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字招牌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李卫国,王建军……这些可都是京州工业的顶梁柱。一个体户,竟然能让这么多关键企业的负责人,为他联名作保?
他放下信,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给我接工商局,我要问问许氏这个企业的所有情况。”
几分钟后,当他听到工商局局长在电话里,对许辰的企业赞不绝口,甚至把许辰树立为个体经济的正面典型,把“南菜北运”和五金厂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当成重要政绩来汇报时,周书记的脸色彻底沉了下去。
他缓缓放下电话,拿起笔,在一张空白文件上,写下了一行字。
“对于这种勇于创新,服务经济,解决就业的优秀个体户,不但不能打压,还要大力扶持!立即解除查封,并由市里牵头,进行表彰!”
市委大院,一间办公室里气氛压抑。
张副市长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听筒,一动不动。电话那头,市委秘书的声音客气却疏远,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进他的耳朵里。
“周书记的批示,已经下发到相关单位了。书记说,许辰同志这样的优秀个体户,是京州经济发展的有功之臣,要大力扶持,还要进行表彰。”
啪嗒。
听筒从张副市长的手中滑落,砸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靠在椅背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完了。他知道,周书记的这份批示,不只是在保许辰,更是在打他的脸。那封联名信,那十几位国企厂长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他想借机立威,结果一脚踢在了铁板上。这块铁板,比他想象的要硬得多。
……
许氏私房菜西单店。
门口的封条依旧,街上的人们指指点点,气氛沉闷。
几辆黑色的轿车悄无声息地驶来,停在店门口。车门打开,走下来的还是周正那几个人。只是这一次,他们脸上的严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
周正走在最前面,看到站在门口的许辰,脚步顿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走到近前,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许老板,我们是来……解除查封的。”
他没再多说废话,亲自动手,将门上那张刺眼的封条撕了下来。纸张撕裂的声音,在安静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
“所有账本资料,都在车上,完好无损。”周正挥了挥手,手下人立刻从车里搬下几个箱子,正是前几天被他们查封的账本和文件。
他看着许辰那张平静的脸,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还是低声说了一句:“许老板,这次的事情,是一场误会。上面已经查清楚了,给你和你的企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代表调查组,向你表示歉意。”
许辰的目光从那些归还的账本上扫过,最后落在周正的脸上。
“周组长也是奉命行事,辛苦了。”
一句不咸不淡的话,让周正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对方这是不打算追究,但这份人情,他欠下了。
调查组的人来得快,走得更快。几分钟后,几辆轿车便匆匆离去,仿佛一刻也不想多待。
饭馆里的伙计们看到封条被撕,一个个都欢呼起来。林秀兰和许建军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眼眶泛红。
许辰没有理会周围的喧闹,他走进店里,拿起了桌上的电话。他要打的第一个电话,是给工厂的。
“铁柱,是我。没事了,让工人们安心,今天所有人工资翻倍。”
电话那头,王铁柱的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辰哥!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肯定没事!”
挂了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这一次,是轧钢厂的李厂长。
“小子!没事了吧!”李厂长的声音洪亮,充满了笑意,“我跟你说,周书记亲自批了!说要给你开表彰大会!我看以后谁还敢动你!”
“李厂长,这次多谢您了。改天我亲自登门道谢。”许辰的声音里,带着真诚的感激。
“谢个屁!你那饭馆赶紧开门!部里下个礼拜还有领导要来,我还指着你的佛跳墙给我长脸呢!”
一连串的电话打了进来,都是那些国营大厂的负责人,言语间比以往更加热情和客气。他们都清楚,经过这件事,许辰在京州的地位,已经完全不同了。
傍晚时分,方振国也打来了电话。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
“小辰,都解决了。那个张副市长,今天在常委会上做了深刻检讨。”
方振国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市纪委成立了新的调查组,专门负责调查匿名信事件。这件事,你不用再操心了。安心把你的生意做好,做大。你做得越大,就越安全。”
许辰明白方振国话里的意思。
“我明白,方叔。”
风暴,就这么过去了。但风暴留下的余波,才刚刚开始。
一个星期后,一则消息在京州城里不胫而走。市某单位的孙副主任,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市纪委带走调查,实行双规。
又过了两天,他的儿子孙志高,因诬告陷害罪,被公安机关正式批捕。
消息传到西单店的时候,王铁柱正眉飞色舞地跟伙计们吹牛。
“你们是没看见!那个姓孙的孙子,被戴上手铐从机关大院里押出来的时候,脸都白了,裤子都湿了!活该!敢跟我们辰哥斗,他算个什么东西!”
许辰正在后厨看着师傅们备菜,听到这话,只是淡淡一笑。
他没觉得有什么快意,只是觉得可笑。孙志高想用他最引以为傲的权力来碾压自己,最终却被这股力量反噬,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件事,也给京州城里所有打着小算盘的人,上了一堂最生动,也最深刻的课。
他们终于明白,这个叫许辰的年轻人,不是什么可以随意拿捏的个体户。他是一头已经成长起来的猛虎,背后站着一股谁也无法撼动的力量。他的生意,碰不得。他的人,更惹不起。
许氏私房菜重新开业,生意比以往更加火爆。京州百货大楼的周科长亲自上门,一口气签下了五万个自行车铃铛的采购大单。周边几个城市的供销社和五金公司,也派人带着现金,在五金厂门口排起了长队,只为能早点拿到货。
许辰的名字,彻底成了京州城里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