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隐驿暗涌结新盟
作品:《[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章节引语:方外之地非桃源,亦有纷争藏其间。暂得栖身谋后动,且看风雨满山川。
---
“隐驿”这处地下世界,远比燕青想象的更为广阔和复杂。除了他初见公孙胜的那片核心区域,溶洞深处还有多条岔路,通向不同的功能区划,俨然一座小型的地下堡垒。此处聚集的人员也三教九流,有像公孙胜这样的修道之人,有郁郁不得志的退伍军官,有精通奇技淫巧的工匠,甚至还有一两个面目阴沉、疑似来自江湖□□的人物。
公孙胜似乎地位超然,但并不具体管事。日常事务由一位名叫“石掌柜”的中年人负责,此人精明干练,据说曾是边军中的粮秣官,因得罪上官而逃亡至此。
燕青在此安顿下来,他身上的伤势在驿中郎中的调理下逐渐好转。他谨言慎行,大部分时间待在分配给自己的小石室内打坐调息,或是帮着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杂务,暗中则仔细观察着这里的一切。
他发现,“隐驿”并非铁板一块。众人虽都对朝廷**和梁山暴行不满,但理念各异。有人如公孙胜,似乎意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有人则更为激进,主张主动出击,联络各方反梁势力;还有人则显得心事重重,仿佛只是暂且栖身,另有所图。
这一日,燕青正在帮着整理一批刚从外界秘密运入的药材,忽听驿口方向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兵刃出鞘的铿锵声。
他心中一动,放下药材,悄然靠近。
只见驿口处,石掌柜带着几名好手,正与一伙刚刚返回的“隐驿”成员对峙。那伙人约有七八个,个个面带风霜,身上带着血腥气,为首的是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的魁梧汉子,绰号“破山刀”赵莽。
“赵莽!你们这次出去,为何擅自袭击官军粮队?还杀了带队军官!”石掌柜脸色铁青,厉声质问,“我们‘隐驿’的规矩,是暗中积蓄,非必要不主动与官府冲突!你们如此行事,是想引来大军围剿吗?!”
赵莽满不在乎地啐了一口:“石老三,少拿规矩压我!那狗官欺压良民,死有余辜!咱们躲在这地洞里,跟耗子有什么区别?要我说,就该学梁山,扯起大旗跟狗朝廷干!”
“放肆!”石掌柜怒道,“梁山那是土匪行径,岂是我辈所为?你如此莽撞,只会害了大家!”
“哼!我看你是被官府吓破了胆!”赵莽身后几人也跟着鼓噪起来,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燕冷眼旁观,心中明了。这赵莽恐怕就是驿中激进派的代表,而石掌柜则相对保守。两派矛盾,看来已不是一日两日。
就在冲突即将升级之时,一个平和的声音传来:“阿弥陀佛,诸位施主,何必动怒。”
众人回头,只见公孙胜不知何时已来到场中,他目光扫过赵莽和石掌柜,淡淡道:“赵兄弟侠义心肠,见不得不平,其情可悯。石掌柜顾全大局,谨守规矩,其理亦通。”
他话锋一转,看向赵莽:“然则,赵兄弟可知,你此次袭杀军官,虽逞一时之快,却已打草惊蛇。附近州县已加强戒备,我等日后行事,将更为艰难。小不忍则乱大谋,此之谓也。”
赵莽虽仍不服,但对公孙胜似乎颇为忌惮,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公孙胜又对石掌柜道:“石掌柜,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赵兄弟等人也是为驿中筹措物资,虽有不当,其心可鉴。此事就此作罢,下不为例。”
他三言两语,便将一场冲突化解于无形,双方虽未完全心服,却也各自退让。
燕青在一旁看得分明,公孙胜此人,道法高深,处事圆融,在“隐驿”中威望极高,是真正的主心骨。
风波暂平。当夜,公孙胜将燕青唤至自己的静室。
“日间之事,让你见笑了。”公孙胜沏了杯茶,推给燕青。
“有人的地方,便有纷争,在所难免。”燕青接过茶盏,“先生处置得当,晚辈佩服。”
公孙胜笑了笑,转而问道:“你伤势如何了?”
