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这标准还让人干吗?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什么事?”


    “想办法,拿到市农机局的生产资质。”


    市农机局,钱局长。


    这个名字在京州商界很有名。不是因为他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他这个人特别古板固执。


    钱局长是老革命,对国营单位有种近乎信仰的维护,同时,对新出现的个体户和民营企业,有很大的偏见。在他看来,这些“投机倒把”的人,搞搞餐饮,卖卖衣服还行,一但碰上工业制造,那就是偷工减料和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许辰很清楚,想从这样的人手里拿到生产资质,有多难。


    第二天,许辰穿着一身干净的中山装,带着准备好的申请材料,亲自去了市农机局的大楼。


    结果,他连钱局长办公室的门都没进去。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秘书,在门口拦住了他,上下看了他几眼,眼神里带着瞧不起。


    “许氏实业?个体户?”秘书翻了翻许辰递过去的材料,撇了撇嘴,“我们钱局长很忙,没空。”


    “同志,我们是真心想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做贡献,我们有技术,有资金……”


    “行了行了。”秘书不耐烦地打断他,把材料随手扔到一边,“这些话我听多了。钱局长说了,农机配件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搞的。你们个体户,安心搞你们的早餐工程就行了,别总想着乱来。回去吧。”


    说完,秘书整理了一下衣服,转身走进办公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留下许辰一个人站在走廊里。


    “他妈的!这孙子也太瞧不起人了!”消息传回厂里,王铁柱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辰哥,要不我找几个人,去堵他家门口……”


    “胡闹。”许辰看了他一眼,神色却很平静。


    这次吃闭门羹,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他知道,对钱局长这种人,送礼、找关系,只会让他更讨厌。想让他点头,只有一个办法。


    用他最看重,也最自豪的东西,正大光明地打败他。


    那就是,质量。


    “铁柱,别管农机局了。”许辰站起身,眼中有一种别人看不懂的光,“从今天起,五金厂停掉所有其他业务,所有工人,全部重新培训上岗!”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许氏五金厂进入了一种外人看不懂的状态。


    许辰没有再去农机局,也没有去联系任何领导,他就像忘了这件事一样,整天待在工厂里。


    他根据系统给的《农机配件质量检测标准》,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亲手制定了一套严格到变态的“三级质检体系”。


    第一级,原材料入厂检验。每一批钢材,都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只要有一个指标不合格,整批退货,供应商永远拉入黑名单。


    第二级,生产过程抽检。每个班次,质检员会在车间的任何一个角落随机出现,抽取半成品,用精密的卡尺和量具进行测量。一旦发现次品,整条生产线立刻停工整顿,相关负责人和工人直接扣除当月奖金。


    第三级,成品出厂全检。每一个生产出来的配件,都要经过模拟的压力测试和耐磨测试,百分之百全检,不允许任何一个有瑕疵的产品流出工厂。


    这套体系一公布,整个工厂都炸了锅。


    “辰哥,这……这也太严了吧?”一个老师傅看着那份厚厚的手册,咂舌道,“就说这齿轮,国营大厂的标准是误差不超过一毫米,咱们这要求精确到零点一毫米?这还让不让人干了?”


    “是啊,成本也太高了!光是买检测设备,就花了好几万!这还没算上报废的材料!”


    面对工人们的议论,许辰只说了一句话。


    “要么,就按照这个标准干。要么,现在就可以去财务领工资走人。我许氏实业,不养闲人,更不造废品。”


    一时间,厂里人心浮动。


    但许辰紧接着又宣布,只要能严格执行标准,所有工人的工资和奖金,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百分之三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许氏的待遇本来就比国营厂好很多。


    工人们的抱怨很快就变成了钻研技术的动力。他们开始想各种办法去适应新的标准,车间里讨论技术问题的声音,渐渐盖过了抱怨声。


    一周之后。


    市农机局,钱局长的办公室。


    那位年轻秘书又一次拿着一份文件,走到了钱局长的办公桌前,只是这一次,他的表情有些古怪。


    “局长,那个……许氏实业又来人了。”


    “又来了?”钱局长头也没抬,正批阅着文件,他不耐烦地哼了一声,“不是说了让他们别来胡闹吗?把东西扔出去!”


    “可是……局长……”秘书的表情更加奇怪了,“他们这次送来的,不是申请报告。”


    “那是什么?”钱局长终于放下了笔,皱着眉抬起头。


    秘书犹豫了一下,将一份制作精美的信函,轻轻放在了桌上。


    那是一封邀请函。


    烫金的封面上,印着一行醒目的大字。


    “关于诚挚邀请市农机局钱卫国局长,莅临许氏五金厂,指导我厂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的邀请函。”


    钱局长愣住了。


    指导工作?


    他拿起那封邀请函,手指摩挲着那质感极好的纸张,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和审视。


    他见过送礼的,见过托关系的,也见过死缠烂打的。


    但他从未见过,被他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后,不但不退缩,反而以一种他无法拒绝的姿态,向他发出一封“求指导”邀请函的。


    这封信的姿态放得极低,字里行间都是谦卑的请教。


    可那股透过纸背,扑面而来的强大自信,却让钱局长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老局长,都感到了一丝心惊。


    这个叫许辰的年轻人,到底想干什么?


    钱卫国捏着那封烫金的邀请函,手指在厚实的纸面上来回摩挲,眼神里全是审视。


    “指导工作?”他把邀请函往桌上一丢,靠在椅背上,看着面前表情古怪的秘书,“这个许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秘书小心地回答:“局长,我也看不懂。按理说,被咱们拒了,要么就该偃旗息鼓,要么就该去找别的路子。他这反其道而行,还请您去……这不等于把脸伸过来让咱们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