,还挺好玩的。


    一旁的李善长也笑了,咱洪武皇帝别的不说,亲近百姓这块,那真没得挑。


    “不当官也不当将军,那是真好!”


    朱闲松了一口气,又望向李善长,“这位是爹的朋友,看起来文绉绉的,不像是能上战场拿刀砍人的?”


    “他是你李叔,确实不拿刀砍人。爹在前面打仗,他在后面搞后勤。”


    朱元璋介绍到。


    “哦哦,原来如此,李叔好!”


    朱闲忙不迭的向李善长作揖,却留了个心,这个李叔看起来不是老实人。


    爹当兵换回来的钱,该不会李叔给忽悠走了,拿去做生意给人骗?


    在朱闲心里,老爹拼命攒下的钱,当然是要作为棺材本留给儿子的啊,“爹,钱不钱的咱们先不说,您回来了就好。”


    “别废话,烤鸡翅膀给咱整几个!你汤里都放了哪些调料?”


    既然他都叫爹了,朱元璋也不客气,真香!


    “咱到城里照着配,以后想吃了方便。”


    “羊油火锅。”


    朱闲回答道。


    至于羊油火锅里,有没有牛,那就不是朱闲能知道的了,反正他当初在超市采购的时候,是羊油火锅底料。


    “爹想配齐全佐料,那挺难的。儿子前两个月正巧从出海的商人那里,得来了一点,吃完就没了。”


    科技与狠活,朱闲也就只有那么一点,不可再生。


    “可惜!”


    朱元璋还想着回宫也弄上一锅,给朱标和马皇后尝尝。


    既然不能常常吃,老朱现在也顾不得再多说话,只想着大快朵颐。


    这味道绝了!


    连李善长都忍不住,不再顾忌君臣之别,可劲的往自己碗里夹。


    “好辣,好麻,好爽!”


    朱元璋辣的直哈气,舌头都麻了,偏偏还停不下来。


    恨不得连锅带汤都吞进肚子里。


    “爹,您慢点,再喝一口这个。”


    对自己的老爹,朱闲当然是大方的。


    地主快乐水,还是从井里刚捞出来的,冰冰凉凉。


    他和老爹一人一罐。


    至于李叔,哪里凉快哪里待着,“李叔,你年纪大,辛辣和油腻的东西不能吃太多,容易消化不良。”


    对于老爹空手回家,把钱都放在城里做生意这件事,朱闲耿耿于怀。


    看着李善长还要伸手去拿烤鸡翅膀,朱闲直接以身体健康为由,接过了张伯烤好的鸡翅膀,递给朱元璋,“爹,您多吃几个。”


    “咱儿真孝顺!”


    朱元璋得意捋捋胡须,这个爹没白当。


    喝了一口冰可乐,有点像糖水,但很口感绝妙,好多气泡在嘴里炸开,爽得很。


    朱元璋也不占朱闲的便宜,吃了朱闲的火锅,被叫了几声爹,他也投桃报李,嘱咐李善长给一些好处,“老李,你做那生意,赶明儿也照顾下咱儿子。”


    “好的,老爷,小的记下了。”


    李善长连声应许。


    “别呀,爹!儿子不想做生意。”


    朱闲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不情愿道,“爹也把本钱拿回来,咱们不求大富大贵,当个小地主,老老实实种田,儿子以后好好孝敬你,这就够了。”


    “嗯,还要给我儿找个好媳妇儿,生几个胖小子和小闺女!”


    “对呀,把钱拿回来,给我娶媳妇,给爹留着养老!咱不和掺和应天城那些奸商的事。”


    “哈哈,我儿说的有道理!”


    朱元璋被朱闲逗得直乐,老百姓心里期盼的好日子,不就是这些?


    这也是老朱心里的最享受的生活。


    “儿啊,你别担心,老李是李善长的族亲,有他关照,你吃不了亏。”


    朱元璋给朱闲吃了颗定心丸,“李善长你知道不,皇帝封的韩国公。”


    “大明开国文臣第一,六公爵之首,李善长?”


    老朱不说还好,一提李善长的名字,直接把朱闲给吓到了。


    “走!老李,你赶紧走!”


    朱闲抄起扫帚赶人,还牵出了膘肥体壮的旺财,“以后别说咱们见过,你和我爹也不认识。”


    李善长可是胡惟庸的同乡,胡惟庸的引路人。


    胡惟庸私下里对李善长是持弟子礼的,虽然明年的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没有马上对李善长动手,但十年之后,李善长还是全家被诛杀。


    李善长的族亲,能有好果子吃?


    “爹,咱不要那钱了。儿子还有点积蓄,明天就把田地都卖掉,搬家去远离应天城的乡下,重新种地。”


    “咱们不和李叔打交道,不去攀附达官贵人!”


    “张伯,开院门,放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