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个厨子还想讲故事?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她又拿出另一张稿纸:“二楼的包间,我想引入一些现代的设计元素,比如大面积的玻璃窗,配上纱帘。餐具也要重新设计,可以更简约、更有质感。甚至,我们可以在门口留出一小块地方,做一个小小的展示区,就放我们那个‘许’字Logo的演变过程,讲述我们的品牌故事。”


    许辰听着林晓雅的描述,眼前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饭馆,既有中式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


    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林晓雅。这个平日里文静的姑娘,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有超出常人的远见和创造力。


    “好!”许辰一拍桌子,“就按你说的办!”


    “可是……这样一来,装修的费用会很高。”林晓雅有些担忧,她刚才说得兴起,现在才想起钱的问题。


    许辰笑了,他从柜台的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推到林晓雅面前。信封很厚,里面是崭新的一沓大团结。


    “这是五千块钱,第一笔装修预算。”许辰看着她,“林总顾问,钱不是问题,你只需要负责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不够了,随时找我。”


    五千块,这几乎是店里账上一半的流动资金。林晓雅看着那个厚厚的信封,心里最后的顾虑也消失了。她知道,许辰给她的不只是钱,更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和让她放手去做的底气。


    接下来的一个月,两个人几乎每天都在一起。


    他们跑遍了京州城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林晓雅负责挑选样式和颜色,许辰就负责跟老板谈价和搬运。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姑娘,身边总跟着一个身上沾着灰尘的年轻小伙,他们在市场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他们一起去家具厂,为了一把椅子的弧度和靠背的高度,能跟老师傅讨论一下午。


    有时候,两个人从工地出来,身上都是油漆和灰尘,就坐在马路边,分着喝一瓶北冰洋汽水,看着图纸,讨论着下一个细节,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挂着笑。


    店里的员工们都看出了些什么。


    这天,王铁柱看见许辰在给林晓雅的自行车链条上油,凑过去,小声说:“辰哥,你俩这哪是跑建材、搞装修啊?我看着,跟我们院里那帮谈对象的年轻人,一模一样嘛!”


    许辰动作停了一下,瞪了王铁柱一眼:“就你话多!干活去!”


    他嘴上这么说,但耳朵却红了。


    就在西单的铺子装修的火热,一天一个样的时候。


    街对面,一家装修气派的国营饭店“福满楼”二楼的经理办公室里,一个留着八字胡,面相精明的中年男人,正透过窗户,注视着对面那个忙碌的工地。


    他叫钱进,是福满楼的经理,也是地安门饭店孙胖子的表哥。


    他刚刚挂了孙胖子的电话,电话里,孙胖子哭着说自己怎么被一个叫许辰的小子挤兑得快要关门。


    “废物!”钱进轻蔑地吐出两个字。


    他早就派人去地安门调查过了。那个所谓的“许氏私房菜”,在他看来,不过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花招。


    他靠在自己的老板椅上,点燃一支烟。什么“明厨亮灶”,不过是哗众取宠的把戏,真正的大饭店,后厨是禁地,岂能让外人随便看?


    至于“会员制度”,更是可笑。他福满楼招待的都是领导干部,靠的是单位的介绍信,用得着去讨好几个散客?


    最让他不屑的,是那个所谓的“品牌故事”。一个厨子,不好好在后厨颠勺,还学人家文人骚客讲故事,简直是不务正业。


    一个月后,西单。


    那栋布满灰尘的二层小楼,经过装修,成了十字路口一个显眼的地方。


    建筑保留了原有结构,外墙粉刷成浅灰色。一楼换上整面落地玻璃窗,路人能看到里面的桌椅和灯光。二楼的窗户也扩大了,挂着白色的纱帘。


    门头用深色实木做底,上面是黄铜做的“许”字标志。标志下面,是四个小字——许氏私房菜。


    整个店面,看起来既有中式风格,又有一种现代感。


    王铁柱穿着新工装站在门口,嘴巴没有合上。他摸了摸自己身上的制服,看了看玻璃里的人影,感觉像在做梦。


    “辰哥,这是咱们的店?这看着跟大饭店一样。”


    开业前一周,许辰把地安门店的几个人调了过来,又在西单本地招了新人。他没有开门,而是用标准化手册,对所有人进行严格的培训。


    “王铁柱!”许辰在大堂里说,“你现在是西单店的大堂经理!客人问你洗手间在哪,你怎么回答?”


    “左拐,直走,就那儿!”王铁柱下意识用手指。


    “错!”许辰走过去,做了个示范,“要面带微笑,伸出手,做出‘请’的姿势。然后说:‘先生您好,洗手间在这边,我带您过去。’记住了吗?我们卖的不止是菜,还有服务和体验!”


    王铁柱跟着学。他觉得当经理,比在后厨炒一天菜还累。


    开业当天,西单十字路口被人群堵住。


    许氏私房菜门口,摆满了花篮,送花篮的单位有京州轧钢厂、市百货大楼、市纺织厂。


    轧钢厂的李厂长、百货大楼的科长,还有几个穿着干部服的人,都到场站在许辰身边,准备剪彩。


    《京州晚报》的影响还在,加上这个开业的阵仗,门口围观的人很多,队伍从店门口排到了马路对面。


    “这家店什么来头?开个业阵仗这么大?”


    “你不知道?报纸上登过的!地安门那家,现在开到西单来了!”


    “看见没,轧钢厂的李厂长都来剪彩了!这面子真大!”


    时间一到,鞭炮响起。李厂长喊了一句“开业大吉”,许氏私房菜西单店,正式开门。


    等候的人群,涌了进去。


    “欢迎光临许氏私房菜!”王铁柱努力保持着许辰教的微笑,领着服务员在门口迎宾。


    西单的食客,一进门,先被店里的装修吸引。


    “这饭馆弄得真好!”


    “你看那墙上的照片,黑白的,挂在画框里,挺有感觉。”


    “明厨亮灶!跟地安门店一样!看着就放心!”


    当菜品端上桌,所有的议论都变成赞叹。


    一个青年夹了一筷子松鼠鳜鱼,说:“味道太好了!比我爸带我去国营大饭店吃的还正宗!”


    他对面的姑娘,用勺子舀了一点至尊红烧肉的汤汁拌在米饭里,吃了一口,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