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招牌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一行全新的信息,缓缓展开。
【检测到宿主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触发隐藏奖励……】
【奖励:《农机配件轻量化改良方案(全套)》!】
许辰站起身,对还在发愣的王铁柱和林晓雅下达了命令。
“铁柱,通知技术组,所有核心成员,马上到实验室开会!晓雅,准备一份新的宣传方案!”
一周后当那些因为国营厂降价而犹豫的合作社社长们,再次被请到许氏的临时发布会现场时,他们看到的,是全新的第二代许氏农机配件。
“各位社长,这是我们推出的新一代产品。”许辰站在台前,手里托着一个新款的齿轮。
“通过优化内部结构和采用全新的合金材料,在保证强度和耐磨性不降低,甚至还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它的重量,比上一代,也比市面上所有的国营厂产品,减轻了百分之十五!”
台下一片哗然。
更轻?这有什么用?农机配件,不都是越重越扎实吗?
许辰没有解释复杂的技术原理,而是用最简单,最直接,也最能戳中这些农民心脏的话,给出了答案。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更轻,有什么用?”许辰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提高。
“用处大了去了!配件轻了,机器的整体负荷就小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们的拖拉机,会更有劲!也更省油!”
“别小看这百分之十五的减重,一年跑下来,省下的油钱,可能比你买我这套配件花的钱,还要多!”
这话一出,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会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更轻?
省油?
在座的都是跟土地和农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把式,他们比谁都清楚省油这两个字的分量。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社长,从兜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和一根短铅笔,低着头,嘴里念念有词,手指飞快地在纸上划拉着。
“一亩地,拖拉机耕一遍,耗油大概是……要是省百分之十五,那一亩地就能省下……”
他旁边的另一位社长也凑了过来,盯着本子上的数字,眼睛越睁越大。
“不止!”他猛地一拍大腿,“机器轻了,磨损就小!好多零件都能用得更久!这笔账算下来,一年省下的钱,怕是比买这套配件花的钱都多!”
“我的乖乖,买他家的东西,等于白捡一套配件,还能倒找钱?”
这个结论一出来,整个会场的气氛彻底变了。
所有人的眼神,从刚才的疑惑,瞬间变成了火热。他们看着许辰手上那个泛着金属光泽的新齿轮,就像看着一沓沓会走路的钞票。
国营厂降价两成?
那点小利,跟许辰给出的这个能省油、省钱的新产品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看着台下众人的反应,许辰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知道,国营厂的价格战,已经被自己的价值策略给挡住了。
但这还不够。
他要彻底击溃对方。
“各位社长。”许辰的声音再次响起,他放下手里的齿轮,平静地抛出了第二个重磅炸弹。
“产品再好,也有坏的时候。大家最怕的,就是机器坏在地里,耽误了农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句话,一下子就戳中了所有人的痛处,会场里响起一片附和的叹息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辰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有力,“我专门成立了一支许氏农机维修服务队!”
“从今天起,我们联盟覆盖的所有区域,只要用的是我们许氏的配件,不管白天黑夜,一个电话打过来,我保证,二十四小时内,我们的维修员骑着摩托车,准时出现在你的地头!”
“小毛病,当场修。修不好,不废话,当场给你换个新的!”
“绝不让大家伙儿的农活,耽误一分钟!”
整个会议室,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张着嘴。
上门服务?
二十四小时?
坏了还给换新的?
这种待遇,他们别说享受过,就是做梦都没敢想过。去国营农机站买个零件,都得看人家的脸色,排半天的队,现在竟然有人要把服务送到田里来?
“许……许秘书长,您说的……都是真的?”一个社长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许辰看着他,重重的点了点头。
“我许辰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
会场一下子就沸腾了。
“签!这合同必须签!”
“还考虑个屁!国营厂那帮大爷,让他们见鬼去吧!”
“许秘书长!以后我们合作社,就认你许氏的牌子了!”
之前那些还在犹豫,还在观望的合作社社长们,此刻争先恐后地涌向主席台,生怕自己抢不到那份崭新的供货合同。
消息传得很快。
当天夜里,保府地区的一个合作社,一台拖拉机在连夜抢收的时候,变速箱突然传出异响,直接趴窝在了地里。
社长老杨急得满嘴起火,眼看第二天就要下雨,这几十亩地的麦子要是收不回来,一年的收成就全完了。
就在他快绝望的时候,兜里那张白天开会时拿到的,印着许氏维修队电话的宣传单,提醒了他。
死马当活马医吧。
老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那个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就通了,一个年轻干脆的声音传来。
“您好,许氏维修队,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老杨结结巴巴地说明了情况和地址。
“好的,您别急,我们的人马上就到。”
挂了电话,老杨心里还是没底,这大半夜的,离县城几十里地,真能来人?
一个小时后,就在老杨蹲在地头快把一包烟抽完的时候,远处一阵清脆的摩托车引擎声由远及近。
一道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田野。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小伙子,背着工具箱,跳下摩托车,快步跑到拖拉机旁。
“杨社长吧?我是许氏维修队的,我看看哪儿坏了。”
老杨呆呆地看着这个浑身还带着风尘的年轻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半小时后,一个磨损严重的齿轮被换下,崭新的许氏轻量化齿轮被装了上去。
拖拉机重新发出了轰鸣。
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华北的农村。
许氏的服务,成了最好的招牌。
……
华北第一国营农机厂,厂长办公室。
气氛很沉重。
张万年面无表情地坐着,面前的办公桌上,摊着一份销售报表。
库存积压,销售额大幅下跌。
他发起的降价,没能压垮许辰,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