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到底是谁给他的勇气
作品:《极昼夜奔》 第三章·到底是谁给他的勇气,敢上这个桌?
日子在船身的起伏摇晃中渐渐流逝,雪龙号昼夜奔袭,一路南下。
黎湾在船上的工作安排相对简单,每天按时检查仪表,记录数据,大部分时候都在甲板上跑来跑去,很快就跟其他队员混熟。
气象研究员有时会挑天气不错的日子,在甲板顶层放探空气球,黎湾工作做完,没事就会凑过去观看,偶尔帮忙搭把手,借机学习到不少新领域的知识。
研究生物方向的队员经常在甲板平台和船尾采集作业,碰上某些比较肥美的鱼类样品,观测结束后还会让黎湾帮忙出主意,到底是烤来吃还是蒸来吃。
海上没有网络,也打不了电话,担心大家无聊,有人提出在船上开设“南极大学”,这艘船上集结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在平日里,这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实属难得。
消息一出,一呼百应,当即得到全票支持。
从十多年的老水手分享航海经验,到极地中心的教授对南极冰川测绘科普,再到科考队队医传授突发情况的急救措施,甚至连针对南极极寒环境下的风光摄影都有资深记者手把手教学。
几天下来,黎湾光笔记都写了一整本,白天工作学习,晚上复习整理,日子过得还挺充实。
等到雪龙号穿越赤道的时候,按照以往的老传统,会在这天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下午两点,各队队员们换上整齐的服装,在甲板上集合。
活动五花八门,拔河,喝啤酒,套圈等等,就地取材,将船上能搜罗来的物资物尽其用,保证每个人都能有适合的活动参与。
为了培养队员之间同心协力的默契,拔河作为这个纪念活动的传统保留节目,毫无疑问的被安排在了开场。
这样难得同庆的热闹日子,男人们热火朝天的口号声在天地间回荡,颇有气吞山河之势,尖锐的哨鸣和兴奋的啦啦队不断把气氛炒热到新高度,几度将连日以来备受控诉的船桨轰隆声响淹没。
黎湾作为后备队员,当了会儿助威的啦啦队,还没等到上场,又被叫去到旁边的啤酒摊做活动裁判。
相比于拔河比赛的团结协作,喝啤酒比赛简单粗暴——一杯啤酒,谁先喝完谁就赢。
为了增加比赛的趣味性,特意安排了“大冒险抽卡”,赢家可以抽卡决定输家做任何大冒险的行动,谁知这反倒让游戏一度失控,往搞笑整蛊方向一去不复返。
从老教授当众学跳秧歌,同手同脚差点把自己绊倒;到餐厅厨师连抽到三次“再来一瓶”,嚷嚷着要是喝醉了,晚饭就让大家凑合喝海风;再到小年轻模仿看门狗叫,被吐槽学得不标准,一群搞研究的老大哥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争相给他做示范。
一时间,狗叫声此起彼伏,吵作一团。
黎湾几度招呼着控场,但架不住这群人颇为较真的在研讨,根本不听她这个裁判说话。
说起来,这趟考察的队员平均年龄三十好几,过半的人都已经当了爹,年纪最大的都快五十了。
她无奈的瞧着自己周围这一群老顽童。
许是这段与世隔绝的日子太过乏味,平日里个个都是一本正经的老学究,玩起游戏来跟几岁小孩似的。
与此同时,几十米外的走廊尽头,无人在意的实验室里,还有两个苦逼的男人双目呆滞的盯着眼前的白色机械臂发愣。
上午给实验室的设备做检查,李周延例行公事的调试了几个设备参数,重新启动后耽误些时间,导致纪淳做采样分析也被迫顺延,到这会儿还没结束。
眼看自己赶不上活动,纪淳说什么都要把这个罪魁祸首一起拉下水,来个陪坐。
等到两人风风火火的出现在甲板上时,拔河比赛已经进入尾声,两人所在的队伍早在前几轮就被淘汰。
队里的人四散在其他活动区域,几位老大哥刚输了拔河,又没能在酒桌上挣回面子,抽到糟心任务,正发愁怎么能赖皮呢,见他俩路过,赶紧逮住,“小李,正好!”
