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风起青萍露端倪
作品:《[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章节引语:戴宗归来暗潮涌,旧案迷雾显真容。将计就计布疑阵,巧借外力慑敌锋。
---
时序入秋,梁山泊的芦苇荡渐渐染上枯黄。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子里,“神行太保”戴宗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山寨。他并未大张旗鼓,而是悄然直奔吴用的院落复命。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燕青心中漾开层层涟漪。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戴宗归来后的几日,山寨表面一切如常,但燕青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无形的压力再次笼罩下来。吴用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与冷意,甚至连宋江偶尔投来的目光,也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
他知道,戴宗定然带回了关于那“二十年前东京大火案”的消息,而这消息,很可能对自己极为不利。
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必须主动出击,至少,要弄清楚戴宗究竟查到了什么。
这日午后,燕青再次“偶遇”了白胜。他并未直接询问戴宗之事,而是将一小锭黄澄澄的金子塞到白胜手中,语气带着几分忧虑:“白胜兄弟,近日山寨气氛似乎有些凝重,可是又出了什么变故?我这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白胜捏着金子,眼睛放光,左右张望一下,压低声音道:“燕头领,您感觉没错!戴宗哥哥前几日回来了,好像……好像查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我偷听到军师和戴宗哥哥密谈,说什么‘燕青’……‘身份确凿’……‘与前朝余孽有关’……还有什么‘宫中秘事’……听得我冷汗直冒!”
前朝余孽?宫中秘事?燕青心中剧震,面上却强自镇定:“竟有此事?这……这从何说起?”
“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白胜挠头,“就听他们提到一个地方,叫什么‘清……清晖阁’?对,就是清晖阁!说二十年前那场大火,就是烧的那里!好像当时死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就有什么姓燕的女官……”
清晖阁!姓燕的女官!
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在燕青脑中炸开!一些尘封的、模糊的儿时记忆碎片骤然闪现——似乎……似乎曾听师父在醉后含糊提起过“清晖”二字,语气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怀念……难道……难道自己的身世,真的与这桩宫廷惨案有关?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若真如此,吴用完全可以凭此给他扣上“前朝余孽”、“心怀叵测”的帽子,届时别说卢俊义,就是天王老子也难保他!
必须立刻确认此事真伪,并找到应对之策!
当晚,燕青再次发出了给“隐驿”的最高级别密信,将“清晖阁”、“燕姓女官”等关键信息传递出去,请求不惜一切代价,查清此案真相。
然而,远水难救近火。他必须在吴用发难之前,在梁山内部制造足够的变数,让其投鼠忌器。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位精通“法术”的樊瑞。
这一次,燕青没有再去“偶遇”,而是选择在深夜,直接叩响了樊瑞的院门。
樊瑞开门见到是他,颇为意外,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燕青头领?深夜到访,有何指教?”
燕青神色凝重,开门见山:“樊瑞师兄,燕青此来,是有性命攸关之事相求,亦关乎梁山未来气运。”
他将樊瑞请入屋内,关上房门,并未提及自身困境,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张他凭借记忆粗略绘制的梁山泊风水地势图,铺在桌上。
“樊瑞师兄精通风水玄学,请看。”燕青指着图上几处关键位置,“近日我观察天象,夜观星斗,又细察水脉山形,发觉我梁山泊之‘气’,似乎……有些阻滞不畅。尤其这几处,煞气隐现,恐非吉兆。长此以往,恐于山寨基业有损。”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结合了前世对梁山最终结局的知晓,以及平日对地形的观察,说得煞有介事。
樊瑞本就对此道极为痴迷,闻言立刻仔细观看地图,又掐指推算,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嗯……燕青头领所言,并非虚妄。此处水湾回旋过急,聚阴煞;彼处山脊如刀,犯刑冲……确实……确实有些妨碍。只是以往气运正盛,压制得住,如今……”他沉吟不语,眼中精光闪烁。
燕青趁热打铁,压低声音:“不瞒师兄,我近日心中亦有所感,夜不能寐。方才打坐时,忽得一模糊警示,似与‘清晖’二字有关,又隐隐指向东南方向……不知师兄可能推演出什么?”
他刻意将“清晖”这个关键词,以“警示”的方式抛了出来,看看樊瑞的反应。
樊瑞浑身猛地一震,霍然抬头,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清晖?!你……你也感应到了?!”他猛地抓住燕青的手臂,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贫道近日卜卦,亦多次得此谶语,指向东南宫阙!心中正自惊疑不定!难道……难道真有大事发生?”
