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加湿器

作品:《极昼夜奔

    第十五章·加湿器


    飞机一落地,黎湾就急匆匆的融进卸货大部队。


    中山站里的人员都在忙碌,卸货工作繁重,接机的老队员围上来,要帮忙抬担架运送病号,李周延也不矫情,身体回暖后暂时没觉有大碍,摆摆手自己下了飞机,拎着担架利索的去找队医报道。


    沉车的消息早就传到了站内,众人听闻李周延死里逃生,无一不为之捏把冷汗。


    驻站越冬的队员老张在过去业内交流会上跟李周延有过照面,这会儿听说他到站,赶来医务室看望。


    老张把怀里的小花盆递给李周延,“这盆向日葵我培育了115天,入夏后长得还不错,送你了。”


    “这花在这地儿可是稀有物种,你舍得给我?”


    早就听闻南极极夜难熬,漫漫黑夜,越冬队员的生活苦闷乏味也是情理之中,种花种草养养心不算奇怪。


    但李周延依然吃惊于这盆熬过极夜的向日葵,虽然个头不高,小小独枝,却开得朝气蓬勃。


    “我们种了六株,就这一株活下来了,等我们走后,你好好照料它。”


    老张如数家珍的给李周延介绍他的宝贝,“它也算英雄向日葵,命够硬,给你养我们放心。”


    等人走后,祁影拿着船医做的初诊病例,给李周延制定检查项目。


    “你这下可成英雄人物了。”


    她给他把衣袖撑高,绑上血压带,嘴上不忘调侃,“之前纪淳说你走哪儿都是关注的焦点,还真是。”


    “是啊,拿命搏焦点,你见过有几个像我这样豁得出去的?”


    李周延惆怅的抱着向日葵斜靠在椅背,思考事故报告要怎么写,嘴上还不忘风凉的自嘲,“凭一己之力搞沉一辆PB300,我得在中国南极科考史上流芳千古。”


    “是黎湾救的你?”


    “嗯。”


    “高兴吧?”


    本来还寡欢的脸上,闪过一丝觉察,他眼风斜扫过来,摸不准祁影这话是什么意思。


    祁影耸耸肩,一脸不置可否,“被美女拯救,难道不值得高兴?”


    “还行吧。”李周延模棱两可。


    祁影埋头记录下他血压的数据,淡定的抛出一则重磅消息,“我听说她吓得一直在哭,眼泪跟水龙头一样,糊在脸上冻成冰碴子了都收不住。”


    李周延闻言,脑子里电光火石间闪过一些模糊碎片。


    他不动声色的悄悄直起了背,竭力克制自己别表现得外露。


    “谁说的?”


    “尤文俊。”


    祁影抬眉瞥他一眼,果然,这人嘴角开始弯出诡异的弧度。


    “他说当时黎湾哭得很伤心,喊你摇你扇你都没动静,连他都被吓坏了,油门轰到车子打滑,就怕你撑不住。”


    黎湾在站区外的结冰海面协助卸货,并不知晓站内此时发生的一切。


    这里是车队的登陆点,从雪龙号运送过来的货物将在这里下货。


    恰逢极昼,考察队抓紧加班加点的开展工作,不分昼夜,也就无人关注时间的流逝。


    可她已经24小时没休息,强撑着忙到早晨六点,等人来换班,才风尘仆仆的回宿舍洗漱补眠。


    再次醒来,是被敲门声吵醒。


    惺忪睁眼的那刻,阳光斜映在床边书桌的一方角落。


    屋内半明半昧,陌生的陈设让她意识恍惚,分不清身在何处。


    脑子昏沉得缓不过来。


    超时劳作后补觉被打断,简直是对大脑和神经的变相残害。


    她迷糊的趿拉着拖鞋,揉着眼睛晃悠到门边,毫无防备的打开门锁。


    一个高大的身影矗立在门前,她不自觉就仰起了头。


    视线慢慢由糊聚焦,大脑启动识别,企图看清来者何人。


    李周延一脸淡然的立在门口,四目相对,他目光扫过她的脸,就自然的别开了眼睛。


    “换衣服。”他低声提醒道。


    黎湾浑身无力的倚在门框,呆滞的惯性重复,“换什”


    脑子里的翻译功能终于迟缓上线,她如回魂般猛的醒神,惊愕的瞪着眼前的李周延。


    李周延嘴角勾起了淡淡的弧度,允自背过身去,再次好声提醒,“换衣服。”


    “砰”的一声,黎湾立刻关门, 脸颊像中弹似的,慢慢红过半边天。


    自己睡得昏天黑地,都忘了这里是南极。


    窗外天寒地冻,宿舍楼内常年26度恒温,她刚刚穿着贴身的睡衣就去开了门。


    没穿内衣。


    她低头确认了眼睡得歪斜叉开的领口,窘得下意识回想着刚才的对视,不过几秒,李周延的眼睛没有离开过她的脸。


    那应该是没看到吧?