王和泰揽住李周延的肩,热络的把他带到桌子旁边,“哥哥刚才拔河太卖力,腿抽筋了,你帮帮忙,帮我完成一下这个任务。”
王和泰是这次同队的动物学家,前几次采集鱼类样本,用完就烤了请队里的小孩吃,李周延吃人嘴软,这下倒有点不好拒绝。
他正琢磨着要怎么脱身。
老郑见王和泰请外援,狡猾的抓住另外一个壮丁,美其名曰:“小纪啊,你今天都没参加活动,要不要来喝一次?王教授说三局两胜,哥已经帮你赢了一局,要是下局再赢,赢家的任务就自动抵消。”
纪淳当然听懂他打的算盘,敷衍的假笑着把老郑面前的任务卡拿起来看,“对着在场的一名异性,声情并茂的唱首情歌。”他无语的把卡放回去,“这么简单,随便唱两句就完事了呗。”
“王教授还没喝尽兴,”老郑麻利的拉开罐装啤酒的拉环,意有所指的点纪淳,“人烤鱼的时候都想着让你们几个孩子多吃点,你就陪他玩一局怎么了?”
“让一小孩陪我喝酒,传出去算什么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欺负后辈。”
王和泰顺势借坡下驴,一把揽住李周延的胳膊,将他拉到自己面前,“这样,公平起见,你们俩小孩喝,哥哥们给你们加油。”
“不是老郑你”纪淳还想找借口。
“行。”
李周延干脆的答应,打了纪淳一个措手不及。
他难以置信的瞪他,用眼神控诉。
不等他再辩驳,两个老奸巨猾的大哥愉快的拍拍他俩的肩膀,留下两张代办任务卡全身而退。
纪淳想起前几天王和泰亲和的帮他剃鱼刺,暗叹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饭,只有白痴的午饭。
李周延一定是被那鱼毒成了白痴。
拔河比赛进入最后一轮尾声,热闹等锣鼓喧天,王和泰不甘落后的带动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给他俩加油助威鼓舞士气,气氛不相上下。
在四周喧嚣里,李周延垂眸看着手里的任务卡,不知在琢磨什么。
黎湾作为裁判,将新开的啤酒倒入菠萝杯里,公事公办的伸手欲将杯子放到李周延面前。
然而下一秒,她尴尬发现,隔着一张圆桌的距离,自己手长明显不够。
偏偏李周延好像没有注意到她的窘况,无奈她只得俯身,费力的伸长胳膊,倔强的靠自己把酒杯递放过去。
李周延余光察觉到那个硕大的菠萝杯,眼里的若有所思一闪而过,换回了清明。
他目光顺着看去,黎湾从衣袖口里伸出的纤细手腕,连菠萝杯口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胳膊横过桌子半中央,却难以再进一步。
她微蹙着眉心,人都快爬到桌上去了,抿紧嘴还在使劲儿往这边递。
宁愿自己费这么大劲儿,也不愿喊他一声。
李周延在心里黯然叹气,半刻,还是没忍住,佯作顺手的接了过来。
他自然的扭过脸跟纪淳开口提议,“这把也别再抽新任务,谁输就把这两个任务一起做了,善始善终。”
“行。”纪淳也没所谓了,一口答应。
“你都不知道我这个任务是什么就答应?”
“管他什么任务。”
纪淳慢悠的抻了抻衣摆,瞥了眼两人的杯子,毫不委婉的嗤笑,“就你那酒量都敢上桌,我还怕什么。”
他太了解李周延,要真急匆匆的干下这一大杯,一会儿他就得抗他回去。
比喝酒,他必赢。
哨声一触即发,宣告比赛开始。
两人端起菠萝杯递到嘴边,身后的王和泰和老郑相比喝啤酒,做拉拉队明显更胜一筹,张牙舞爪的挥着胳膊,喊着口号,澎湃得像是要连杯子都一起吞下的气势。
只是才喊了两句,就发觉这节奏不对劲。
李周延端着杯子,慢条斯理的抿着酒,动作缓慢而文雅,丝毫没有之前前辈们狼吞虎噬的粗犷。
他喉结滚动几次,杯里的金黄液体却迟迟不见减少,嘴唇也没被啤酒泡沫沾上,干干净净,喝得讲究。
“你小子搁这品茶呐?”
王和泰眼看时间一秒接一秒的过去,着急得恨不得上手扶杯子,帮忙把酒倒他嘴里,“喝快点啊!”
李周延目光集中在自己杯里微微晃荡的液体,摆摆左手,安抚似的抓住王和泰的手,谨防他捣乱。
只是出于礼貌,象征性的将酒杯举高了些,仰起了头,不慌不忙的继续饮。
对面的纪淳本还想认真比一把,结果见他是这龟速,手里的动作也缓了下来。
大学的时候就清楚李周延不擅长喝酒,以前宿舍的兄弟们聚会,他永远是拎着一瓶,陪着从头喝到尾,不管大家伙怎么嘲,他都是那一瓶。
到散场的时候,瓶子里还能剩一半。
本以为出去几年,多少能有点长进,谁知道居然窝囊到这种程度。
他瞧着他那斯文少爷的矜贵喝法,越看越想笑。
到底是谁给他的勇气,敢上这个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