“已无大碍,多谢先生挂怀。”
“那就好。”公孙胜沉吟片刻,道:“燕青,你可知我为何留你在此?”
燕青放下茶盏,正色道:“请先生明示。”
“其一,自然是惜才。你年纪轻轻,武艺高强,心思缜密,更难得的是有一颗侠义之心,不忍见苍生受苦。”公孙胜目光深邃,“其二,则是为了‘势’。”
“势?”
“不错。”公孙胜站起身,走到墙边一幅巨大的山川舆图前,“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汹涌。朝廷腐朽,权奸当道;梁山坐大,渐成祸患;四方豪强,各有盘算。此乃乱世将起之兆。”
他手指点向地图上的梁山泊:“梁山,看似替天行道,实则宋江、吴用等人,野心勃勃,其手段你也见识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若任由其发展,必成席卷天下之大患,届时烽火连天,百姓何辜?”
他又指向大名府、东平府等地:“各地忠良之士,或如卢俊义般被构陷,或如张清般被压制,或如徐宁般被算计,难以凝聚。朝廷指望不上,单凭个人之力,难以抗衡梁山这滚滚洪流。”
最后,他的手指落在“隐驿”所在的位置,画了一个圈:“我们‘隐驿’,便欲在这乱世之中,聚拢星火,联结那些不愿同流合污、有心匡扶正义的力量,形成一股暗‘势’,或可于关键时刻,挽狂澜于既倒。”
他转身,目光灼灼地看向燕青:“而你,燕青,便是这联结各方的重要一环。你救卢俊义,助朱仝,保徐宁,稳三庄,与张清有旧,甚至与那梁山中的一些人物,亦有渊源……你无形中已织就了一张网。这张网,或许比千军万马,更为有用。”
燕青心中震撼,他从未想过,自己所做的那些事,在公孙胜眼中,竟有如此深意。他只是在凭本心行事,却不知不觉间,已站在了时代浪潮的某个节点上。
“先生……欲让我如何做?”燕青声音有些干涩。
“并非我要你如何做。”公孙胜摇头,“而是你自己,想如何做?是继续如以往般,四处救火,疲于奔命?还是借助‘隐驿’之力,更有效地遏制梁山,庇护你想庇护之人?”
燕青沉默良久。前一世,他看透一切,最终选择归隐,但内心何尝没有遗憾?这一世,他本想避开,却一次次被卷入。或许,公孙胜说得对,单打独斗,终究力有未逮。
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先生之意,燕青明白了。若能以我微薄之力,联合志同道合之士,阻止更多悲剧,燕青……愿尽绵薄之力!”
“好!”公孙胜抚掌微笑,“既如此,你便不仅是‘隐驿’的客人,更是我们的同道了。”
他走到书案前,取出一枚与燕青那块相似,但刻着“黄”字的令牌,递给燕青:“此乃‘隐驿’黄字令,持此令,你可调动驿中部分资源,并与驿外一些联络点取得联系。望你善用之。”
燕青郑重接过令牌,感觉手中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一块令牌,更是一份责任和信任。
“另外,”公孙胜又道,“你伤势既愈,也不必一直困守于此。外界风云变幻,需有人时刻关注。尤其是梁山与呼延灼的战事,关乎重大。”
燕青心中一动:“先生的意思是……”
“你可愿再出驿一趟,前往前线附近,暗中观察局势?若有变故,或可相机行事。”公孙胜目光深邃,“当然,此行凶险,你若不愿……”
“晚辈愿往!”燕青毫不犹豫。他本就牵挂外界局势,尤其是呼延灼与梁山之战,关乎整个山东乃至天下的走向。
“如此甚好。”公孙胜点头,“你准备一下,三日后动身。我会安排人接应。”
三日后,燕青伤势尽复,辞别公孙胜与石掌柜,再次离开了“隐驿”,踏入了外面的纷扰世界。
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无根的浮萍,身后有了一处隐秘的依托,心中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山雨欲来风满楼,而他,将不再是独自面对这场席卷天下的风暴。
---
第十九章完