燕青心中暗喜,知道赌对了!樊瑞果然也察觉到了一些异常,或者说,被他引导着“察觉”到了异常。他面色沉重地点头:“看来,并非燕青一人错觉。天象示警,地气有变,只怕……山寨将有大的风波。我等既有所感,不可不防。”
樊瑞在屋内来回踱步,神色变幻不定,最终停下,看着燕青,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燕青头领,此事非同小可!若真如你我所感,关乎山寨气运根基,必须早做打算!贫道需即刻开坛,仔细推演!若有结果,定当告知!”
“有劳师兄!”燕青拱手,知道已在樊瑞心中种下了一颗对当前局势怀疑的种子,并且将“清晖”这个敏感词与“山寨气运”联系了起来。届时若吴用以此发难,樊瑞这个“专业人士”的疑慮,或许能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牵制作用。
离开樊瑞处,燕青心情并未轻松多少。这些布局,最多只能拖延或制造一些混乱,若戴宗带回的证据确凿,吴用铁了心要除掉他,恐怕仍难挽回。
他需要更直接、更有力的外力介入。
忽然,他想起一人——那位被皇城司追查、牵扯宫闱秘事的安道全!安道全被自己送往大名府,他身上的秘密,或许能与“清晖阁”旧案相互印证,甚至……成为反击的利器!
只是,如何能让卢俊义知道此中关窍,并及时做出反应?
就在燕青苦思联络之策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三日后,聚义厅例行聚议。吴用果然开始发难,他并未直接提及燕青身世,而是以整顿山寨风纪、清除隐患为由,提出要对所有头领的过往进行一次“梳理”,尤其是近年上山的头领,需说明清楚身世来历,以备查验。
此言一出,厅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不少后来上山的头领面露不豫之色,这明显是针对性的审查。
就在宋江有些犹豫,吴用步步紧逼之际,厅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一名哨探连滚爬爬地冲进厅内,气喘吁吁地禀报:
“报——!大名府卢俊义员外,派来特使,已到山下!说有十万火急之事,需面见公明哥哥与燕青头领!”
卢俊义的特使?在这个关键时刻?
所有人都是一愣。吴用眼中闪过一丝惊疑,宋江则连忙道:“快请!”
只见一名风尘仆仆、却目光精悍的汉子大步走入厅中,对宋江抱拳行礼后,目光直接落在燕青身上,朗声道:“燕青头领!我家员外有亲笔信函在此,命我务必当面交付于您!并言,关乎昔日‘清晖’故人之后,请您务必亲阅!”
“清晖”故人之后!
这六个字如同惊雷,在聚义厅中炸响!
吴用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之极!戴宗带回的消息是机密,卢俊义远在大名府,如何得知“清晖”二字?还特意派特使当众提及?这分明是一种警告,一种宣示——他卢俊义,已知晓内情,并且,站在燕青这一边!
燕青心中亦是震动,但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气。他上前一步,接过那封火漆密信,神色平静地对特使道:“有劳尊使,代燕青谢过员外挂念。”
他转身,面向宋江和众人,坦然道:“公明哥哥,诸位兄弟,卢员外既有信来,想必是有要事。至于军师所言梳理过往之事,燕青身世清白,但凭山寨规矩查验,绝无异议。”
他态度不卑不亢,既有卢俊义强势声援带来的底气,又表明愿意接受审查的姿态,让人挑不出错处。
宋江看着这一幕,又看看脸色铁青的吴用,心中已然明了。他打了个哈哈:“既然卢员外有信来,燕青兄弟且先去处理。至于梳理之事,容后再议,容后再议!”
吴用死死盯着燕青手中的那封信,又看看卢俊义的特使,知道今日已无法再强行推动。他千算万算,没算到卢俊义的反应如此迅速和强硬!
聚义厅的议事,就在这样一种突兀的转折中,不了了之。
燕青拿着那封沉甸甸的信,回到住处。他知道,这封信不仅仅是卢俊义的声援,其中必然包含了关于“清晖阁”旧案的重要信息,甚至可能关乎安道全身上的秘密。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展信细读。随着目光扫过字里行间,他的脸色变幻不定,有震惊,有了然,更有一种沉甸甸的复杂情绪。
窗外,秋风萧瑟,卷起几片枯叶。
风暴的序幕,已然拉开。
---
第五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