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这些我全要了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刘厂长被这个理由逗笑了,大手一挥:“行!既然许老板有这个雅兴,后院那堆东西,你相中什么,自己拉走。就按废铁的市价,一斤一毛五,你给我清走,我还得谢谢你帮我省了清理费。”


    许辰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跟着刘厂长来到工厂后院,眼前的一幕让王铁柱心里发凉,几十台机床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锈迹斑斑完全看不出本来的样子。


    “辰哥,这……这真的就是废铁啊。”王铁柱凑近说。


    许辰却没理他,他的目光在一台台机器上扫过,脑海里系统提供的全品类工业制造图纸正在飞速运转,将这些废铁的内部结构与图纸上的标准件进行对比。


    他的眼神停在了一台不起眼的冲压机上。这台机器外壳破损,但许辰的系统分析显示,它的核心模具基座完好无损,用的是当年从苏联进口的特种钢,比现在的新机器用料还好。


    他又看到一台半埋在泥里的车床,虽然床身锈蚀,但主轴箱的结构精密,只要更换几个轴承,稍加校准,精度甚至比新出厂的普通车床还高。


    这些在别人眼里的垃圾,在他这个拥有跨时代知识的人看来,全是宝贝!


    “刘厂长。”许辰转过身,指着眼前这片废铁堆,“这些,我全要了。”


    刘厂长和王铁柱同时愣住。


    “全……全要了?”刘厂长以为自己听错了。


    “对,全要了。”许辰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现金,“您找人过个秤,我当场结账,今天就拉走。”


    看着许辰不像开玩笑,刘厂长心里乐开了花。这个许老板,果然是个怪人。不过能把这堆垃圾一次性清走,倒是省了他天大的麻烦。


    接下来的几天,许辰如法炮制,又跑了红旗车辆厂等几家国营大厂,以废铁的价格,几乎把京州城里所有淘汰的旧设备,全都扫荡一空。


    当一辆辆卡车把这些“废铁”拉回红星厂时,新招来的工人们都看傻了。


    “老板这是干啥?开五金厂还是开废品站啊?”


    “我看看,咱们这刚上岗,不会马上又要下岗吧?”


    工人们议论纷纷,许辰却不为所动。他把之前通过街道办请来的几位退休老技术员,带到了这堆废铁面前。


    为首的李师傅,是原来国营大厂的八级钳工,技术精湛。他围着这堆废铁转了一圈,直摇头。


    “小许老板,不是我们不尽力。这些东西,核心部件都损坏了,没法修,修好了也用不住。”


    “李师傅,您先别急。”许辰拿出一张自己画的草图,递了过去,“您看这台冲压机,我们能不能把它的传动方式改一下,用那台报废电机的齿轮组,给它换上?”


    李师傅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图纸上的改造方案,想法大胆,却又符合力学原理,巧妙地避开了机器本身的缺陷。


    “这……这个想法……”李师傅拿着图纸,指着上面的一个结构,“谁想出来的?把汽车变速箱的同步器原理用在机床离合上,简直是天才!”


    许辰微微一笑:“我瞎琢磨的。您看,可行吗?”


    “可行!太可行了!”李师傅的音调都高了八度,“要是按这个图纸改,这台机器的冲压效率,怕是比厂里那台新的还高!”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整个红星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修理车间。


    许辰坐镇指挥,他脑子里的《全品类工业制造图纸》就是最强大的后盾,他将那些看似不相关的零件和机器,进行着匪夷所思的组合。


    “那台车床的导轨磨损了,咱们别换,在上面加一层淬火钢片,精度能提高一个数量级!”


    “这个钻床的电机功率不够,把那台鼓风机的电机拆下来,改一下线路,正好能用!”


    在许辰的“天才”指挥和老师傅们的精湛手艺下,奇迹发生了。


    一周之后,一条由废铁拼凑而成的简易生产线,竟然真的出现在了车间里。冲压机、车床、钻床、打磨机……一应俱全。机器被重新刷上了油漆,轰鸣着运转起来,声音沉稳有力。


    工人们看着眼前这一幕,眼神里全是敬畏。他们再看向许辰时,已经把他当成了神人。


    万事俱备。


    “开工!”


    许辰下达了命令。他选择的第一个产品,是市面上需求量最大,也最容易生产的——永久牌自行车的铃铛。


    随着冲压机“哐当”一声巨响,第一片铃铛盖被冲压成型。经过打磨、钻孔、装配,半小时后,一个锃亮的,闪着银光的自行车铃铛,出现在了许辰手里。


    他用手指轻轻一拨。


    “叮铃铃——”


    清脆悦耳的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比国营商店里卖的任何一个铃铛都要响亮。


    质检的老师傅拿着游标卡尺翻来覆去地测量,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老板,尺寸分毫不差!这个光洁度,比国营大厂的优等品还要好!”


    成功了!


    所有工人都欢呼起来。


    王铁柱更是激动地拿起一个铃铛,翻来覆去地看:“辰哥,咱们发了!这东西,拿到市面上去,肯定抢疯了!”


    许辰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最难的一步已经迈过去了。


    第一批五千个铃铛,很快就生产了出来,用牛皮纸盒精心包装好,上面印着三个烫金小字——许氏造。


    许辰把销售的任务,交给了最让他放心的王铁柱。


    “铁柱,城里所有的自行车修理铺,五金商店,一家一家去跑。价格比国营厂的出厂价低一成,告诉他们,可以先拿货,卖完再结账。”


    “放心吧辰哥!”王铁柱拍着胸脯,带着两个年轻工人,骑着三轮车,载着满满一车货,意气风发地出发了。


    然而,傍晚时分,王铁柱却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满满一车的货,原封不动地拉了回来,一个都没卖出去。


    “怎么回事?”许辰皱起了眉头。


    王铁柱一屁股坐在地上,声音都哑了:“辰哥,我跑了十几家店,嘴皮子都磨破了。他们一听说是咱们自己厂子产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一个老板直接跟我说,‘个体户造的东西,谁敢要?质量没保证,出了问题顾客找上门,我找谁去?不进!’”


    “还有的说,他们只卖国营大厂的货,那是信誉。我们这‘许氏造’,听都没听过,白给都不要。”


    王铁柱越说越气,一拳砸在地上:“他们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认准了‘国营’那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