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3
作品:《她的罪名》 追凶者 13
上午11点45分,马铭远和段宏飞到达正树街道,两人没穿警服,警车也没开,事先也没有任何电话询问,就怕冯应辉接了消息人跑了。段宏飞在一楼敲门前,马铭远已经围着这栋四层小楼走了一圈。
市里已经开始流行商品房,但茶阳县大部分主干道或者乡镇,都还是这种自建房,没钱的盖个平房,有钱的盖上四层、甚至五层。冯应辉家这栋楼总共四层,肉眼可见造价不菲,在广州做港商生意的冯延祥对老家的这栋祖宅下了不少心血,西式的外观,两大根罗马柱,门前还有两座高约两米的石狮子。“爱善汇”茶阳县分公司就在这栋楼里,招牌贴在门旁,完全没有遮遮掩掩。
“整得跟美国白宫似的。”段宏飞说。
出发前,段宏飞和辖区派出所民警打听过了,冯家这栋楼商住两用,一楼是接待处,二楼三楼都是员工办公的地方,四楼则是冯应辉自住。房子自带一个院子,里面左右两边还种满了花花草草,看上去和普通住宅没什么两样,但马铭远却注意到,除了一楼的窗户能顾看见里面的陈设,二、三、四楼的窗户全部都是紧闭的,而且拉上了窗帘。
一楼的大门也没开,整个公司看上去好像并不在营业状态,但敲门之后却很快有人应,马铭远也没藏着掩着,说:
“开门,警察。”
应门的是个无精打采的年轻人,段宏飞说:“公司的负责人在吗?”
年轻人让两人在一楼的茶室里等,这间房有一扇大的落地窗,能清楚看见窗外的绿植,还有一只猫在茶室里悠闲地睡午觉。
马铭远听说猫是一种极为警觉的动物,环境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都能第一时间感应,这个房间进了陌生人,猫却依然自在地休息,看来它对陌生人类已经习以为常。
门再被打开的时候,冯应辉亲自拿着两杯热茶出现,马铭远没说话,段宏飞接过了茶,嘬了一口,说:
“冯老板,最近生意还好吗?”
“段警官,多亏你关照。”
马铭远对这种做作的对话生理性反胃,但段宏飞出发前说:“你和他有过节,问题最好我来问,你就坐在那,看他什么反应。”
冯应辉长着一张讨喜的脸,以至于他说这些好似电影对白的客套话也不会让人觉得不适,段宏飞说:“我看院子里停了辆桑塔纳?这车冯老板觉得怎么样。”
但马铭远实在没什么耐心,他抬头,视线和冯应辉对上,后者却好像没看见,马铭远说:
“冯应辉,你鼻子是做手术了,以前往左边歪,现在好像往右边歪?”
“马队长?”
“装什么,不认得我?那你认不认得这个?”他右手握圆,段宏飞差点以为他要报以老拳,正要阻止,马铭远张开手,一张黑色桑塔纳的图片,看样子是上午不知道从哪本杂志上撕下来的商品宣传图。
“你们公司有这个吧,几辆,三辆?我看院子里只有一辆啊。其他两辆呢?”
“这是公司奖励给优秀销售代表的奖品,有什么问题吗?”
“我问你几辆车,没问你用来做什么的。”
“马队长,这些车既然是奖品,怎么会留在我一个人手里?其他两辆已经被领走了。”
“谁领的,什么时候领的?领到哪里去了?”
冯应辉叹了口气,做出无奈的表情,马铭远克制自己想要冷笑的心情。
“我们的销售都是全国跑业务的,拿了车子当然是赚钱去了。现在是商品经济,自由买卖,马队长,这不违法吧?”
“你车子哪里买的。”马铭远换种方法“提醒”冯应辉。
“二手车,但都是正规过户的,邹老板卖给我的。他现在到广东收车去了,你要么和他打电话核实一下?”