    李周延靠在门边,还维持着刚刚那个背对的姿势,左瞧右望的打量着走廊周遭。


    黎湾的房间在宿舍楼顶层的尽头,平日如果不是特意来找她,应该不会有人走到这里。


    他想起她刚刚那副迷糊无防备模样,担心之余,又觉新鲜。


    比清醒时的警惕可爱多了。


    等门再次打开,黎湾已经穿戴整齐,脸上困倦不在。


    “什么事?”她强作镇定的问。


    李周延闻声回头,目光扫了一眼她全身,这才转过身来,“给你送加湿器。”


    他举了举怀里抱着的两个白色物件,往屋子里瞧了眼,礼貌的请示,“方便让我进去吗?”


    黎湾迟疑的后退一步,拉开门给他让道。


    “你喜欢把加湿器放哪儿?”


    李周延侧过身进屋,走到窗边的书桌旁,屈膝慢慢放下怀里的加湿器,自觉地开始拆电源线。


    “这是队里发的?”


    黎湾疑惑的跟到他身旁,打量着那两台加湿器。


    南极气候干燥,但楼内集中供暖,她记得听某个师兄说过,楼内内循环系统是有加湿功能的。


    “对,劳保。”


    李周延双手拉开桌子,躬身将电源线插入桌下的插孔,跟她解释道:“怕你们不适应,就去申请了加湿器。”


    “你去申请的?”黎湾敏感的找准重点。


    “嗯,跟后勤组的人聊天的时候顺口提了句,难得站里有女生驻扎,他们答应得很爽快。”


    他直起身确认加湿器安装无误后,将桌子挪回原位,“还是你们女生幸福,男的就没这待遇。”


    哗啦啦水流声在洗手间里回荡,黎湾盯着桌上的两台加湿器,心里依旧有种难以言明的奇怪。


    参与此次科考任务的女研究员人数不算少,只是她们大多是从事气象,海洋等相关研究方向,这几天还在雪龙号上航行工作,并未下船进站。


    目前整个中山站内,只有她和祁影两个女生。


    极地气候恶劣,如果组织是体恤女同志工作辛苦,给予些生活上的关照,也能理解。


    但是


    她看着加湿器上品牌的商标,那牌子不是一般的办公劳保品牌,黎湾曾经在商场的专柜见过,最便宜的一款都要吞掉她半个月的薪水。


    眼下这款,看着一点都不便宜。


    她抬头望向洗手间,李周延正在清洗量杯。


    卫生间没有开灯,从她的角度看,他站在不符合他身高比例的洗手台前,躬背弯腰低着头,利落的短发将侧脸衬托得干净而专注。


    他今天穿了件白色的宽松T恤,搭配水洗破洞牛仔裤,简约清爽,侧影和当年学生时期并无二样。


    不知为何,黎湾看着看着,脑子里平白就浮现出过去的一些画面。


    老家那边气候潮湿多雨,森林覆盖广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说的就是贵州的多雨多山。


    习惯了那样湿润的环境,以至于后来到北京上学,对北方的干燥气候极度不适应,喉咙上火,鼻腔流血,伴随着她一年四季。


    甚至大夏天脸上还爆皮。


    那时的李周延总是一边笑她猴屁股脸,一边喂她吃润喉糖,顺手从包里掏出个移动的迷你加湿器放她面前。


    她不太能适应过于干燥的气候,他最清楚。


    “另外一台加湿器要不要放床边?”李周延忽然开口询问,打断了黎湾的神游。


    “拿两台来做什么?这屋子小,一台就够了。”


    她抬脚走过去,故作提醒的试探他,“给祁影送一台去吧。”


    “急什么?我这不是离你宿舍近,就先给你送么。”


    水柱再次注入量杯,迅速抬高水位,李周延卡着水位线,关上了水龙头。


    他侧眸瞧过来,眉眼舒展,对上黎湾的视线,眼里有种看不透的笑意,“你该不会是在担心,我只给你一个人送了?”


    本是一句玩笑话,黎湾听着却总觉得他话外有话。


    而眼下,因为被他言中了心思,莫名像被逮了个正着。


    “我才没那么自作多情。”她心虚的狡辩,“是怕你忘了,好心提醒一下。”


    “你是姑娘,人祁影也是姑娘,差别对待可是绅士风度的大忌,我像是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人? ”


    他慢悠悠的端着量杯,好似并不在意,径直路过她身旁时,还不忘自恋的标榜自己,“要这都办不好,我还怎么泡妹子?虽然靠脸也行,但男人嘛,总得有点风度才混得开不是?”


    他说得理直气壮,黎湾只觉白眼翻得眼睛疼。


    什么风度?中央空调的风度?东西南北各个角落都要吹个遍的风度?


    算了,她大清早的不想给自己添堵,自行将他言下之意理解为等下再给祁影送,心也就放下。


    转念的瞬间,她又不禁暗嘲自己敏感得庸人自扰。


    按他这德行,自己估计在他心里连前女友都算不上号,学生时代的小打小闹而已,凭什么对她挂心?


    何况这里是南极,很多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


    说不定就是国家体恤女科研人员辛苦,所以才高规格对待?


    想到这里,她释怀的理了理长发,便不再客气,“另一台帮我放床头柜上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