段宏飞故意咳嗽,喝了口水,黑车倒卖已经是产业链了,各种手续都有人准备,现在纠这个一时半会也纠不出毛病。
“你的车方便我们看一下吗?”
“可以。”
两人起身,到院子后面,一辆黑色桑塔纳就停在树旁边,普普通通,没有任何特别。
回想了一下黄毛身上的伤口分布,如果使用汽车搬运,不管怎么样都会留下痕迹。段宏飞叫了队里的痕检过来。
“别让你的个人情绪影响了调查。冯应辉不一定和这起案件相关。”
来之前,段宏飞提醒马铭远,马铭远回:“老段,他是个假人,你和他说场面话,他有办法越绕越远,对付这种人,最好就是直接……”
“又打架?你这回想调到哪里去,乡镇派出所?要么去做户籍警?”
段宏飞的话在脑子里转了一圈,但马铭远决定暂时屏蔽。
段宏飞并不了解冯应辉,但马铭远觉得自己了解。这世上犯罪的人当然是多种多样,但无不被欲望所驱使,当警察尤其这种人见识得多,走到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外乎四种原因“酒、色、财、气”,但冯应辉不同,你根本看不出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就比如对齐倩,他玩弄她,好像就只是为了玩弄。
“9月4日晚上你在哪里?”马铭远问。
“我在公司。”
“在做什么?”
“和员工复盘上个季度的指标完成情况。”
“到几点?”
“晚上十二点,之后我就上楼睡觉了。”
“这么肯定?想都不想一下?这已经是大半个月前的事情了。”
“开会日期当然记得。”
段宏飞眯着眼睛,说:“冯老板的猫一点不怕人啊。”
“猫的性格受到主人的影响,我的猫和我很像,对没什么威胁的人是没反应的。”冯应辉笑着回答。
车内的检验一无所获,冯应辉给了两个销售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一打电话,都说自己开着桑塔纳出了省,一个在广西北海,说开辟新的地区业务,一个在福建莆田,说要谈新的国际合作。
再对不在场证明,员工都说那天老板就坐在公司里。
回到局里,小汪还没走,他兴致勃勃地问:“怎么样了?”
马铭远没说话,段宏飞说:“三辆桑塔纳,两辆都出了省,挺巧的。”
“那唯一的线索不就……”
“倒也不算,之前痕检不是说,有指纹么。”马铭远说。
“但痕检说那太残破了,很难当证据的。”小汪嘀咕。
那是浸了血的血指纹,在死者大腿根部被发现。
“两件事,第一,下午我弄到了冯应辉的指纹,右手五指都有,一会送痕检对比一下,再残破也能比对一下有没有相似处。”
段宏飞惊道:“你什么时候?”
“烟,我问他有没有烟,他从怀里拿了一包芙蓉王,我直接把整包烟都拿走了。第二件事,我在思考一个问题。”
“师父,是什么?”
“和我说的第一件事前提是相反的。你们不觉得很奇怪么,那天痕检说有指纹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凶手大费周章把他的脸和生殖器都砸烂了,把他的衣服都扒掉了,但却留下了指纹?”
“可能是不小心吧,没想到自己的手沾到了血迹,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问题就在这里。手为什么会沾染血迹?说明凶手连手套都没有戴。”
“你想说什么?”段宏飞说。
“处理尸体连手套都不戴,却大摇大摆用车来搬运尸体,大费周章损毁尸体,但埋尸体的方式和地点却都很随意,整个动作太潦草了。不像预谋,像突发情况。”
马铭远自言自语,段宏飞和小汪都没接话,沉默了大概十五秒后,段宏飞说:
“激情杀人?”
马铭远说:
“还有一条线索。抛尸地点。大晚上开着车,会想到把尸体埋在哪里?我认为,这个地方他要么踩过点,要么很熟悉,是他下意识想到的地方。如果不是预谋杀人,我倾向于第二种,这个地方,和他一定有什么联系。”
“墓碑!”小汪说。“墓地的墓碑上有名字,也许他很熟悉的人埋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